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定义”先进与现代:两业深度融合

时间:2024-05-04

孙谦

两业融合的本质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满足需求侧市场服务,既包括先进制造服务化,也包括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反哺和促进,达成两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高价值创新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浙江省、杭州市连续发布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两业融合)的文献,政策提法上升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要求“深度”融合发展。本文试图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出一些见解。

“定义”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更是各国实体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主体。从大变局中国际竞争比较视角,我国当下的“先进”制造又可谓“人有我无者能补之、人有我有者能超之;人无我无者能创之、人无我有者能优之”。

但对先进制造业的定义难以枚举,在此简单提出它的优势特征。所谓先进制造业,一是相对传统制造业,具有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二是采用新兴技术和创新模式,乃至“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业;三是服务业反向延伸,支撑或倒逼的制造新业态;四是通过两业深度融合,将制造服务化作为一个创新过程,且通过获取客户知识和数据要素,产生企业与时俱进的先进制造能力。

2020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认为,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先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并提出了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和生产性金融服务等九类新业态新模式。这些内容,为先进制造业诠释了一个新的维度。

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修订本第四版)统计文件中,包含21个门类(Sections)、99个大类(Divisions)的行业分类。其中,A、B门类属于一次产业(农林渔、采矿与采石),共计有9个大类;D—T门类多属服务业,共计有60多个大类;制造业单列为C门类(Section C),定义为“从事将材料、物质或成分经物理和化学处理后,转化成新产品的活动”“产品的实质性变化、革新或重建一般认为属于制造业的范畴”。C门类制造业共包含有24个大类,涵盖了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可见,制造业服务化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两业融合更是能组合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大国战略谋篇布局角度来看,《中国制造2025》、德国的《工业4.0》、美国GE公司等产业联盟的“工业互联网”、最近欧盟的《工业5.0》以及《美国先进制造领导力战略》等都是典型的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的规划和策略。

举一个先进制造业的具体案例,美国能源部的《先进制造规划(2017—2021)》中,展示了14项“先进制造业技术”,并由此影响和产生了“能源系统先进制造”,以及两者深度交互产生的新兴能源融合领域。其中列举的14项先进制造业技术,被定义为“将技术作为竞争差异化的产品制造”,包括关键材料、直接热能转换材料与设施、电力电子学的宽禁带半导体、苛刻服务条件的材料、先进材料制造、增材制造、合成材料、卷轴式加工流程、过程强化、过程加热、智能制造(含先进感知、控制、平台与制造建模)、废热回收系统、热电联产系统以及可持续制造等;能源系统先进制造则包括赋能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先进制造、清洁发电系统的先进制造、清洁燃料的先进材料和制造流程、为建筑系统和建筑技术增效的先进制造、清洁交通系统的先进制造等;两者深度交互产生的“能源融合新兴领域”包括清洁水技术、能效先进计算、工业端用户辅助技术、新型人力开发、通讯及外部服务等。

“定义”现代服务业

再回过头来看看现代服务业。首先,服务业可以比较简单地分为消费性服务业(大约相当于当下的B2C,面向制造产品的最终消费),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约相当于B2B,用于生产过程的服务)。

而所谓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对,目标是有利于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一是指采用了新技术新模式的传统服务业;二是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兴起的新兴服务业,乃至形成信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其中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四大类;三是专指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旨在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产业集群的支撑服务(如上海先进制造业规划);四是制造业服务化中,特别是通过两业融合的创新过程,以制造企业的制造技术、产品知识和运营数据,产生的新型现代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在于依托现代新兴技术,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形成新的运营模式、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具有高技术含量或高价值的服务业。究其要点,在于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进而达成从产品价值(生产企业的服务支持自家产品)到客户价值(生产企业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服务支持客户的核心业务)的转型。更具意义的是,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利器。

因此,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也是“先进”制造业这样的高生产率部门,与“现代”服务业这样的高效率部门的结合,以期达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达成产业发展的“复利”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中,国际上有学者提出“第四产业”的新型服务业产业分类,即将“数字产业”从原来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划分出来进行独立研究。如此,两业融合就既包括制造业向第四产业融合,又包括制造业通过第四产业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国际上较多的提法是“制造服务化”,作为一个创新过程,值得重视。在产业创新中,传统的做法是关注(高)科技研发活动,以推进企业“有形产品”创新;但市场又逐步认识到,制造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为此建立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型》。文献研究指向两大类制造服务化范畴,一是创新管理主题,包括为产品相关服务的创新管理,和服务增强型企业规划创新过程的研究;二是制造企业如何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特别关注制造企业成功转型的服务策略,即产品—服务系统的创新过程,以及为转型期面临的挑战开发解决方案。

例如,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上海认知”就提出: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六大高端产业集群的支撑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型制造能力,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共享制造、楼宇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在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又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郊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策略。这就对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此外,在制造服务化为基础的“服务业延伸”,即通过获取客户知识和市场数据,来增强制造企业生产水平和服务化能力,也值得高度关注。如阿里迅犀获得2021年全球“灯塔工厂”称号,是服务业延伸制造新业态的典型案例。

两业深度融合的意义

两业融合的本质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满足需求侧市场服务,既包括先进制造服务化,也包括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哺、促进和延伸,达成两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高价值创新。201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5部委发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两业融合的路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模式,包括建设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目前,国内在装备制造领域,已有上海电气、陕鼓集团等通过“技术+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发展装备增值服务,加快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在消费品领域,一批企业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和全程服务,实现生产流程再造以及与客户的紧密互动;在互联网平台领域,小米有品、网易严选等电商积极探索原始设计制造商(ODM)模式,实现了設计与制造、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

现代服务业高度仰赖于信息技术(IT)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或CPS)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亟需深度把握和表达制造业领域的经营知识(或OT技术);以及在数字经济环境和理念下,赋能服务业,并深度融合到制造业的服务化。在这方面,入选国家示范试点方案的网易严选提供了优秀案例,既高度重视和利用数字技术,达成线上线下的互相融合,又充分表达和采纳制造业及其延伸服务的领域经营知识。

一般来说,两业深度融合带来的价值、好处包括制造业微笑曲线与数字化的增值效果,表达的含义之一,就是制造服务化过程中,产前、产后服务端的价值增加和贡献提升,远高于生产制造部分。从产业层面来看,两业深度融合打通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加服务要素的投入和产出,同时发展基于制造的服务,延伸并提升产业价值链。此外,服务型企业向制造环节延伸也提供了一种全新业态,其特点是以市场及用户需求信息为基础,发挥对需求深度理解的大数据优势,达成精准匹配、按需制造。例如我们熟悉的小米设计与委托代工(手机由富士康代工)、京东的京造、迪士尼的品牌授权等都是典型案例。在政策方面,《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鼓励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总集成总承包等企业发展制造服务业,挖掘用户需求,联合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品牌授权等合作,打造一批“超级工厂”。通过畅通产业供需对接渠道,健全从原材料、制成品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关于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两业深度融合,政策文献从“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两方面给出了领域界定,两者既涉及先进制造业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也涵盖了跨领域的综合集成现代服务。但笔者观察到一个现象,国家十五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范畴,与《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范畴,在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方面,两份文件的领域范畴是互相重合的,这也反映出新型制造和新型服务两个概念的界限在微笑曲线下呈交互混合了。

(作者系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成员,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原常务副总裁)

所谓先进制造业,一是相对传统制造业,具有先进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二是采用新兴技术和创新模式,乃至“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制造业;三是服务业反向延伸,支撑或倒逼的制造新业态;四是通过两业深度融合,将制造服务化作为一个创新过程,且通过获取客户知识和数据要素,产生企业与时俱进的先进制造能力。

《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鼓励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总集成总承包等企业发展制造服务业,挖掘用户需求,联合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品牌授权等合作,打造一批“超级工厂”。通过畅通产业供需对接渠道,健全从原材料、制成品到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