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毛巧晖
作为城市副中心三个特色小镇之一,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功能定位为“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整体规划工作从城市副中心11组团及设计小镇、设计小镇启动区、重要节点三个层面展开。其中,启动区是整个设计小镇的核心,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保留现状较好的空间尺度、建筑肌理、特色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场所节点,突显工业文化。
工业遗产的蜕变重生
工业文化的“突显”,不仅体现对原有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保护,更重要的是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和更新。“工业遗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概念,最初是一种老工业区的乡愁凝结。根据规划,张家湾设计小镇内部选取了具有代表性、规划条件较好的三处老旧厂房,即北京铜牛、方和正圆及北泡轻钢厂进行改造。北京铜牛厂被改造为“兼具设计感、科技感、工业感、未来感和幸福感”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北泡轻钢厂地块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核心地段,被定位为文化活动核心展区及公共服务体验区,用于建设“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
铜牛厂的成衣车间被改造为“集中办公区”,内部的机器、管道、栈道、建筑构件伸到外侧,在外部形象上“保留着昔日的印记”,“成衣车间”内部被打造成“共享办公大空间”。工业设备是工业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铜牛地块”新的场所设计中故意将工业设备进行外露突显的做法,起到了较为直观的视觉图像作用,在传达工业遗产建筑的工业美学的同时,亦实现了对场所地域文化的呼应。为了延续厂区工业历史文脉,在铜牛地块的改造中,8000多平方米大平层的穹顶两侧,还专门设计了两个“牛角”,以此纪念老“铜牛”的华丽转身。设计改造中保留了原厂区内的法桐林,将其建设为“铜牛广场”。树池设计成下凹的牛头形,还将把老铜牛厂标志性的“铜牛”雕塑放置到最为醒目的位置,形成一个“视觉中心”,“铜牛”作为工业遗产符号承载着“铜牛地块”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而原厂区内部高达50米的“大烟囱”,也被保留下来作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地标。“铜牛”与“大烟囱”作为一种工业遗产“标志物”,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张家湾设计小镇的辨识度、记忆度和关注度,从而促进“铜牛精神”的传承、保护、衍生及创新。
在北泡轻钢厂地块的设计中,张家湾设计小镇启动区内部街区,主要依托其厂区原有的主要道路、主厂房及红砖楼(办公、宿舍、锅炉房、变电所等建筑)等“有形遗产”,将林荫道与红砖房作为北泡地块场所记忆和精神核心等“无形遗产”的物质承载。如“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保留了老厂房原有的钢结构,并特意将具有工业风的钢梁钢柱“外露”,见证并记录了机器轰鸣的工业生产盛况。永久会址的“外立面”是由6.2万块手工陶土红砖构成,公共大厅内的采光天井外侧由不同类型的砖块砌筑而成:上半部分采用手工陶土砖,与建筑外立面的红砖幕墙相呼应;下半部分采用透明玻璃砖,日光可以透过砖墙洒入大厅,从而营造出一种红砖幕墙的悬空效果,凸显建筑整体的“自由灵动”。采光天井内部将移植原北泡厂区内的一棵老树,在保留旧工业建筑原有景观的同时,营造具有现代园林艺术的标志性景观。公共大厅屋顶和两侧墙面由铝板加上蓝机砖组合而成,蓝机砖砌筑的幕墙还做了局部镂空处理,内部再加上氛围灯光装饰,呈现出光影流动、自由变幻的效果。北泡轻钢地块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与古为新”的工业遗产特色。新技术、新材料的置入,旧建筑的改造与维护,突出了工业遗产中新旧元素的共生。保持原有工业遗产建筑中的“钢梁钢柱”,并借助光影变幻与砖体材料的设计,营造出一种“半透明化”的结构模式,从而打破原有工业遗产比较呆板的建筑模式,在强调工业遗产的场域性的基础上,让空间展现出场所的活力与表现力。
城市中的工业遗产作为历史特定时期城市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的城市生活,保存了城市重要的发展记忆,丰厚了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是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在这一背景之下的张家湾设计小镇建设中,对铜牛地块的“再生性改造”与北泡地块的“适应性利用”,运用建筑材料新旧之间的融合为工业遗产的空间赋能,在保留工业遗产中历史痕迹、文化印记及激发工业遗产场域活力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公共空间的艺术营造
公共艺术(public art)指在公共空间中展示的、民众共同参与的艺术。环境艺术(environment Art)、公众艺术(public Art)、地景艺术(land Art)、景观(landscape)等或多或少都涉及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形式。张家湾设计小镇结合原有园区内部结构,在各个特色功能聚落中形成内部公共开放空间,构建外部围合、内部開放的公共空间组织模式,兼顾产业发展与人本生活需求,鼓励不同产业人群在公共空间交流互动,追求“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通过广场、室外阶梯、下沉空间、局部水景等空间设计手法,形成层次丰富、舒适宜人、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同时通过步行连廊系统以及地面公共廊道,对公共空间进一步拓展、连接,形成活力开放的公共空间网络。
以铜牛地块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为例,夜间地标“光立方”位于新建室外电梯的顶端部分,高约18米,远远望去,仿佛一个运动造型的小人在光影间奔跑。作为夜间观赏照明工程的一部分,“光立方”巨大的体量感和“纪念碑式”的高度带有明显的视觉冲击力,流畅的外形设计给人们带来轻盈、光芒闪耀的感觉,让建筑空间充满活力。地标“光立方”将线条的柔韧性与金属的坚硬度相结合,表达出蕴藏着力量的温柔和纯粹的自由。
“共享大厅”由昔日的北京老铜牛厂成衣车间改造而成,整个平层办公区高6.9米,横跨72米,宽度106米,开阔豁朗。在“共享大厅”的空间建构中,艺术被植入到人们的工作日常,人们在不经意间“遭遇”艺术,艺术在这里“触手可得”,它们就是长在屋子里的大树、随处点缀的绿植,迷你版的泳池,办公空间中造型各异、功能独特的沙发、圆凳,咖啡吧中由预制混凝土构成的桌子、椅子、纸巾盒、杯子等。其中,三棵“元宝枫”在室内空间的“扎根入驻”在城市副中心的建筑中还是一次崭新尝试。“元宝枫”与“成衣车间”共同扎根于此,与室内绿植一起塑造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绿色办公环境”。
此外,园区中发光混凝土浇筑的道路建设、共享大厅的“风环境模拟”、升级版“礼士书房”的打造,让园区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在这里并不会感受到美术馆或博物馆的那种“神圣艺术”的精神负担,而是在随意一瞥或偶一驻足中便能邂逅“新奇”。设计者给予了环境新的活力与无限的可能性,也在特定维度上塑造着这一公共艺术空间的景观及形态。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中的“公共艺术空间”指涉的并非其中的某一件物品,而是聚焦于整体风貌的展现。无论是单独凸显的“地标”,如“大烟囱”“铜牛”等工业遗产;还是选定艺术作品植入特定的空间之中,如“光立方”“发光路”“室内绿肺”等,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当地语境的对话与重塑。
张家湾设计小镇以独特的工业风貌为基础,将景观空间与历史建筑进行一体化构思,结合张家湾老工业区的历史线路、文化空间等人文元素,在设计中充分挖掘工业建筑的历史资源,拓展延伸文化功能和价值。特别针对同类型的建筑,打造“规模群落效应”。其后,更是逐渐拓展至城市层面的“公共艺术空间”构建与工业文化记忆的回溯。通过北京铜牛博物馆、北泡轻钢博物馆的建设,加强与工业遗产的相互关联,并通过营造叙事性场景,引起民众的情感共鸣。
张家湾设计小镇的未来发展愿景
张家湾设计小镇整体规划在尊重工业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挖掘工业文化内涵,在工业文化中融入新内容,使其在延续的过程中得到创新。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会陷入“保护”还是“拆除”的两难境地,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对工业文化景观的认知。
张家湾老工业区在面对工业资源枯竭、产业转型时,“设计小镇”以创新中心、铜牛地块、北泡地块、经开智汇园、珠江地块五大重点地块为突破,对这一地区的工业文化进行了区域性、系统性的整合,将工业文化与自然景色、民俗技艺、运河记忆相结合,强化人们在小镇内部的情感体验。张家湾设计小镇,同样也承载着城市功能演变和设计产业化的发展诉求。这就要求建设规划“要以设计为主,以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打头,再加上工业设计、文化设计、创意设计、艺术设计等”,形成设计集群。
工业遗产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工业时代的发展历程,具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等多种价值。展望张家湾设计小镇“文化景观”的未来愿景,工业遗产文化景观设计应围绕“文化共同体”展开,留住文化“在场的有效性”。首先,旧厂房的“改造”与“利用”应当彼此呼应,形成统一风格。如铜牛地块的户外单独的集装箱式立体办公空间、开放式办公环境,在园区整体风格表达中较为突出,因此在后续的规划建设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块景观建设的协调与平衡。其次,推动原有建筑空间“活化”与“新生”。如铜牛地块尊重现状园区规划格局、建筑空间和工业建筑特征,对老厂房进行保护性利用。“共享办公大厅”内部随处可见对现代工业美感的追求,通过设计创造与工业遗产进行对话。第三,有效利用不同地块的工业文化特征与标志物营造“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记忆。除北京铜牛博物馆、北泡轻钢博物馆等展出的文件、公章、人事档案、职工老照片、机器等实物外,还有如“铜牛”“大烟囱”“厂房及红砖楼”“食堂”等一些原厂房建筑内保留了原有的设备及内部钢结构,这些实物既可以作为景观建设手段,又可以在新旧传承中重构景观功能与空间秩序,延续工业记忆,并形成新型社区文化。第四,充分挖掘张家湾地域民俗文化元素,并通过相应的空间、材质、肌理以及公共艺术手段强化文化理念传承;通过融入艺术生活主题,用景观感知的手法呈现“共享”内蕴。如张家湾设计小镇中的东方艺珍北京传承基地专门设置了非遗工艺作品的产品发布厅,有展示花丝镶嵌精巧技艺的燕京八绝精品馆,还有大运河非遗文创传习所等等。通过对张家湾地域建筑文化、工业符号及民俗技艺的深入挖掘,唤醒民众对张家湾的共同记忆。
作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全新发展平台和新兴聚落空间,张家湾特色小镇根植于“城乡交错的地理空间、经济系统、区域社会和生態环境”之中。随着小镇规划的“落地生根”,建设中的不足也日益显露,如运河文脉延续、特色空间塑造、特色产业植入等问题。此外,研发投入与创新发展不足、文旅融合协作机制不健全、惠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色小镇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张家湾特色小镇应遵循“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文化是内核,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生活是旨归”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通过漕运文化、红学文化、公社文化、集镇文化及工业文化的内涵挖掘与资源转化,进一步推进服务性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功能短板,强化产业载体功能;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以“融合、创新、协调、共享”为主题的小镇建设实践新范式;推动北运河流域文化资源与小镇旅游的深度融合,进而探寻地域文化资源在小镇建设中挖掘整理及开发利用的有效路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