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字技术赋能国产商业动画的创作路径与困境研究

时间:2024-05-0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计算机技术相继诞生,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手段,将成为弘扬民族历史、宣传中华文化的重要动力引擎。本文将以市场上广泛传播的商业动画为基础,依据数字动画的表现方式和艺术原理,从剧本、人物、场景等角度,阐述动画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内在发展和联系[2],探究其在重现动画艺术方面的优势,思考目前我国商业动画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希望为实现数字动画能全面立体地讲故事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数字技术;国产动画;发展困境

一、引言

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商业动画处于全新阶段,它提升了动画的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尤其是在场景、角色、音效设计等方面尤为明显,也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我国动画的商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

二、国产商业动画发展概述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商业化路程颇为曲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划分为多个种类,包括水墨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和拉毛动画片,因此,国外艺术家也将我国动画誉为“中国动画学派”。到了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电视剧的逐渐普及推动了我国动画的发展,与此同时,外国动画逐渐走入国门开始与国产动画同台竞争,在此过程中,国产动画逐渐接触新的动画制作理念和制作技术,也真正开始走上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合理优化,国产动画进行多次尝试,虽然几经沉浮,但最终在商业化的道路上站稳了脚跟。从早期的《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神厨小福贵》,再到现在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长征先锋》《白蛇:缘起》,国产动画逐渐找到一条商业化的发展道路:深挖我国历史文明,围绕民间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利用动画独有的艺术形式宣传我国优秀文化。

总而言之,我国动画的商业化起步较晚,产业化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行业布局的不断建设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倾斜,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代表中华文化与国外优秀作品同場竞技,用共情的声音讲好中华故事,弘扬中华文化。

三、数字技术赋能国产商业动画

数字动画是以计算机图形架构为载体,利用数字技术创作出复杂多变的角色动画和缤纷多彩的故事架构的综合艺术。数字动画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更是一种传播载体,它面向广大观众,不断渗透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近年来,一些出圈的商业动画已经证实了以数字技术作为传播手段,经过现代化、艺术化地架构之后,可以与剧本内容故事达到完美的融合。笔者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将从多方面对这种“融合”进行系统地分析。

(一)数字技术重塑角色形象

在动画片中,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阐述剧情走向的核心要素。技术的革新使得角色设计的思路变得多样化,不同的角色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风格设计,这样更容易在观众心中占领一席之地。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下简称那兔)是近几年收视率较高的动画番剧,这部热血动画画风生动,寓意颇丰。与其他动画番剧不同,《那兔》在角色风格上并没有照搬韩日漫画的设计思路,而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数字化的具象处理,并以Q版的动物形态呈现出来。这种形象的指代并非凭空出现的,而是参考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和形象代表[1]。以中国是兔子形象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兔子”一词谐音“同志”,在方言中二者的发音极其相似。其次,在自然界中兔子处于食物链底层,是标准的食素动物,用兔子形象来代表中国,实则渗透出的是儒家学说的自谦思想,是我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谦虚,“自谦而敬人”也是我国历史文明发展至今而延续下来优良美德。最后,在我国十二生肖排名中,兔子之后便是龙,寓意着复兴和传承。

结构主义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试图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类并深入分析其意义,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思想《那兔》从国家和地区中提炼主要特点,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之后的动物形象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历史的枯燥性和严肃性,同时还能帮助观众在不同国家间建立自我身份的联系,并与Q版动物形象产生共鸣。

(二)数字场景再现峥嵘岁月

数字场景是工作人员根据剧本设计的静态或动态的封闭空间,它决定了动画的风格和故事的展开。数字场景也是动画故事开展的载体,剧本中的每一个单元故事都是在其单独对应的场景中进行的,因此,数字场景不仅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氛围的真实写照,更是角色形象心理活动的刻画延伸。

《长征先锋》是一部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背景的爱国主义动画连续剧,具有于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到湖南、湖北、广东和广西等战斗遗址进行考证,并根据当地博物馆提供的数据,利用数字技术同比例还原了诸多真实场景[5]。

此外,制作团队还在场景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例如,在一些战斗画面中,工作人员在角色打斗的基础上增加了爆炸产生的硝烟、飞溅的碎石和子弹拖曳的光线,以丰富整个场景设计,同时让观众沉浸于紧张的战斗情节中。写实的战争音效也增加了观众的沉浸感,使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

(三)数字音乐配合多维感知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多维度构建动画配乐带来新的机遇,二者的结合使得音乐有了更丰富的艺术含义和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众多精准而巧妙的声音在影视剧中得以展现,极大地增强了观影的真实感,构建了视听结合的多维度感官体验,辅助影片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价值观。

传统配乐形式单一,声音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已经无法满足剧本内容展示的要求。通过电子合成器,对常规音源进行分层解析,并根据需求对不同的音轨进行单独处理,形成新的风格化音乐组合[6]。

例如,为了更好模拟行军中的嘈杂的马蹄声,工作人员用干燥的空椰子壳互相敲击的声音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添加不同的滤镜音,通过调整蓝本的数量和间隔时间,来表现大场景空间的质感以及声音由远及近的变化,最终给观众带来千军万马驰骋在草原中气势磅礴的感觉,丰富了观众观影时的多维度感知。人声是影视剧中最亲切的声音元素,真实却又神秘,可以使观众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通过专业的声音采集设备和使用音频软件将音质频率的微调、不同角色音色的区别、讲话时声音的颤动、呼吸的急促、真假音和破音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例如,正面形象的声音听起来更加慈祥和柔和,而反面形象的声音则是低沉模糊,或者更加尖锐刻薄。这样两个极端化处理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观众先入为主地进行自我判断,为后期的戏剧化转折做大量铺垫。

从一个音源样本蜕变成丰富的音源组合[6],数字技术的加入使得配音更具有生机和艺术活力,不仅能够在听觉上重现故事界定的各种情景,创造“声临其境”的艺术氛围,还能配合荧幕的视觉效果,有助于多维度地构建真实的视听体验。

四、数字技术背景下国产商业动画的创作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动画从业者陆续走向国际动画舞台,向西方动画先驱学习最新的数字生产技术,并运用于国内动画制作。在此背景下,我国动画产业有回暖之势,质量和产量也正在稳步提升,并出现了一批以《最可爱的人》《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等作品为代表的商业动画。这些作品从大众化的视角出发,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独有的魅力。然而,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国产商业动画带来更多创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弊端和挑战。这些挑战的出现与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发展密切相关,影响了我国商业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动画创意受限

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动画的制作流程和视觉效果,然而,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会导致动画创意受到限制。制作团队会把创作重心放到画面的视觉表现部分,而忽略了动画本身的立意深度,这样被创作出来的动画作品往往缺少合理性,在画面风格方面也会陷入视觉陷阱,缺少独特性和创新性。

《雄狮少年》是孙海鹏导演的一部国产三维动画电影,讲述了三位少年互相扶助,最终实现人生梦想的励志故事。整部动画制作精良,尤其是狮头的绒毛纤毫毕现,让人误以为是现实与数字动画的结合。其中,嘈杂的街道、破烂的城中村以及具有岭南文化特色设定的村落、骑楼借助数字技术,得以完整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营造出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觉奇观。在视觉表现方面,《雄狮少年》追求完美,制作水平已经可以与迪士尼动画作品一较高下,然而整部动画的情节却十分单薄,经不起推敲,并未对舞狮文化进行深入挖掘,而仅仅只是向观众表达了最基本的术语。

此外,该片中的人物关系也略顯得简单,对主人公过去失败经历的描写用几个镜头一笔带过,关于师傅在预选赛迟到的戏份描写较为冗余,“舞狮”与“留守儿童”两个主题的结合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化学反应,甚至是有些突兀。除此之外,本片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不够真实,尤其是人物五官的造型设计存在严重争议,网上评论褒贬不一。这种以牺牲故事情节强调视觉效果的创作思路,使得《雄狮少年》口碑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如何平衡叙事与画面之间的关系,达到1+1>2的效果,将会是国内动画从业者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数字技术使中国动画有了更多的成长空间,多部国产动画在这一时间涌现出来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国外皮克斯、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相比,我国的商业动画在艺术造诣以及核心思想的传播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何国产动画做好做精,仍然有许多难题需要工作人员去解答。

(二)动画成本高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动画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尤其是进入数字技术制作阶段,精彩纷呈的视听体验背后代表的是雄厚的资金投入。

数字动画电影《深海》的制作团队为了打破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之间的壁垒并打造独特的粒子水墨特效技术,从统筹软硬件数字设备到研发新的数字技术,每一个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耗时七年打造了属于中国动画特色的水墨风格。然而,导演田晓鹏却在采访中坦言,“仅一个片头(开头两分钟)就做了两年,花光了所有的前期投资。”相关数据表明,《深海》的初期制作预算为2亿元,在制作中期光线传媒又追加了1.98亿元。根据前瞻网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拥有的动画公司多达390余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得到雄厚的资金来解决数字技术带来的财务压力,更多的公司只是在夹缝中求生,不断缩减开支来支撑企业运营。高昂的数字制作成本、生产资金的匮乏、投资风险的提高导致即使再出色的团队也难以生产出优秀的作品,从而引起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

高昂的数字制作成本是现阶段动画从业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全球动画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为了追求可持续地盈利发展,政府要起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完善商业动画的数字化布局,同时各动画企业应建立互通交流渠道,共享数字化生产技术和数字软硬件设备,降低初期投资。只有加强合作,减少额外开支,才能应对数字技术引发的成本压力,最终保障国内动画企业在数字时代得以蓬勃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数字技术的引入给我国动画产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要想打破僵局,唯有充分认识到产业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技术与市场的发展规律,提出和落实对应的发展措施,才能确保我国动画产业实现健康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

五、结束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各项新兴技术给我国商业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丰富了动画的表现手段,扩展了其叙事范围,在给观众带来多维度视听体验的同时,表达了剧本的核心思想。然而,我国的数字动画制作技术起步较晚,在生产过程当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认清并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商业动画才能不断缩小与国外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差距,重新展现“中国动画学派”的辉煌。

作者单位:陈靖昊 南京艺术学院

参  考  文  献

[1]王盛.《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的二次元叙事[J].文学教育(下),2021(11): 133-135.

[2]邵明华,杨甜甜.场景赋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多维路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6):95-104.

[3]徐丽平.江西红色文化元素动漫创作分析[J].艺术品鉴, 2018(8):117-118.

[4]李捷.动漫艺术对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12):245-246.

[5]顾怀灏.新媒体视域下红色题材动画的创作与传播——以动画片《可爱的中国》为例[J].科技传播,2022,14(6):73-75.

[6]岳文婧.声音的创造与构建:电影《沙丘》配乐设计的新维度[J].现代电影技术, 2022(5):38-42,61.

[7]杨丽萍. 《雄狮少年》:现实主义动画的美学建构与共情表达[J]. 新疆艺术(汉文版),2022(4):72-7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