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释放企业家商业发展潜能

时间:2024-04-23

王继承

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内生性增长,促进企业家这种“稀缺资源”的“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释放商界潜能。中国商界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新一代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一大批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特别是联想、华为、吉利、中海油、TCL、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大手笔投资并购引起了世界对中国企业的关注。

在世界惊讶地发现中国企业快速进入财富500强的同时,第三代企业家和家族企业的二代企业家已经活跃在中国商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他们作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将会如何进一步释放商界的潜能,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

市场潜能的释放就是一个不断打破均衡、产生经济增长的过程,“创新性”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企业家精神是打破要素供需均衡、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

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产生了动态性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从长远周期来看,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与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相比会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能够释放更大的商业潜能。

中国企业家调查研究机构分别在2000年和2008年对企业经营者进行了两次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您认为最能体现企业家精神的特征有哪些”时,2000年企业经营者选择比例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分别是“勇于创新”和“敬业”,2008年这两项仍然排在前三位,选择“敬业”的比例上升到第一位;2000年选择“追求最大利润”的比重从第三位33.6%下降到2008年的第六位15.0%;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数由2000年的第四位31.5%上升到2008年的第二位39.7%。

这两次调查结果中的一降一升,显示了企业家精神追求的历史变迁由“追求最大利润”变为“实现自我价值”。

传承与谋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家的发展方向不仅是拥有实物或金融资本的企业主掌握企业控制权,更鼓励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以人力资本入股的企业家掌握企业决策控制权。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经营者开始获得一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逐渐获得企业家身份和地位。伴随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传承,中国涌现了大批企业家人才。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农民企业家”、“行政事业下海企业家”、“海归派与高科技”三代企业家在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和经济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每代企业家所从事的产业代表了那个时代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主导产业。

中国第三代企业家和企业家二代正在成为中国崛起的资本力量。在全球商业竞争中,企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强弱都将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企业家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人力资本的管理和调配者,在发展中国人力资本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第三代企业家,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等是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人才,他们多是名校毕业、海外留学,并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回国后带回了大量的风险投资。

民营企业家二代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与父辈完全不同,因此他们的经营观念也与传统企业发展模式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中国很多行业在早期创业时期有可观利润,管理者要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找到创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或者寻求企业转型。

目前,中国家族企业超过300家,其中经营十年以上的企业仅存10%,企业家二代接班也是关乎这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中国商界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新一代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以及发挥企业家精神。

人才特区

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外部要素驱动型的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把不可持续的依赖外部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到依靠内生性增长的发展模式上来,即重视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

中国未来商业发展潜能要进一步释放,就要重视企业家的培养,以“人才特区”制度试点为契机促成新一批企业家的成长。这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自身努力,也取决于中国制度环境的变迁。

必须把不可持续的依赖外部要素的增长模式转变到依靠内生性增长的发展模式上来,即重视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

2010年后,随着国家出台了人才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大“人才特区”建设,设立巨额专项资金用于重金引进世界范围的高科技创业人才回国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山东、广东等12个省区市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

经济特区的发展为人才特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才特区建设要遵循并沿用这一路径,以人才政策的创新带动人才体制机制的变革。

人才特区不仅仅重金吸引大量的高科技产业领军人才,同时允许更加宽松的改革权,允许人才管理模式和政策具有优先性和特殊性,允许在与国际人才管理接轨上突破现有的体制政策限制。

近年来,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为中关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就像当年建设深圳特区一样,取得了积极成效。

发掘中国商界的潜能,就要将人才特区内形成的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发挥的政策逐渐清晰化、制度化,为创业者和企业家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回归实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脱离服务实业的本位、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等潜在问题逐步显现,不断侵蚀实体经济基础,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在商业发展中,企业家回归实体经济需要解决市场准入、融资难、税负重等困难,减少审批制度,真正地实现有进有退,为企业家发展实体经济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具体措施上,应采取“放”和“扶”,放开市场的准入限制,政府在产业政策和税收方面加强扶持。这样不仅使资本回归实业,而且会提高企业家发展实业的积极性。

企业经营者对于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机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家发挥自身潜能,即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的“打破均衡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内生性增长,促进企业家这种“稀缺资源”的“人力资本”积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释放商界潜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