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上“非遗”

时间:2024-0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相应文化区中的民众,作为“文化记忆缔造的参与者与践行者”,是传承非遗文脉最具能动性的主体。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旅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这不仅是对十多年来代表性传承人单一维度“个体认定”的一种深化,也在不断地探索、健全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本土化实践,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中的美学品格和文化精神得以挖掘和凸显,在相关叙事及实践活动中,非遗在民间形式、官方政策与民间话语的博弈中逐渐向着“资源化”“生活化”发展。这种丰富的“生活化”特质,不仅体现了文化空间的赋能和身体功能的衍生,还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意涵,于细微处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遗作为民众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民众所共同享有的,也是民众共同创造的。近年来,随着“非遗+”旅游模式的开发,那些“大隐隐于市”的非遗手艺人屡屡出圈,一时成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主力”,他们也在对非遗的传承中不断寻求更契合于当下传播语境的年轻化表达,如各类展览的举办和“文创”新国潮的设计。相较于传统技艺的亦步亦趋,这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由穿梭的非遗手艺人将“灵魂”赋予自己手中的作品,带给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共振。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愈加精美的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融合,也会导致非遗手艺人的“隐形”与“失语”,对文化元素的抽取和重构确实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但在某些方面却与诞生这项技艺的群体、土地、生活毫无关系,这些所谓的“工艺制品”往往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无法被称为“正宗的真实工艺”。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者,自我标榜为“传统”“百年”,在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中,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非遗手艺人需要在传承过程中主动尽力做到“以情动心”,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寻求文化意涵的多样性表达和技术赋能。但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独特性的存续,不可千篇一律,忽视最基本的文化特性。

对于非遗手艺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制作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感”,当下碎片化、去意义化、去主体化的创作倾向在无形中消解了非遗的“崇高感”,也误导了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何从非遗手艺人向“守艺人”转化,以及在创作与转化中使手工艺术“见人见物见生活”,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中之重。那些同质化严重的所谓“作品”,不仅会导致价值认识的扭曲,也会造成非遗文化“本真性”的损害。除了有形的、物质化的产品之外,还需要对其中蕴含的无形的、精神化的技艺、观念、习俗等方面进行传承。其中的主体经验、生活经验、文化情感才是非遗手艺人代代相传的主要内容。如拜师于西城区毛猴大师姜守煜的北京通州毛猴手艺人张凤霞,在深刻领会以毛猴呈现日常生活、隐喻现实问题的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创作的《京都往事之茶馆系列》不仅再现了毛猴生动活泼的形象,还通过场景重塑展现了北京街头的“众生相”。

在实践中,“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提出更为强调核心技艺的保护,而非存续生产。核心技艺的关键并非具体的技艺本身,而是着眼于人,将个体的创造性发挥到极致。非遗手艺人要尤为注意其“演述”语境的保留,传统技艺在技术层面的传承固然重要,但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这就需要注重“语境”的恢复,通过各类民俗节日、展览活动及对外交流,力求使非遗手艺人再度“回流”到民间,在“开放性”与“群众性”中重新焕发传统手工艺的生机与活力。如北京兔爷技法传承人胡鹏飞吸收诸多戏剧元素,创作了脸部圆润、面带笑意的新兔儿爷形象,他携着兔儿爷泥塑及相关文创设计参加了第19届中国文博会,其打造的城市新国潮IP“元卯人”融合了新世代的文化特征,由此吸引更为国际化、年轻化的受众群体。

非遗保护的本质是为了寻求一种“理想地存活于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精神与物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寻求一个“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发展模式。随着《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传统工艺作为中华文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在文化维度上的“从物到心”,更是在其提升为文化复兴的精神源泉。如北京彩塑京剧脸谱第五代传人林泓魁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向来自土耳其、阿尔巴尼亚、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嘉宾介绍脸谱制作技艺,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技术渐趋成熟,“互联网+”的传播模式、“虚拟性”的传承场域、立体多维的传承形式,在实现手工艺价值转化的同时,也凸显了手工艺的“文化”属性。此外,“我们的节日”“民间文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等活动的展开,也推动传承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推进非遗传承的全民参与,为普通民众提供自我阐释的文化空间。如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主办“喜迎2023中秋国庆之非遗体验课”,就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卢沟晓月元素、狮子元素、国风元素的宫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现场体验四方木质灯、梅花木质灯、宫墙灯、莲花灯、鱼福灯、醒狮灯等丰富的宫灯制作技法,突破非遗传承中的“代际”问题,推进非遗手艺人队伍的“年轻态”。

2023年,文旅消费的复苏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非遗手艺人要主动把握非遗发展的关键契机,在激发自我创造力的同时,推动传统手工艺在不同领域内的“活化”及“新生”。从文化认同、文化交流、文化共生等角度推動非遗技艺的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播,彰显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