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故宫冬至点亮金匾的古代智慧

时间:2024-04-23

周乾,力学博士,最后跑去故宫爬屋顶,对成百的建筑从学术视角进行过“显微镜下的观察”。故宫拥有数量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印证我国古代建筑技艺、宫廷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这可把这位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给高兴坏了。

编者按:

本专栏将由故宫博物院以“故宫建筑与宫廷生活”为主题,十五期连载,契合时令,对以下内容分别解读:故宫里的古代供暖系统、故宫冬至日“点亮金匾”的古代智慧、清代皇家“冬运会”、紫禁城皇帝的新年家宴、明清皇家“烟花秀”、紫禁城皇帝爱喝什么茶、紫禁城皇帝爱喝什么酒、明清宫廷娱乐之“秋千”、故宫古建筑的防火方法、故宫古建筑的防震智慧、故宫里的端午宫俗、故宫里的古代冰箱、故宫古代排水系统、故宫古代皇家学校、明清皇家祭月与赏月。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前身),为明清帝王执政及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数量众多,造型优美,技艺精湛,集古代建筑科学、历史文化于一体。其中,中轴线上的乾清宫在每年冬至时,会出现一番奇特的景象:在正午前后,大殿内“正大光明”匾额及下方的五条金龙会由西向东依次被点亮,发出金色的光芒(图1)。冬至日是古人极其重视的节日,古代帝王会选择冬至日祭天,以表达“阴极阳生、万物生长”的祈愿。而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额及金龙在冬至日被点亮,不仅仅是古人的匠心独运,而且包含了诸多的建筑智慧。其中,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有利于阳光照射到殿内;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有利于阳光照射到殿内最里侧的地面上;金砖地面的镜面反射功能,有利于阳光通过地面反射到匾额上;东升西落的太阳照射方向,有利于阳光依次照射在匾额的“明”“光”“大”“正”字及下面的金龙上,且在正午时分恰好照射在正中龙的位置(匾额下面一共有5条龙);屋檐起翘的古代科学,有利于殿内获得充足的阳光,并有利于匾额下方的金龙被“点亮”。以下对各个古代智慧予以解读。

一、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

冬至日的阳光能够照射在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额上,其首要前提是乾清宫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方式。这种布局方式的特点为:建筑的长度方向与东西向平行,宽度方向与南北向平行,南立面每间房均开设隔扇门或槛窗(图2),北立面一般只在明间开设用于出入通道的隔扇门。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方式有利于乾清宫建筑内部采光。其主要原因在于,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相对于地球而言,太阳从东南向升起,从西南向降落,终年都是由偏南方向照射,因而建筑的南立面利于采光。不仅如此,夏季的太阳高度角较大,阳光不宜照射入建筑内部,可避免内部过热过亮;而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当建筑南部开设门窗时,有利于太阳光充分照射入建筑内部,有利于避免内部过冷过暗。在这里,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照射方向与地平面的夹角。“坐北朝南”是紫禁城重要宫殿的布局方式。不仅仅乾清宫,紫禁城中轴线上所有建筑的布局方式均为坐北朝南。《周易·说卦》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意思就是古圣先王坐北朝南而听治天下,面向光明的阳光而治理天下。由此可反映古代帝王对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方式的重视。

二、冬至日的最小太阳高度角

正午时分(即12点)的太阳高度角,属冬至日在一年中最小,有利于阳光照射到乾清宫深处。每天正午时分,太阳处于正南方位,照射方向与乾清宫殿内正中位置垂直,为阳光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在一年中,每天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角并不相同。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inα=sinβ×sinγ+cosβ×cosγ×cos[(t-12)×15] ................. (1)

(1)式中:α为一天中时刻t(24小时制)的太阳高度角,此处取值t=12;β为北京地区所处纬度,此处取值β≈40度(北纬)。将t=12、β=40代入(1)式,即可得:

α=90o-(40-γ).................... (2)

(1)(2)式中的γ为赤纬角,即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地球中心连线的夹角。γ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γ=23.45sin[2π(284+N)/365]................................. (3)

(3)式中,N为日期序号。将N=1,2…365依次代入(3)式,求得不同日期的赤纬角。不难发现:在夏至日(考虑6月22日,N=173)时,赤纬角达到最大值,此时γ=23o26;在冬至日(考虑12月22日,N=356)时,赤纬角达到最小值,此时γ=-23o26。

将γ=23o26代入(2)式,可得夏至日北京的太阳高度角约为73度。将γ=-23o26代入(2)式,可得冬至日北京的太阳高度角约为27度。由此可得,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时分,太阳照射乾清宫的示意图可由图3表示。在夏至日,由于太阳高度角过大,阳光照射到屋檐位置后,由于屋檐的阻挡,仅照射在门口,未能进入殿内,因而夏天乾清宫内并不会很热(夏凉);在冬至日,由于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很容易穿过屋檐照射到殿内深处(冬暖),且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位置上。

三、金砖地面的镜面反射

陽光照在任何物体表面都会产生反射。相比而言,表面光泽性较强的物体会产生镜面反射,表面较为粗糙的物体会产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特点在于:太阳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仍以平行光方式产生反射,且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漫反射的特点在于:太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尽管仍产生反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但是朝不同方向产生反射,因而不会产生光线汇聚现象。对于乾清宫而言,其门口部位采用的是表面较为粗糙的花斑石地面,因而产生的是漫反射;其殿内采用的是金砖地面,其表面如镜般光亮,因而产生镜面反射,且反射后的光束可集中汇聚到殿内相应的位置。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照射在乾清宫殿内的范围,比一年中其他时候要更广;而照射到金砖地面的阳光,因为金砖表面的镜面反射作用,被反射到了“正大光明”匾额及下方的龙上。

需要说明的是,“金砖”属于土质方砖的一种,产地源于苏州城北的陆慕镇余窑村。这个地方的土质源于阳澄湖底的泥,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加工制作的砖颗粒细腻,质地致密坚硬,且造价昂贵,因而民间称为“金砖”。紫禁城古建筑内的金砖地面铺墁,有一道“使灰钻油”的工序,所使用的油为桐油。生桐油是一种植物蛋白胶,一般通过冷榨3-4年的桐树籽得来,外观呈浅棕黄色,光泽度好。“使灰钻油”工序规定,在铺墁完的金砖面层上分3次浇筑桐油,第1次在干透的地面上刷生桐油1-2遍,第2次用麻丝搓1-2遍灰油,第3次刷1-2遍光油。其中,灰油由生桐油、土籽灰、樟丹按100:7:4(重量比)混合熬制形成,具有干燥快、防潮好、防水性强等特点,可起到胶结砖灰的作用。光油由生桐油、苏子油、土籽按重量比100:20:3混合熬制而成,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耐水和耐磨性能,而且表面发亮(图4),因而用于罩面油。浇注桐油的金砖地面坚固密实,其光亮的表面经过阳光照射后,易产生镜面反射。由上不难发现,冬至日正午时分的阳光能够反射到殿内的正大光明匾额正中,金砖地面的镜面反射功能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东升西落的太阳照射

由于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自转,因而太阳相对于地球而言,每天做东升西落的运动。由于冬天的赤纬角低,因而太阳升起降落的方向是从东南向升起、在西南向降落。阳光照射到乾清宫内部的位置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冬至日,在正午前,太阳位置在乾清宫的东南侧,阳光的照射方向为西北向(图5右),因而首先点亮“明”字及西边的龙;在正午时,太阳的位置在乾清宫的正南侧,阳光照射的方向为北向(图5中),因而“光”“大”字的之间及下方正中部位的龙最亮;正午后,太阳的位置在乾清宫的西南侧,阳光照射的方向为东北向(图5左),因而“正”字及下方最东侧的龙最亮。由上可知,冬至日的正午前后,阳光由西向东依次点亮“明”“光”“大”“正”字样及下方的五条龙。

五、屋檐起翘的古代科学

屋檐起翘有利于光线的射入。紫禁城古建筑屋顶檐部向外挑出(一般为柱高的1/3左右),并略带上翘的弧度,形成优美的曲线,称为挑檐做法,在古建筑领域则成为“反宇”,见图6。这种曲线形屋面檐口上翘的做法,包含了古代建筑的文化、艺术与智慧。从建筑文化角度来讲,古代哲学的阴阳理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地面建筑屋檐的“反宇”做法,寓意“阴”充分与“阳”接近,以达到“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建筑艺术角度来讲,“反宇”做法形成屋顶优美的曲线,在空中形成建筑屋顶美妙的剪影,增加了古建筑的造型之美。

从古代建筑智慧角度来讲,“反宇”的建筑做法,使得建筑遮蔽阳光少,因而有利于建筑内部的采光,且在冬至日获得最大范围的光照。紫禁城古建筑屋檐起翘的斜度,一般在26度至30度之间,这个角度非常接近于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形成的夹角),可反映古人表达“天人合一”的寓意。不仅如此,屋檐起翘的角度,与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几乎相等,因而阳光可近似“切向”照射到殿内,光线受阻的范围极小。对于乾清宫而言,“反宇”使得冬至日正午的阳光,能够照射到建筑内部深处。在当天,这种照射的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这不仅使得殿内不至于过冷,而且有利于阳光通过金砖地面,反射到正大光明匾额上。

由上述分析可知,乾清宫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方式,冬至日正午时分最低的太阳高度角,光亮金砖地面的反射作用,太阳相对地球东升西落的运行规律,以及乾清宫科学合理的屋檐起翘角度,使得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及下方的五条金龙,在冬至日的正午被依次点亮。上述多专业领域知识在乾清宫的科学运用,是故宫古建筑包含科学、文化、艺术内涵的综合运用,且无不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