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曹磊
大概20年以前,央视的一档访谈节目让“自行车换劳斯莱斯”的故事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明玺,家住丰台铁匠营,年轻时在长春的机器厂当过八级钳工。
自行车换劳斯莱斯
1956年,刚进工厂没多长时间,二十出头的王老爷子花480块钱,买了一辆英国产的“凤头车”。那时候的人骑车有个说法,新车骑个在意,不能饶世界的不管不顾,有水、有泥全敢往里骑;旧车呢,骑个手勤,见天得擦,老得拾掇,弄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骑到街上才觉得有面。骑上“凤头车”的王老爷子,仗着自己的钳工手艺,有事没事老跟那辆车较劲。天长日久,对自行车入了迷,搬家到北京以后,就开始逛委托商店和旧车市场,到处寻摸老爷车。甭管多破的自行车,到了他手里,都能收拾得跟新车一样。1990年代末,老爷子手里的车越来越多,家里搁不下了,索性在京郊租了个库房,办起了私人自行车博物馆。有位英国收藏家不知道从哪儿得着消息,找上门来,打算花10万美元收購王老爷子手里的一辆车。老爷子不答应,英国人又放话说愿意拿一辆劳斯莱斯换,这才有了“自行车换劳斯莱斯”的故事。
能换劳斯莱斯的那辆自行车叫“白金人”,成本肯定没有汽车高,估计也没现在的自行车好骑,主要是存世量少,物以稀为贵。这种车是英国车厂专门给王室贵族生产的定制车,据说拢共只做了100辆。其中有一辆不知道怎么回事,落在了家住龙潭湖的一位东南亚归国华侨手里。王老爷子打算把这辆车匀过去,对方也是死活不松口。直到1975年车主去世,他的后人才把这辆车以1000块钱的价格出了手。2008年奥运会前后,北京城大兴土木,搞环境整治,王老爷子收藏的自行车拆分成了一大、一小两拨,小的那拨放在丰台南苑村的民俗街,大的那拨送到京南霸州,成立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哪位如今要是有工夫去那博物馆遛遛,不光能看见换劳斯莱斯的白金人,还能见着1950年代以后各种牌子、各种型号的国产车,这里边兴许就有当年您骑过、坐过的那辆。
十七岁的单车
要说在自行车博物馆,什么车最惹眼,那还得是山地车。1990年代初,北京兴起了骑山地车的流行风,路面上的自行车越来越漂亮,也越来越值钱,一个问题随之而生,就是丢车。丢车丢得最厉害的时间段,老百姓好像有这么个说法,谁家要是不丢两辆车,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北京人。200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了部电影,叫《十七岁的单车》,讲的是当时还算新兴职业的快递员,骑着公司新配发的山地车在西单一带送快递,没承想头天上班就丢了。懂行的人告诉他说,甭着急,这两天勤上缸瓦市遛达着点,兴许还能碰见。快递员听了这主的话,得工夫就跟缸瓦市一带转悠,结果还真碰见那辆车了,由此勾出来后边的一连串故事。
自行车丢了,干吗非得上缸瓦市遛达呢?1990年代以前,自行车实行统购统销,老百姓想买车,先得有自行车票。有了票以后,还得去专门的自行车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北京那时候有两个最有名的车行,一个在东单,一个在西单,西单车行就在缸瓦市的马路西边,紧挨着有名的西四鱼店。车行每天进进出出的买车人多,有些人的旧车不想要了,也可以在人家门口借块地方出手。这么一来,缸瓦市就成了当年北京最大的二手自行车市场,王老爷子淘换自行车那会儿,也爱去这个地方。
当然了,所谓的“二手车”,最起码有六七成新,来路都不太正。有的车贩子怕让警察逮着,站在马路边上卖车,后架上还得捎一捆大葱,目的就是做个伪装,给别人造成一种他是正经过日子老百姓的错觉。买主上门,先得跟卖主耳语一声:“车卖吗?”对方也得悄么声的回一句:“啊,买车吗?”两边对上暗号,互相觉得没什么问题,才能正式谈价钱。谁要是点背丢了车,两三天之内,勤上缸瓦市遛达着点,没准真能碰上。
青春还得劈个叉
自行车博物馆,转动着老百姓的青春记忆,就拿展厅里大家熟悉的老式自行车来说。那是在山地车流行以前,各种老自行车的标准骑法都是四平八稳地坐在车座上,上身正直,微微前倾,双手扶把,两条腿不紧不慢、一上一下地踩脚蹬子。1990年代以后的时髦青年骑山地,都爱把车速调到最快,上半身整个趴在车把上,猫着腰,撅着腚,两条腿玩了命地紧蹬,让车条发出“呜呜”的破风声。只有1980年代初的一小段时间,讲究身子朝后扬,两条腿叉得特别开,两只脚故意弄成外八字,多半个前脚掌悬空,只拿两个后脚跟踩着脚蹬子。车骑起来,重心不稳,跟马路上摇摇晃晃、来回画圈。这么不靠谱的骑车姿势,多少也有追求时尚的必然代价。
1980年,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火遍大江南北,电视剧的男主角叫麦克,这哥们儿出场的扮相是花衬衫配喇叭裤,鼻梁上还得架一副大墨镜,那时候叫麦克镜,也叫蛤蟆镜。电视剧火了以后,麦克那身行头立马成了时髦男青年竞相模仿的对象。花衬衫、麦克镜都好办,唯独喇叭裤,有点麻烦。为什么呢?这种裤子的外号叫“净街王”,裤腿特别宽,还特别长,不光能盖住整个脚面,还一直耷拉到地上。穿喇叭裤跟街上遛达一圈,地上就什么脏东西也没有了,比扫的都干净。美国的洋麦克出门就坐车,穿喇叭裤无所谓。北京的“土麦克”穿着这身行头,出门照样得蹬自行车。要是按正常姿势,喇叭口特容易让车链子给卷进去,弄不好的话,连车带人,“咣叽”一家伙摔个脆的。大马路上那么多人看着,好不秧的,自己给自己来个大马趴,疼不疼的先搁一边,关键是忒跌份啦。所以1980年代初的时髦青年骑车,都是身子朝后仰,腿叉得特别开,只用后脚跟踩着脚蹬子,为的是让裤腿尽量离车链子远点。后来习惯成自然,哪怕没穿喇叭裤,骑车时也是这么个架势。有的上岁数的人看不惯这个,觉得流里流气,走在大街上碰见了,就得指年轻人的鼻子这么呲叨两句:“你腿叉这么开干吗,给谁看呢!?跟拉裤兜子似的!”
细算起来,当年叉着腿骑车的这帮小青年,现在都已经六十开外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永远告别了自行车。有些人呢,却戴上头盔,穿上骑行服,成了新潮的骑行族。天高云淡的秋日午后,长安街上,车轮所到之处,几声车铃清脆,是他们曾经炫目的青春。
编辑 韩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