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玺 肖瑜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农民进城兴镇、置产兴业,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空间,地区负荷增长迅速,新建110kV智能变电站将彻底改变用电紧张局面,解决供电卡脖子、线路容量不足等突出矛盾。在110千伏输电线路设计中,经常遇到设计路径和现有路径交叉、平行等情况,为了节约工程成本,有效利用现有的线路走廊,通常采用π接或T接的方式,利用一部分原有线路,新建一部分线路,双回由220千伏站架设至110千伏站。
【关键词】110千伏 线路工程 设计
1 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10千伏线路长度和回路数:本线路经过××市,新建线路长度共计2.72km,其中,双回架空线路路径长度2.33km,双回地埋电缆线路路径长度0.39km。
(2)气象条件:设计基本风速27m/s;覆冰厚度10mm。
(3)导线和地线:本工程导线均采用JL/G1A-300-24/7(LGJ-300/40)钢芯铝绞线。本工程的两根地线均采用OPGW光缆。
(4)防振措施:导、地线均采用预绞式防振锤防振。
(5)绝缘配合:全线均按d级污区配置绝缘。
(6)绝缘子型式:导线悬垂串、耐张串、跳线串:均采用合成绝缘子。
(7)基础型式:采用插入式基础、直柱板式基础和台阶式基础三种基础型式。
具体布置见图1。
2 线路路径
2.1 变电站进出线布置
本站新建110千伏线路自变电站东侧架空进线,接入站内110千伏GIS间隔,一回接220千伏A站,一回接220千伏B站。
2.2 110千伏余园线“π”接布置
由110千伏A线#38~#39杆之间开断,采用架空方式 “π”接,向北方向架设2.72km至110千伏B站。
2.3 线路路径方案
新建线路由110千伏A线#38~#39之间π接入,分别于靠近#38、#39杆侧设立开断转角点J1、J1',向北架设汇至J2双回转角塔处。线路继续向北架设,在距离220千伏石桃Ⅱ线50米设立电缆终端转角J3。继续向北依次钻越220千伏Ⅱ线和地埋电缆敷设0.39km到达J4处。继续向北架设,跨过若干35千伏线路、乡镇公路,于某社区东侧行进0.98km,采用独立耐张段跨过某铁路后,向北进入园林种植区,架设到达线路转角J5处。左转向西架设,至站位终端塔J6处,进入110千伏B变电站。
3 气象条件
在分析沿线覆冰资料的基础上,参考邻近线路110千伏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均取10mm,运行情况良好。综上所述,本工程全线最大设计冰厚按照10mm进行设计(地线按照10 mm进行设计,仅对地线支架的機械强度设计按15mm验算),相应风速10m/s。
4 导线和地线
4.1 导线
采用JL/G1A-300-24/7(LGJ-300/40)钢芯铝绞线,JL/G1A-300-24/7(LGJ-300/40)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为103.36N/mm2,安全系数2.50;平均运行应力为64.61N/mm2。
4.2 地线
π接点-某站采用两根24芯OPGW-100(钻220千伏线路段采用地埋光缆)。π接点-高余站和π接点-B站均采用更换一根GJ-50为24芯OPGW-50,更换一根GJ-50为JLB40-50。
4.3 导地线防振
导线采用铝合金预绞式防滑型防振锤防振。OPGW地线的防振设计见相应通信工程光缆部分。
4.4 导、地线防舞
本地区为0级舞动区,线路无需进行防舞治理。
5 绝缘配合
跳线绝缘子、直线、耐张绝缘子均选用FXBW-110/120-3型合成绝缘子,跳线串需配27kg配重均压环,根据需要时加装跳线支撑管。变电站架构的地线绝缘子采用U70CN型盘形悬式瓷绝缘子。
6 防雷和接地
采用两根地线防雷。耐张塔跳线防雷设计,0~20°转角塔内外侧均装单跳线串,20~40°转角塔外侧装单跳线串,40°以上转角塔外侧装双跳线串。角钢塔水平敷设浅埋接地装置,逐基接地。杆塔处于道路边或耕地区域时采用深埋式环形布置,逐基接地。
7 绝缘子串和金具
耐张塔采用单导线70kN盘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双联单挂点耐张串。跳线悬垂串型式与直线塔“I”串相同。单回路转角塔中相跳线采用双跳线。0~20°转角塔内外侧均装单跳线,20~40°转角塔外侧装单跳线,40°以上转角塔外侧装双跳线
8 杆塔和基础
8.1 杆塔
本工程全线使用角钢塔共计14基,耐张塔8基,占杆塔总数的57.1%。
8.2 基础
全线直线塔主要采用插入式基础,部分转角塔采用直柱板式基础,其余为台阶式刚性基础。
9 电缆部分
9.1 地埋电缆简况
110千伏地埋电缆起始于220千伏石园II线南侧50m处电缆终端塔,迄于220千伏高园线北侧50处电缆终端塔,双回路径长度310米。电缆采用ZC-YJLW02-Z1×630/AC110千伏,单根电缆390米,共计2340米。
9.2 电缆线路路径
电缆线路自220千伏石园II线南侧50m处电缆终端塔下塔,经槽盒直埋向北敷设310米至220千伏高园线北侧50处电缆终端塔上塔。
10 在线监测
本线路不存在运行巡视特别困难的局部地段,未经过舞动区,无需要采用防舞措施,未发生过覆冰灾害,无微地形区或地质不良区,因此本工程不需装设监测装置。
11 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影响及其防护
本工程影响范围内Ⅰ、Ⅱ级重要通信线路中为光缆或电缆,不用考虑干扰影响。沿线均无重要的无线电通信设施,线路对此无影响。沿线附近分布有几处移动、联通公司的GSM基塔,本工程线路与上述基站距离较远,不需采取防护措施。
12 结束语
在110千伏智能变电站输电线路设计中,通常采用π接或T接的方式,有效利用现有的线路走廊,规避新旧线路路径交叉、平行等情况带来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重复投资,节约工程成本,提高输电线路运营质量和电能传输效率。
参考文献
[1]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014.
[2]国网公司施工项目部输电线路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
[3]《220千伏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2008).
作者简介
王玺,现为国网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肖瑜,现为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单位
1.国网技术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2
2.国网泰安供电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