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下同欲者胜

时间:2024-05-04

中国目前的电子竞技从业人员有多少名?几千人?几万人?恐怕很难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毫无疑问,相对于那些传统行业来说,从事电子竞技相关工作的人群只能算是小众——焦萌,便是其中一个。

在来到《电子竞技》杂志之前,焦萌从来没想过,也没敢想过把电子竞技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

要论年头来说,焦萌“触电”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早在2000年,刚参加完高考的焦萌被朋友拖进了家网吧,就是在那个充满了二手烟和喊杀声的狭小空间里,他见到了日后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一款游戏——《反恐精英》。

“在玩《反恐精英》之前,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款游戏上瘾过。我玩过的游戏屈指可数,也从来没有像一些游戏发烧友那样去刻意的钻研某款游戏。所以说,我其实是一个伪游戏爱好者”说起自己略显苍白的游戏史,焦萌有些自嘲。

但正是这样一个“伪游戏爱好者”在接触了《反恐精英》之后,完全变了一个人。

“从刚一开始我就对《反恐精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乎整个假期的时间全泡在了网吧里面。后来到了大学,发现学校周围的网吧里面没有这款游戏。趁国庆节回家的功夫,还专门买了一张游戏安装盘,带到学校,说服网吧老板把每台电脑都装上了。”

从那之后,焦萌在大学校园里的日常轨迹,便从“教室—食堂—宿舍”,逐渐演变成“教室—食堂—网吧—宿舍”,最后演变成“网吧—宿舍”。

那两年也是《反恐精英》在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支支水平各异的战队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比赛也是遍地开花。

“如果《反恐精英》仅仅是一款单机游戏,我可能在着迷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把它淡忘了。但是它能联网与他人对战,它能组织比赛,这就太吸引我了。”焦萌从小养成的不服输的劲头在这款游戏里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不断地学习、模仿,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反恐精英》水平。很快,他从一名混战玩家转变成为了一名战队队员,加入了当时学校所在城市里一支名叫“合金”的战队,并在之后不久便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恐精英》冠军。

在焦萌加入合金战队之前,战队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队长宋如兵是一名退伍军人,30多岁年纪,军旅生涯的熏陶使他对《反恐精英》这款最接近现实世界的FPS游戏情有独钟,而且对武器的运用要显得比其他玩家更为专业。正是老宋,从网吧里面几十号混战玩家中一眼看中了焦萌,并把他加入到了自己的战队。

对《反恐精英》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款游戏的混战跟比赛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后者除了要求个人能力外,对战术的理解和临场的应变能力都至关重要。

“老来是一个典型的用脑子玩游戏的人,而不仅仅是用手,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我。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研究《反恐精英》的战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起自己的老队长,焦萌现在依然是心存敬意。

从那之后,焦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反恐精英》这款游戏里,仅战术笔记就写了厚厚两本日记本。他当时所在的“合金战队”和他日后自己组建的战队,几乎囊括了那几年所在城市的所有《反恐精英》比赛冠军,甚至还拿过一次山东省冠军,两次季军。

在这段过程中,焦萌逐渐了解到自己所钟爱的这款游戏竟然是一种新兴体育运动的比赛项目之一。而这个新兴运动,就叫做电子竞技。

那时候在大学校园里,网游还不是非常流行,《反恐精英》与《魔兽争霸III》无疑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游戏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焦萌和学校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向校方提出了创办“电子竞技运动协会”的申请,并开始筹划“第一届校园《反恐精英》大赛”。却不料这一申请遭到了相关校领导的严辞拒绝,什么电子竞技运动,就是打游戏嘛!

无奈之下,焦萌只好找到了学校的“计算机爱好者协会”,以“计算机技术交流”的名义在学校的一个机房里举办了“第一届校园《反恐精英》大赛”。没有校方的支持,从策划到报名,从拉赞助到具体执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偷偷摸摸中完成的。

虽然奖品非常简陋,仅仅是几张杀毒软件的安装盘,和几个机械鼠标,但这次比赛却吸引了全校共三十多支《反恐精英》战队参赛,比赛非常成功。

“那时候没啥赛事组织经验,所有的流程、规则都是从网上观我的,裁判也都是各个战队之间互相监督,比赛中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但大家都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比赛进行的非常顺利。”

这次比赛也是焦萌在学生时代组织的唯一一次电子竞技赛事。

到了2004年上半年的时候,焦萌跟其他所有大四的学生一样,面临着毕业和就业。而他跟朋友所组建的《反恐精英》战队当时也正处于一个巅峰时期。接连拿下了几个市级比赛的冠军,甚至有一家企业愿意出资赞助他们。焦萌心动了,一度有了做职业电子竞技选手的念头。

就在这时,家人跟他进行了一次关于学业和就业的长谈,一向听从父母意见的焦萌再一次“妥协”,在带队参加完CPL2004中国区预选赛后,选择了离队,专心去处理自己的毕业事宜。

“当时我心里很迷茫,在跟父母谈话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毕业之后做什么?那时候确实太不成熟了,其实说实话我也并没有做好当职业选手的准备,因为我们那时候的水平充其量也就是省前三。但你要知道山东的《反恐精英》整体水平在全国来说根本排不上号的。当然也更没有想过把电子竞技作为自己的事业。

毕业之后,焦萌只身来到了北京,就职于一家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一年后又跳槽至一家科技公司。不论做什么工作,焦萌一直保持着对电子竞技运动的高度关注。

“那时候我办公电脑和家里电脑的浏览器主页就是国内某家电竞门户网站,每天只要有空,我就会打开看一眼有没有新的内容。”

看着网上那些关于电子竞技赛事、选手的新闻和战报,焦萌越发感觉到这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2006年5月的一天,焦萌从网上突然发现一个大型电子竞技赛事组委会的招聘信息,他便毫不犹豫地投了简历过去。没多久,对方通知他去面试。于是,在东三环亮马桥旁的一个宾馆写字间里,焦萌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关于电子竞技的面试。

“当时一点也不紧张,尽可能清楚的把自己的经历、对电子竞技的理解表述给对亢,我的优势是之前做《反恐精英》选手的经历,以及文笔和表达能力,而劣势就是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过好在对方对这方面要求不高。”

于是,两周之后,焦萌正式加入到这个赛事组委会,正式加入到了电子竞技从业者的行列。

但这段经历并没有给焦萌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由于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不力,以及招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个所谓的“大型电子竞技赛事”筹备工作仅仅过了三个月,就宣告流产了。

这段时间对于焦萌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批业内的朋友。也正是通过这其中一位朋友的介绍,焦萌在离开那个赛事组委会之后加盟了当时

国内最大的本土赛事之一——中国屯子竞技大会,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CIG。

2006年的CIG,已经走过了它最巅峰的时期。但对焦萌来说,这里还有很多他可以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机会。2006年,他先后参与策划、主持、并解说了“CIG2006百万选手总动员”、“CIG2006全国总决赛”等活动,2007年,他参与策划、执行了CIG与中国奥委会共同合作举办的以电子竞技运动为主体的“我们的奥运全民数字体育”大型文化活动。

随着对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不断深入的了解,焦萌也逐渐发现这个行业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例如从业人员素质的问题,项目执行的专业度的问题,以及社会主流群体对电子竞技的偏见问题等等。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寻一条适合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路子。在那段时间里,焦萌开始用“闻夕”等笔名在一些知名电子竞技门户网站上发表一些杂文和评论,如《CS那点破事》、《谁,来将“职业”进行到底?》、《其实,我们要的很简单》以及后来的长篇连载《智勇风云》等文章,在业界引起了热议。

虽然如此,焦萌还是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怀疑——电子竞技,真的能作为自己的事业去为之奋斗么?毕竟这项新兴的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而在它的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焦萌结识了时任《电子竞技》杂志执行主编的漠东,几番接触下来,俩人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漠东给焦萌讲述了自己对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的一些看法,其中的一些见解给予了后者极大的启发。

2008年初,焦萌正式加入《电子竞技》杂志社。现在,他已经是杂志社的运营总监,负责对外合作的项目管理以及《电子竞技》杂志官方网站——竞友网(www.mycea.net)的建设。

在过去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焦萌与杂志社的也在《电子竞技》杂志这块全新的舞台上,重新找到了做一个真正的“电竞人”的感觉!

在《电子竞技》杂志社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幅字,上面用隶书写着《孙子兵法·谋攻》里的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它既说明了一个小的团队如何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胜机的道理,又阐明了在大环境下个新兴产业谋求发展之道的奥义。就拿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来说,只有上至国家相关领导部门,下至所有的电子竞技爱好者、选手、从业者、厂商,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个产业才有可能发展,有可能兴盛!”

看得出,不论是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对《电子竞技》杂志的未来,还是对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未来,焦萌都充满了信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