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

时间:2024-04-23

保护以至重振中华手工,对中国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和谐推进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现代化发展所遵循的工业发展模式,在本质上都存在干扰和破坏“自然——人——社会”生态关系的弊端。沿袭这种发展老路,可图一时之强,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在“发展”主题下探寻克服工业技术弊端的“生态技术”,已为世界高度重视。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如今也在强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为中华手工的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大工业生产相比,手工生产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和小型、分散、灵活、易行、普适等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十分切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譬如,它的生态性就是不会陷入“技术循环”的高“科技含量”,节省环保配套设施本身直接就是一种经济效益,至于资源消耗低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则更是手工生产的基本特点。不仅如此,手工生产还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优势,譬如可以切实维护本土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发挥地域优势特长、扩大就业渠道和工作机会、丰富劳动形态和产品形式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发达的信息技术已为手工生产克服地域局限、全面介入当代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光明的视野和有力的技术保障;而发展的手工生产则将提升和放大信息化技术的价值。不难设想,借助信息化“流通方式”的快捷性和广泛性,手工“生产方式”可扬地域性生产的“个性化”之长,而避其“封闭性”之短,实现“在家”或“在本土”发展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理想目标。发达的信息化技术与生态的手工生产相结合,可以促进生产流通而又没有加重工业生产负面效应之忧。从宏观角度来看,手工生产十分切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中华手工的振兴有利于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重振中华手工也关系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涉及这种保护的根本。

所有的人类传统文化形态都体现着特定民族生存环境、条件和方式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构成支持各民族社会生活和谐而持续展开的基本条件,是民族生存体系的核心价值。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生存体系的文化差异性,使之以鲜活的样态存在于当代社会生活,成为现实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一定的物质文明形态有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一定的文化形态同樣关系着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想从根本上维护文化差异性,就需要维护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即需要从生产方式这个基础上着手。从根本上说,对中国非物质文化形态造成冲击,使之日趋“遗产化”的一个原因在于现代文明所倚重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大工业生产方式是拒绝差异性的。它割裂了空间和时间在人的劳动过程中的自然统一,消除了各自的局限性。它的分裂的“时-空”结构排除了时间绵延和空间变化所造成的复杂性,免除了对付和处理这种复杂性的经济学负担。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劳动”被作为一种具体的制造活动而预先以数学方式加以描述和设定,所有的东西都在理性规划中被明确化,所有的偶然因素都被这种理性的逻辑所排除。针对具体制造目标而展开的“劳动”,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循环运动体系,“生产力”的运行情况尽在预先的掌握之中。这一切确保了资本投入的一次性和准确性,具有极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逻辑是技术理性,它强调“标准化”,因此注定要消除所有“文化差异性”。在手工生产中那些体现人的丰富性,因而“拖泥带水”影响生产效率的特点,诸如“审曲面势”“因材施艺”“随心所欲”等都被大工业生产方式所否定。在现代情境中,只要大工业生产方式成为唯一的生产方式,民族社会生活及其传统文化形态便会日益丧失其差异性。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眼光来看,这意味着所有的保护对象都无法从生存基础的意义上获得它的生命活力,得到真正的生态的保护。

节选自《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

作者: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