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元尚
“龙”字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最早见之于商代甲骨文。它在甲骨文中的形象通常是野兽脑袋,身子蜿蜒像蛇的身形,而龙字的脑袋顶上却是一个头顶着一个“辛”字形状的东西。《说文解字》说“辛”的意思是“秋时万物成而孰”,段玉裁注引《释名》说“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龙字的一个基本寓意就是万物新生而长成。龙不仅仅开辟万物万事,更重要的还成就万事。因此,在此基础上才有福,才有祥瑞,才有风调雨顺,才有五谷丰登。所以我认为龙字不是对某一种东西的命名,而是对一种事物的显示(后面我有简单辨析)。因而它不是画成图像的象形字(过去,乃是现在很多人依然把龙字看作象形字,似乎已成定论),古人对龙的领会,并非象形字,而是通过龙的字形来暗示指引出要说的东西。“兽”字段玉裁注《说文》讲,兽指“能守能备”,意思是能够守护守卫而又谨慎小心。由此又可看出龙有守护人类呵护人类,而又谨慎按照礼仪规定行事。
龙潭湖的那个“龙”就是古已有之的龙,龙潭湖所在之地,明清时期是窑厂,其人文环境,《京师坊巷志稿》描述说:“左安门大街,俗称江擦门街。左右亘四五里,皆旷地义园,外多蔬圃。”龙潭湖这个名称,1952年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其根据是此地由龙须沟之水汇集而来。反过来看,则犹如龙须沟之水,从此发源,既然是龙须沟,顺理成章,这里就可以作为有龙之意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居所在深渊之中,无底深渊,所以就取名叫“龙潭湖”。此前这里无名,明代嘉靖年间这里在烧制城砖过程中,随处挖了不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水坑,同时这里也是明代开挖修造的龙须沟之水的流向之地。一直到民国,此地依旧无名。从保留下来的民国北京地图上看,此地无名。1952年对此地进行修整,遂有龙潭湖,现在龙潭湖公园里面从北门进去往西走不远处即“龙潭”所在。峭壁之下,潭水幽深,平静的水面,涌动着的水底。过龙潭湖,其东侧就是龙的世界——龙字石林。龙,《说文解字》上说:“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宋代徐铉注“说文”解释说:龙“象宛转飞动之貌”。 清代饶炯进一步解读为:“龙之为物,变化无端……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这就是龙潭湖,龙字石林之龙的传統文化之基本传统象征含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丰富的延伸意味。有了龙潭湖,龙字石林于是诞生。
龙字石林,西邻龙潭东湖,北面有万柳堂相望,南面迎着牡丹园,东侧是一片小竹林。石林是由自然山石刻字竖立于小山之中而成。共有229块千姿百态的龙字石碑,全部“龙”字,字形来源于甲骨文、秦篆、金文、隶书、楷书。字形则取自历代的著名书法家和名人所书的风格各异、韵味万千、气韵生动之龙字。可以视之为“龙”字书法变迁的“活化石”。比如甲骨文“龙”字,已经是完全书法化艺术化了的字体。甲骨文的字体,其实是分期的,不同时期,写法稍异。从实际说,甲骨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见棱见角,素朴淳厚,天然去雕饰。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刻写甲骨文,其所表示出来的含义是不同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诠释,字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博大精深的基本根源之一。虽然作为书法的甲骨文“龙”字,多了装饰(艺术)特点,但是甲骨文的魂却隐藏在其中。金文“龙”字也如是,金文可以说是铸造出来的文字,其字饱含着一种源初的浑厚,与坚韧不拔的力量之感。金文不是铸造出来供人欣赏的,而是用来昭示天下,显现文化制度之强力的场所。作为书法的金文“龙”字,虽然多了不少艺术软化,但其内涵力量,依然支撑着字的基本间架结构。
龙字石林,不仅是龙字书法艺术的“活化石”,更是龙文化以及龙的现身展示之地。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神秘的东西,见头不见尾,似乎看见了,又什么也没看见。而对于北京人来说就又多了一层意味。元明清时代的北京,是“真龙天子”所在地,说北京是“帝都”真不如叫“龙都”。“真龙天子”历史上的北京人都能感受到,可是却不是人人都能见得到。就算是见了,也只能是可望不可即。龙字石林同样拥有这样的龙之本性,当我们望见它的时候,一片隐隐约约列成阵势的龙字石碑,仿佛龙就活灵活现在眼前。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气势包围着人。可是当我们慢慢走近它的时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块块山石,一个个独立的龙字,一件件独立的艺术品。好像那个神秘莫测的龙不知了去向,留在我们眼前的只是其踪迹而已。
对于龙有这样一种流行说法,说它是由鹿角、牛头、驴嘴、虾眼、象耳、鱼鳞、人须、蛇腹、凤足,通过人们的观察归纳综合而成的东西。古人也说龙的样子,鹿角、牛头、蛇身,等等。古人只说龙的形象在某些方面,像现实中的某种动物的某个样子,古人其实是在描述龙,而不是说龙由那些动物的个别方面组成。前一个说法,虽然比较普遍,但却是对龙本身的根本性误解——把龙当成了一种物,当成了一种现成的东西。东汉许慎对龙的领会,是很接近源初龙文化本质的。我所引的《说文解字》对龙的说明,非常明显地仅仅是一种描述,许慎还没有将龙把握成某种东西。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龙的核心特性乃是生生不已,变化着,生成着,聚集着,发展着,创新着之本身。所以龙不是某一种动物,也不是某几种动物的组合,更不是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是中国人,自古对中国人使命与天命的领会。生生不已,自强不息,聚集成长。来到龙字石林中的时候,随处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国龙文化的那种顽强不屈与凝聚团结的力量。没有什么困难在它面前是不能克服的。龙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北京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女儿属龙,女儿上小学时,每逢孩子生日,我们就带着她到龙字石林来观赏、游玩。女儿也非常喜欢这里,尤其喜欢那千姿百态的龙字。《史记·封禅书》上这样说,龙也就是龙帝,另一个叫法是天帝,人们也叫玉皇大帝,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有一种说法说它也是黄帝的化身。龙还代表着仁义、智慧、仁慈、尊严、祥瑞、神圣、强大、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等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