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潭柘寺“神锅”之谜

时间:2024-04-23

刘一达,老北京人,笔名达城,著名京味儿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能咂摸出味儿来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潭柘寺是北京的“十大寺庙”之一,香火极盛,也是京城著名的旅游景点。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寺院最初的名字叫“嘉福寺”,唐朝的时候,寺名改了叫“龙泉寺”。到了金朝改名叫“大万寿寺”,赶到金朝,名兒又改回去了。

清朝的康熙皇上对这座寺抬得挺高,不惜重金,把潭柘寺大修大改了一番。修好了之后,康熙皇上还把名儿给换了,叫“敕建岫云禅寺”。

不过,因为寺后有一眼泉水叫龙泉,加上山上的柘树有名,当地老百姓都称这个寺院为潭柘寺。叫着叫着,现在人们已经把原来寺院的本名都忘了。

曾有人问我,潭柘寺为什么不叫潭柘庙呢?相反,比潭柘寺规模不小,等级也高的北京历代帝王庙,为什么不叫历代帝王寺呢?

原来这“寺”和“庙”是有区分的。寺最早是国家的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厅、部,比如大理寺,太常寺等,我国第一座寺是西汉的“白马寺”。

为什么叫“寺”,不叫“庙”呢?因为当时的经书是白马驮着来到长安城的,而接待西域来的使者是政府负责外事活动的机构鸿胪寺。从此,官办的寺院都叫寺了。

庙,在古代最早是帝王和贵族祭祀和供奉祖先牌位的房子。古人把庙,说成“貌”,因为在庙里能看到祖先的容貌吧。

庙,在《说文解字》里是“庙,尊祖先貌也”。庙多是个人筹资化缘,或者由地方政府修建的。从规模上说,寺的面积比较大,庙的规模比较小。

此外,寺主要供奉的是佛祖、菩萨、弥勒佛、八百罗汉、四大天王。庙供奉的多是神,如土地神、山神、太上老君、龙王、城隍等;还有帝王的先祖,如北京的太庙(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以及人们崇拜的偶像,如关公、岳飞、包拯等。

了解了这些,再聊潭柘寺,您就会知道这座寺院,当年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当然,潭柘寺不但规模大,而且也是皇上“敕建”的,寺庙只要有“敕建”俩字,等级一下子就提高了。说到这儿,您自然就明白为什么潭柘寺叫“寺”,不叫“庙”了。

潭柘寺是北京年头比较长的寺院,老北京有句话叫作:“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个“先有”怎么个讲法?

咱们都知道,北京作为皇都,最早得从金海陵王完颜亮建金中都(公元1153年)算起,说来不过才八百多年。潭柘寺呢,建在晋朝,这么一算,您说先有谁?比起金中都来,潭柘寺要早上好几百年呢。要不老北京人怎么会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呢?

寺院的历史悠久,当然流传下来的故事和宝贝也多,潭柘寺里让人称奇的银杏树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每到秋天树叶黄了的时候,这株千岁老树都会一展风采,成为京城难得的一景。

由于潭柘寺的历史悠久,所以留下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京城民间,潭柘寺也被说成是北京“四大灵验寺庙”之一。另外三座是: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因为这里有佛牙舍利塔。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此外还有怀柔的红螺寺,这也是潭柘寺香火盛的原因。

过去,北京有句老话:“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意思是说,一旦潭柘寺着火了,北京城就会被淹。

传说当年北京城是一片汪洋大海,也被称为“幽州苦海”,相传这个水兽桀骜不驯,经常兴风作浪。它这儿一折腾,北京城就会洪水滔天,老百姓就跟着倒霉。所以人们祷告上天,能想方设法把水兽制服。

但水兽魔法太大,人们使用了许多办法,也没能把它降服,直到晋代修了“嘉福寺”,也就是后来的潭柘寺,寺里的老住持法术高明,施用魔法,才把水兽制服。

潭柘寺的住持采用了什么魔法制服水兽的呢?原来,北京城的崇文门下边有个海眼,潭柘寺的法师用计,把这狂傲的水兽引诱到这里,然后将它压在了海眼里。

施用魔法的老住持留下了咒语,只要潭柘寺不着火,水兽就会服服帖帖在海眼里待着,一旦潭柘寺着了火,水兽就会从海眼里出来,当然,它一出来,北京城就会被淹。这个传说流传了上千年。

潭柘寺那几口熬粥用的大锅的锅底,都铸有“潭柘寺”三个字,为什么要铸上寺名呢?原来这是起警戒作用的。

铁锅做饭也好,熬粥也罢,总得用火烧呀。当用火烧锅的时候,您别忘了要保护北京城,就不能让潭柘寺着火。

清朝咸丰皇上的老师翁同龢,在咸丰十年五月二十二日(1860年7月11日)写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雨复至,殊无晴,直谚云: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去年九月潭柘寺佛殿毁于火,今年恐有水患矣。”

直,是直隶,也就是北京。“直谚云”,就是北京的俗话,他在这里明确说出了当时北京老百姓的谶语“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

查史料得知,确实在头一年,潭柘寺着了一把大火,按老北京的说法,第二年可能就要淹北京城。所以翁同龢有些担忧。

赶上巧劲儿,那一年夏季,京城果然发了大水,虽然有惊无险,但好像是印证了此说。

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老北京关于潭柘寺的传说很多,说得都有鼻子有眼儿,说得最多的要数当年寺里的那口青铜大锅。

几十年前,您如果到潭柘寺进香的话,进了山门,往前走,在天王殿左边,就能看见立着一口大锅。这口锅的个儿可真不小,锅口的直径是一米八五,由锅沿到锅底深一米一。有人管它叫“锅王”。

其实,故事传说的还不是这口锅,敢情早在这口锅的位置上,还有一口大锅。这口大锅顶现在这个三个那么大。它上口的直径是四米,锅沿到锅底是两米,两个孩子在里面摔跤都成。比个儿的话,它得称“王”了。

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这口大锅熬粥做饭,一次能下米十几斗,熬得了得一天的工夫。最有意思的是刷这口大锅可费了劲。您想大锅之大,小孩儿能在里头折跟头,刷锅可不是成了难题?据说和尚们要登着大木梯,才能出溜到锅里,然后拿大笤扫用水刷。

别瞧锅大,它能够漏砂子不漏米。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敢情这个大锅的锅底,跟通常的锅不一样,凹进去有水桶那么大的一个“坑”。这个“坑”是干吗用的呢?原来人们煮粥的时候,要勤搅动,才不会糊锅。在搅动的时候,米里的砂子之类的杂物因为分量重,就自然沉到这凹进去的“坑”里了,所以,人们管这个叫“容砂坠”。

您瞧,几百年前,咱们老辈人有多聪明吧,造这么大的锅,本身就是个奇迹,还想出这么个主意。谁能说前人们没有科学脑瓜儿?

老北京有一个顺口溜儿:“潭柘寺的粥锅,添人不添米。”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原来这里有一段传说:

有一年,潭柘寺“开戒”。开戒就是想当和尚的来寺里受戒。那年逢灾,来受戒的和尚有好几百,附近的饥民,也想趁寺里“开戒”,讨碗粥喝。呼啦一下,来了上千人。

按佛门的规定,戒期是53天。这么多人,光煮粥,寺里的粮食也不够用呀。老方丈(寺里的住持,也就是寺里当头儿的)为这事着起急来,前思后想,抓挠不出招儿来。

方丈办事没了主意,便向佛爷讨教。电视里不是常见,入佛门的人遇了难,要合掌冲南打坐吗?老方丈便来到寺里的正殿“天王殿”,给佛祖磕起头来。

也许是着了真急,老方丈为表虔诚之心,一气儿磕了好几百个头,直把头磕下一块青皮去。方丈磕头磕得头晕脑胀,突然,门外进来一个小和尚。老方丈定睛一看,不认识这小和尚。小和尚却微微一笑,说:“师父,您别担心,咱们这口大铜锅是神赐给的,煮出来的粥,多少人也吃不完。”

老方丈心说,我在寺里待了几十年,这口锅能煮多少米,能够让多少人喝,我还不知道哇?您别跑这儿给我添心烦来啦。他脸一沉,对小和尚说道:“红口小子,休要胡言。”谁知小和尚反倒哈哈笑起来,说道:“老师父急得过了头,怎么连神赐给的锅都不记得了?不信,您问佛祖。”

老方丈听罢,仰起头,端详着佛祖。说来也奇了怪了,只见佛祖微闭的眼睛睁开了,冲老方丈点了点头。老方丈一下呆在那儿啦,扭头再找小和尚,早没影儿了。老方丈这时才幡然醒悟,敢情这个小和尚是佛祖派来的人。佛祖对他点了头,他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出了殿,老方丈顿时觉得神清气爽,来了精神,他指挥寺院的和尚们,赶紧取米下锅,当天晚上,和尚们用两担白米,熬出了满满的一锅粥来。说来也神了,几百和尚,上千饥民,守着这口锅,喝了整整五十三天粥。“受戒”期满,锅里的粥还满着。

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得着这个信儿,纷纷拿着碗,拎着桶,来喝这口神锅里的粥。但又喝了几天,锅里的粥仍然不见少。

这桩奇事很快传到了京城,也传到了宫里乾隆皇上的耳朵里。这位乾隆爷对民间稀奇古怪的事儿,一向挺感兴趣,极想知道潭柘寺的这口“神锅”,到底是真是假。于是,便派了数千兵丁,来到潭柘寺喝粥。事儿也透着邪,这些精壮的兵丁,每人喝个肚儿圆,锅里的粥愣是不见少。

乾隆皇上听了大感惊奇:“真有这回事儿吗?”他将信将疑,于是乘着御辇,亲自跑到潭柘寺,看了看那口大锅,连喝了两碗粥,果然,锅里的粥不见少,他连声称道:“此乃神锅也!”潭柘寺的“神锅”就此扬名。这口大銅锅成了潭柘寺的“镇寺之宝”,每年的腊八,方圆十几里的老百姓都跑到潭柘寺来喝用“神锅”熬的粥。

潭柘寺开放以后,这口大锅一直是寺里的展品。新中国建立前夕,兵荒马乱,突然有一天,这口神锅不翼而飞,怎么找也找不见了。这口大锅去哪儿了呢?人们纳了闷,但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现在,潭柘寺的这口大铜锅跑哪儿去了,仍然是一个谜。

编辑 宋冰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