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时间:2024-05-04

吴昊++孙金岭++刘艳++朱波

摘 要 本文以蓝绿色磷光OLED作为研究对象,以蓝绿色磷光染料作为主要掺杂剂,制备了几种不同的OLED,以此展开实验,旨在进一步明确蓝绿色磷光OLED制备的方式和发光的性能,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蓝绿色磷光 OLED制备 发光性能

蓝绿色磷光OLED是一种通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而制备新一代显示器件,相关的研究表明,蓝绿色磷光OLED就有视角广、重量轻、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相关研究显示在蓝绿色磷光OLED显示器件中,如果显示器件发光层中加入了磷光材料,就会使得单线态激子和三线态激子共同发生作用,大大提升OLED中的内量子效率。基于此,本文就通过相关的实验,着重分析了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发光材料、MCP、蓝绿色磷光配合物(BGIrI)、以及BCP等,以上材料是由长春市阪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ITO玻璃是由深圳南玻集团提供。8-羟基喹啉铝是由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实验器件的制备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要对ITO玻璃进行清洗,首先用丙酮在超声环境下清洗15分钟,再用乙醇在超声环境中清洗10分钟,最后用氮气吹干。把吹干的ITO玻璃放置在镀膜机预处理室中,通等离子轰击大约20分钟,把预处理室中的空气抽空,保证ITO玻璃在真空环境中,通过镀膜机进展镀层,同时制备出蓝绿色磷光掺杂剂为10%~20%的蓝绿色磷光OLED。

以三氧化钼作为空穴注入层进镀膜,镀膜的厚要控制在20nm,NPB作为空穴传输层进行镀膜,镀膜的厚度要控制在40nm,mCP和蓝绿色磷光掺杂剂要作为发光层进行镀膜,镀膜的厚度控制在30nm,BCP要作为空穴阻挡层进行镀膜,镀膜的的厚度控制在10nm,8-羟基喹啉铝要作为电子传输层进行镀膜,镀膜的厚度要控制在20nm,同时把OLED的发光面积控制在1.25cm2左右。

1.3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采用Keithley Source 2400电流-电压源仪和PR-655光度计构成的测量系统对制备的蓝绿色磷光OLED显示器件的电流、电压、亮度、电致发光光谱、色坐标进行光电性能综合测量,为了减少外界因素对性能测试的影响,在测试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器件都没有封装,提高检查的效率,并且要保证整个检测都是温室和空气中进行,从而提高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中得出图1所示能级结构图。

2.1 能级分析及空穴阻挡层的设置

在OLED中,电子以及空穴间的负荷率对发光效率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发光层相近区域的功能层中的HUMO以及HOMO能级可以判定是否将空穴以及电子仅设置在发光层。通过图1可以看出,电子注入层中的Alq3其HOMO能级和mCP(发光层中主体材料)相比,低于mCP的HOMO能级,在5.9eV以下,约为5.8eV左右。此种情况下,如果不增设空穴阻挡层,那么会出现空穴越过传输层以及发光层的情况,并和传输层中的电子产生复合反应,造成能量损失。因此需要在其中增设空穴阻挡层,且空穴阻挡层的材料HOMO能级要相对较高,才可有效抵御空穴越如到传输层的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器件的发光效率会随着电流密度而发生较大改变,但之后会处在平缓状态。如果BGIrl的掺杂含量在8%-18%范围内,发光效率会呈现快速增大的状态,但在18%-20%的范围内,发光效率会有所下降,之后会区域平稳。通过上述结论可以看出当磷光燃料所含有的掺杂量位18%左右时,空穴以及电子的注入会逐步平衡,这时所产生的激子辐射跃迁、发光效率均为最大的。本次实验结果也显示,在掺杂量在18%左右时,OLED的发光效率最高,为6.2cd/A。

2.2 光谱分析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当在同等电压状态时,如果BGIrI掺杂量维持在8-18%范围时,器件会于绿512nm以及蓝488nm处获取两个发光最大效率点,此时将会产生最为稳定,且发射较强的蓝绿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高科技元素被融入到蓝绿色磷光OLED很大程度提高了OLED显示技术效率。且非常轻便,可以折叠比较适合携带。本文通过具体的实验分析了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以及发光特性,希望能对相关认识提供些许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淑雅,陈维铅,吕磊等.蓝绿色磷光OLED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4(01):31-35.

[2]郭鑫.基于双极性主体结构的高效磷光OLED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吴昊(1983-),男,四川省泸州市人。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光伏太阳能、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的专利审查。

作者单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