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周芳凝
心灵的旅程有时跟身体不同步,习惯了指使身体在现实的枪林弹雨中所向披靡。在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心灵的居所,燃起温暖的火光,看到美好会在前方出现。
当你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遇到了问题,你会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困难的形成,以及它们给你带来的困扰呢?你又是基于什么在应对这些现象呢?在大家可以想到的回应里,有很多“向外”的因素,比如某些人真的很恼人,就是和这类人处不来;或者是某些人就是在刻意针对我,抑或是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是有很多无奈,不用多想,也没什么根本的解。有一群研究客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心理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用一种“向内”方向来解释,并且进而以一种“由内而外”的方式,刻画出了我们的心智情感结构是如何形成,进而如何与世界互动,继而如何在与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和丰盈我们的心灵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图景
客体关系理论取向的临床心理学家们认为,客体关系是我们心理生活的核心,它强调了我们的心理生活是在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也以一种“有组织的、持久的思维模式”作为应对生活的方式,在让我们以自己内在的这种客体关系在体验着生活。
·什么是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用自体和他人的内在表征来建立心理模型。在这里被使用的客体这个词是指描绘另外一个人的。客体关系被定义为一种心理模型,它由三个部分组成:自体表征,客体表征,两者之间充满情感互动的表征。表征在这里的使用相当于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的概念,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有组织的、持久的思维模式”。客体关系理论试图理解自体和客体表征在童年如何发展,如何在一生中得到维持,如何影响其他心理状态和动机,如何被其他心理状态和动机所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心理运作和行为。
·自体是什么?
自体在客体关系理论的语境下,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整体人格。我们从最初生下来时的一个原始的、还未形成的自体,通过对客体的经验逐渐充实起来。有婴儿研究学家观察发现,婴儿从降生开始便在紧张而有序地获取体验,从而建立自己的自体——内在的人格,和对于自体的感受。
·客体关系下的心灵图景
基于上述的客体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客体关系学说对于心灵有如下基本的理解:首先,客体关系大多是无意识的,也就是我们对于自己内在人格的整体感知,和我们感知到的外在对象,我们与外在对象之间的感受互动是怎么样以一种直觉性的方式涌现的,这些大都是不受意识控制,而是早已经通过过往的“客体关系经验”编写在我们的无意识中的。其次,人类从出生起就在寻求客体,客体寻求不能被简化为任何动机,也就是心灵中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自体表征,是需要通过有另外的客体与我们形成情感联结和互动,这个需要特定外在对象与我们互动累积的情感交流经验,是我们心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进而地,客体关系像一个我们内心的模型和镜子,组织呈现了所有心理现象——从最短暂的体验到最稳定的结构。这一切是基于婴儿与客体世界之间的互动会被内化,客体关系由此逐渐演化。与照料者之间的互动和先天因素,例如情感倾向和认知能力,彼此交融。客体关系就从这种融合物种发展出来了。所以成人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反映了我们心灵内在的客体关系。很多心理功能失常,甚至是精神病也可以基于这个心智模型来理解。
客体恒定性与客体恒常性
客体恒定性是指即使客体不在知觉觉察的范围里,一个人依然可以维持关于客体的表征,无论是有生命的客体,还是没有生命的客体。不过人们常常会混淆客体恒定性和客体恒常性——前者是一种情绪能力,后者是一种纯粹的认知能力。
美国的精神分析家玛格丽特·马勒,通过观察年幼孩童与其母亲的互动,提出了她著名的分离个体化理论。该理论提出,婴儿从9个月到4岁间分离—个体化的四个阶段:分化,實践,和解,迈向客体恒定性,来描绘这种情感层面的客体恒定性是如何在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马勒认为一般来说正常的3岁孩子便已经相当稳固了,但是她同时也认为持续地获得这种客体恒定性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不仅仅是马勒,另外著名的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学家梅莱妮·克莱因也是这样认为的。她们都认为情感层面的客体恒定性的获取穿越在我们整个人生过程中是时起时落的。
事实上在临床上确实如此,在我们经历生命中的重大情感事件的时候,这种客体恒定性都有可能被撼动——例如和所爱的人分离,经历一些让我们感到脆弱、愤怒的事件时,面临生活情境的重大变化,离开家庭,建立新的亲密关系,成为父母,中年危机等等。当我们在这些情境中,体会到关系甚至是生命不会永远维持下去,会受到威胁和阻断。这时我们的客体恒定性如何在心中再次被整合和稳固,也就成了我们一生的心灵挑战。这个心灵挑战应对得如何,我们的心灵中能否稳稳地承载和保佑关于我们爱的对象是可以经历外在变化和冲击,保持好的直觉,这一定程度上直接关于我们心灵的安全感的程度如何:更稳定的情感客体恒定性可以让我们对于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任何关系更加有安全感,无论外在发生什么,我们都可以以一种更加积极和有韧性的关系去解释和应对;相反,风雨飘摇的客体恒定感可能让一个人在还没真的发生什么的时候就开始不安,就开始想要去做一些确认检查的行动让自己安心。而这些外在的扰动往往反而可能让自己更不安,因为那个真正让我们对外在客体和关系安心的是,我们内在对于他们的客体关系,心灵表征,我们的情感客体恒定性。
陌生人情景测验
与成人依恋访谈
近些年在网络上流行的心理测试中,有一种关于亲密关系模式的测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甚至是尝试,即测试你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依恋,还是焦虑回避型依恋,还是焦虑反抗型依恋,抑或是混合型依恋。这个依恋类型的测试其实在理论上源于客体关系理论学派下面的一个研究依恋理论的领域分支的研究成果。依恋理论是以客体关系为基础发展出的一种以研究照料者与婴儿互动为基石,发展出的依恋心理模型研究。它的创始者是英国的精神分析家约翰·鲍尔比。他把依恋定义为人与人之间持久的心理联结的状态,这种心理联结状态由一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建立起来。婴儿与母亲之间最早的联结性质,确立他日后成人对他人的基本态度,以及其对自身的基本感受。
依恋理论的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后面开发出了一种研究范式,叫陌生人情景测验。她用这个测试来测评不同个体的依恋模式差异。在陌生情景测验中,研究者会观察,当照料者和陌生人进入,离开房间时,孩子是如何玩耍的。观察者从一些因素入手,评估孩子的依恋模式。这些因素包括:孩子进行探索的数量,对照料者离开的反应,与陌生人单独在一起时,孩子表现出的对陌生人的焦虑程度,与照料者重聚时,孩子的重聚行为。安斯沃斯依据这些因素,描述了不同的依恋模式,相应地成为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后来另外一位心理学家玛丽·梅因又增加了第四种模式,混乱无指向型依恋,作为焦虑回避和焦虑反抗两种模式的综合状态。这四种依恋模型,也就成了现在亲密关系心理测试中非常流行的“答案”。
后来,梅因又根据调查成人在回忆与依恋有关的早期儿童经历时,所表现出的模式,描述出了一些类似的依恋模式,包括安全自主型、冷漠型、迷恋型、未解决/混乱性。一定程度上也很像是对于上面四种依恋模式的更细致的刻画。这几种依恋状态,就如同我们内在的客体关系中与人产生依恋,搭建亲密关系的房子和基地,讓我们无意识地在现实中构建出来一种我们心中依恋模式的亲密关系。
理解与趋近一种成熟的
客体关系
不论是否是客体关系这个理论流派的临床心理学家,大家几乎都会认为客体关系的质量,包括安全的依恋内在工作模型,是评估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总体上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维持充满爱的依恋,那么他的客体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评估为成熟的。这个成熟背后蕴含着如下一些条件:首先,一个人要意识到,自己内在的自体,和外在的客体是不一样的,自体的需要有时候可能会和客体产生冲突;第二,一个人需要接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客体,并且同时又有能力和客体进行分离的;第三,成熟的客体关系还需要我们可以承认、接纳,并容忍指向客体的矛盾的情感;第四,成熟的客体关系的标志是自体和客体恒定性,一个人可以允许自己感受到自己体验的自体和客体是“足够好”的。
基于对于客体关系模型的理解,这也给我们带来一种通过理解我们内在心灵体验模型的方式,向内去探索我们与外界互动的体验。它一面可以给我们一种视角,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区分那些自己的和外在的分别。另外一面也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照料那个宝贵的自体,更好地关照和养育我们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让我们可以以更加阳光、稳定、丰盈的心灵底色,去面对复杂又充满很多可能的外在生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