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张家大院到张翼祠堂

时间:2024-04-23

李晨,非遗调研员,插画设计师,长期从事古建筑测绘,传统村落考察工作。出版《手绘拉萨》《坐着电车逛北京》《窑洞渐远》等人文地理类图书。参与国家非遗地理信息库建设及松阳古村落智慧景区建设等项目,公开课《六个窑洞里的乡土记忆》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编者按

散落于北京山间谷地中的古村落、古城镇,是北京山区历史文化资源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村落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生活居住、生养繁衍的场所和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的基地,更是北京光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4年,不妨与“村居寻忆”专栏一同寻觅古村记忆,探究村居背后的命运跌宕……

今天我们聊的这座老宅叫作张翼祠堂,它位于北京朝阳区豆各庄乡,原本是一座超标准的官员府邸,落成不久后突遭变故,主人携家眷仓皇搬走,从此宅院荒芜,先是改为祠堂,后来又被附会为阴宅、凶宅。老宅见证了一个洋务派重臣从发迹到失势的故事,出场人物涉及亲王、皇帝、太后、甚至美国前总统,记录下清末民初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

京东乡村藏大院

北京东郊历来是人烟稠密,舳舻辐辏之地,南方的物资经大运河北上,通常要在通州码头转为陆运,供给京城的日常所需。当年东入北京的官道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从通州经定福庄、十里铺入朝阳门;另一条是从张家湾经马各庄、大郊亭入广渠门,豆各庄乡位于后一条官道南侧。清初朝廷为了保证官道安全,将旗人安置在沿途村庄内,按月发给钱粮,首领叫“拨什库”。张家大院主人张翼的祖上就是跟随清军入关的汉军旗人,在护军营当职,不过到了清末,张家已经日薄西山。

张翼七岁时父亲去世,因为家贫,母亲就把他送到父亲一位朋友——宝坻方华卿家里念了几年书。不过张翼好武不好文,喜爱技击,走的还是从军生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廷设立神机营,选拔护军营精锐守卫紫禁城。张翼那年16岁,身材魁伟,臂力过人,被选入神机营。干了几年后,他偶然被醇亲王奕譞看中,调到王府做侍从,从此成為奕譞的亲信,迎来了人生转机。光绪四年(1878年),醇亲王保奏张翼担任江南后补道,去往南京金陵洋务局任职,颇得上司李鸿章赏识。光绪十年(1884年)李鸿章推荐他进入直隶水师营务处,张翼来到唐山开平矿务局,经办北洋水师所需的煤炭。光绪十八年(1892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去世,46岁的张翼接任总办,达到了事业顶峰。

张家大院建于1892年前后,是张翼发迹后回村盖的一座大型住宅,位于豆各庄中心,四周有高大的院墙。宅子分为东、中、西三路,现存中路建筑,中院原本是客厅;东院是住宅区;西院是一座关帝庙。正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砖雕八字影壁,中间是透雕百子图,可惜文革期间被拆毁。明清时期,北京四合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建筑体量、形制都有规定,简单说就是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大四合院通常是王府,高级官僚贵族;中等四合院是普通官员及富商宅邸;小四合院是平民百姓居所。张翼作为开平矿务局总办,其实仅算个普通官员,但是张宅的房屋体量却接近王府,屋顶为筒瓦卷棚,檐柱有雀替,枋间有彩绘。尤其是大门,形制为三间一启,梁架绘有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绘,阶前有两座汉白玉上马石,非常气派。大门两侧是覆瓦素面砖墙,各开一随墙小门,供日常出入,名叫阿斯门,满语意为角门。

据《大清会典》中记载:清代亲王府大门为五间,开启中央三间,称为五间三启,屋顶上覆绿色琉璃瓦,屋脊两侧安吻兽,大门门钉63个。郡王府的大门为三间一启,门钉45个。王府门前有石狮,雌雄各一,对面立有影壁一座,正门两旁另设“旁门”,这就是阿斯门,是王府建筑所独有。对照会典我们可以看出,张家大院的建筑等级远超普通官员,接近郡王府规制,只是没有门钉和石狮子而已。进入大门,前院为正房五间,前出廊,四扇隔扇门,东西厢房各三间,前出廊,隔扇门,隔扇窗。戗檐砖雕精美,图案有松下麒麟、狮子绣球、子猷爱竹、踏雪寻梅、松下对弈、风穿牡丹等等,雕工精美,保存完好。后院格局与前院相同。

张家大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代礼制衰落的标本,它的建造年代,距清朝灭亡只有二十年左右,一个王朝的更替并非一蹴而就,它是朝廷权威被慢慢削弱的过程,等级制度被逐步打破,张家的宅子越级了,但这并不是个例,清廷此时早已无暇顾及。大家还会注意到,在明清时期,京畿地区极少有宗祠建筑出现,这是朝廷在刻意压制地方家族势力。大型宗族在南方偏远地区,往往维系着社会的整体稳定,而在靠近京城的地方就会成为挑战权威的一股势力,是朝廷不允许的。那时即使高官也不允许建造宗祠,最多不过是修一座寺庙,单辟一间屋供奉祖先牌位,称为家庙,庙里主供的还是神祇,西院的关帝庙最先就是家庙。

跌宕浮生归祖地

1892年是张翼人生的重要节点,他在老家盖了这座超标准的宅子,事业上也达到了顶峰,之后便盛极而衰。开平矿务局的创办者唐廷枢是广州人,幼年在香港读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洋务方面堪称权威,熟知洋人的各种心机。他主持开平矿务局期间,坚持使用民族资本,启动资金80万两白银主要在国内社会面集资。到他去世时,矿务局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最成功的一处。张翼接任总办之后,准备大干一场,但他才能有限,对洋务更不熟悉,由于盲目扩建,大借外债,致使外国垄断势力渗入。1898年,张翼奏请朝廷开秦皇岛为商埠,修建运煤码头,这是秦皇岛建城的滥觞。张翼在筹建码头时,通过德国顾问德璀琳,以开平煤矿全部财产作抵押,向英国墨林矿业公司借款20万英镑,合银140万两。张翼此举引来了一个人的注意,这就是墨林公司矿业顾问胡佛,1899年2月,墨林公司将胡佛派往中国探矿。

1900年庚子事變爆发,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张翼携家人逃到天津租借区躲避,从此离开了豆各庄。当年五月,英国领事以张家“饲鸽传递消息,疑与拳匪相通”为借口将其拘捕,这其实是一场阴谋。开平煤矿顾问德璀琳与墨林公司代理人胡佛密谋后,共同炮制了一份《保矿手据》,建议将开平矿置于英国保护之下,以此为释放条件。张翼在未奏请朝廷的情况下,签字画押,德璀琳取得矿务局代理总办权,旋即以代理总办的身份,将开平矿务局“卖给”代表墨林公司的胡佛,胡佛如愿以偿成为了“开平矿业公司”总经理,捞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借着这笔财富转战政坛,成为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

1901年6月,张翼上奏朝廷,谎称开平矿改为中英合办,“一切成规和税租都没有改变”,隐瞒其失职行为,清廷授予张翼礼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并赏一品顶戴。这次升官的主因是在两宫西狩期间,张翼依然忠心耿耿地送去了20万两白银供宫廷日常开销,这笔款项也是从胡佛那里借的。另外作为卖矿交易的一部分,张翼个人还得到新公司5万股,可坐收渔利。不久直隶总督袁世凯发觉矿务局已被出卖,上奏弹劾,张冀被革职,并命其前往伦敦设法收回开平煤矿。1903年张冀任务失败,空手回国,此后隐居天津,1913年去世,年67岁,归葬豆各庄西张家祖坟。晚清到民国年间,政府多次试图收回煤矿,但都没能成功,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最终收回。

人去院在享烟火

庚子事变后,张家亲眷都搬到了天津,豆各庄大院只留了几个下人看房,宅子的命运如开平煤矿一样,繁华一时,光速收场。民国年间,张家大院中院改为祠堂,平常都关着门,空空荡荡一座大院矗立在村子中心,只有在家族上坟扫墓时才热闹几天,后来祠堂又被附会成阴宅,后来甚至连主人的名字都误写成了张义。

其实民国年间,张家在天津也过得颇为风光,张翼之子张叔诚幼年就读于南开中学,与周总理是同学,1926年任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董事。现在天津五大道保留着张叔诚旧居,这是一座三层小洋楼,由比利时工程师设计。1938 年华北沦陷后,张叔诚回到天津,依靠着丰厚的家底,张叔诚成为一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收集了大量的字画古玩,建国后任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自1979年开始,他陆续将多年收集的480多件文物捐给了国家。1995年,张叔诚在天津去世,年97岁。张叔诚捐献的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雪夜寒林图》,现在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建国以后,张叔诚把豆各庄的院子捐出,作为生产大队办公地,后来西院用作豆各庄派出所,东院曾作为豆各庄小学用房,再后来拆掉盖了办公楼,现在是豆各庄卫生院,中院曾是乡政府驻地,现在修缮后改为豆各庄博物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