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舒培华
世人尽知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及诸多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却鲜知红极氍毹的他们多是翰墨丹青高手。
京剧与书画结缘可上溯200年。梅兰芳的祖父、“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还有他的父亲梅竹芬皆擅书画,功力了得。正是从那时起,梨园行的角儿们都把书画奉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宝典” 。绘画之图案色彩,书法之短长疏密,无不对化妆、服饰的设计改进大有裨益。我想,如果把200年来京剧大师们的书画作品依序排列,足可筑成一道姿态万千神采飞动的艺术长廊。
梅兰芳:梨园书画第一人
先说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先生。他早在青年时赴沪演出,便与“南齐北吴”的吴昌硕相识并结为忘年交。初相见,吴老赠梅兰芳梅花一幅并题记,从此他对绘画的兴趣大增。返京后,师从名画家王梦白。梅深知书画非朝夕之功,所以一有时间便潜心研习。他先后结识了并称“京城四大家”的陈师曾、齐白石、凌文渊和陈半丁。其花卉师从王梦白,梅兰得益陈半丁,人物得益姚茫父,草虫得益齐白石。梅兰芳在京旧宅的书房“缀玉轩”,便是他挥毫不辍、向诸名师问艺切磋之地。
翻开历史画卷,名满梨园的梅兰芳与蜚声画坛的齐白石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师生之谊。1920年秋,相互仰慕的两位大师初次晤面。梅为齐理纸磨墨,齐为梅画下草虫,从此结下忘年交。每逢花期,齐必至梅宅观赏牵牛花。白石老人曾写下:“百年牵牛碗口大,三年无梦到梅家。”1924年,梅兰芳正式拜在齐白石门下。只要没演出,不管风雨,他都会按时到齐宅学画,谦恭如小学生。从雅集、观画、听戏,再到教画学画,交流养鸽心得。两位大师相交艺苑的佳话,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化史上。
“九·一八”后,梅兰芳先生迁居上海,师从汤定之学画松,笔下有“苍虬图”问世。习画之余,梅结合自己的化妆经验,所绘仕女别有一番淡雅神韵。几年后无奈抵港,彼时专注于画梅和佛像,从中可见气节和心态。香港沦陷,梅返沪,始与大画家吴湖帆、叶玉虎频繁交往。他日夜挥毫,痴迷不减,积极作画,为消遣,也为生计。时在1945年春,梅与叶玉虎合办画展并大获成功,170余幅画全部售罄。他的代表作《天女散花》形神兼备,清丽秀雅,画如其人,成为抢手货,并有多人订制。
梅先生的书法虽没有画那么出名,但功力不俗,同样令人惊叹。其笔墨清隽劲秀,决不逊于当代书协的那些所谓书法大师。梅先生以行楷为主,精于小楷。风格源于《乐毅论》《黄庭经》《十三行》等二王小楷,并伴有唐人写经笔意。我在书刊上先后见过梅先生的篆书对联、行书条幅。尤其是《西厢记》唱词和《灵飞经》小楷,堪称笔精墨妙,婉畅秀逸。梅兰芳把京剧和书画两门艺术,各展姿媚又巧妙渗透,不愧為“梨园书画第一人”。
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翰墨功夫
尚派创始人、文武并俪的尚小云先生,自幼喜爱书画,曾先后得到陈师曾、姚茫父、傅心畬、王梦白、王雪涛和颜伯龙等多位书画大师的指教传授。加之尚先生虚心好学,挥毫不止,其画作洒脱大气,落笔不俗,韵味独特。长于画松、兰、竹、菊、灵芝等花卉,兼及山水。其书法问艺宋伯鲁、林开暮等名师。早年习翁同龢,摹帖王阳明,晚年学王羲之。尚先生府上有一“奇竹轩”。他经常邀集挚友同道在这间专室中作画题诗,借以调养心性。
当年我曾见过尚小云先生录唐人诗一首,大字行楷,婉畅苍劲,颇见功力。友人回忆,尚先生最爱写“最难风雨故人来” 几个字,可见其念友怀旧之情时时萦怀。他为人豪侠仗义在梨园行有口皆碑。40 年代初创“荣春社” ,他义卖大量藏品助学。1959 年,尚小云先生向陕西省博物馆无偿捐赠宋元明书画稀世珍品近70件。
程砚秋先生在四大名旦中位居第二,所创程派艺术火到今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8岁成名上海滩,康有为、吴昌硕举杯祝贺;宁死枪下,不为敌伪唱戏;挚友徐悲鸿为他画像;周总理介绍他入党;贺龙元帅赠他军刀……
平生雅好书画的程砚秋,与他的经历有关。十几岁被赎身后,恩公罗瘿公除了教他诗文,临帖练字,还介绍他与京城书画界名流相识。程先生对书画兴趣甚浓。早年师从著名书画家汤涤,如饥似渴且极有天分。他的书法由魏碑入手,加之数十载研习不辍,格调高雅,自成一体。其绘画尤擅梅、菊,独具风格,颇获赞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程砚秋先生的一行楷条幅:“千里江楼幽居深趣,十年杖屦行馆皆欢。”最可称道者,这位红遍南北的一代戏剧宗师,却从来谦恭礼贤,全无一点架子。凡求字求画,无不酬应,且一丝不苟。
荀派开山人荀慧生先生自小家贫,不曾上学。投身梨园后深感没文化的痛苦,故求知欲甚迫。早年拜名家胡佩衡学画,即使演完戏回家,虽累也要用心作画,并于翌日晨携画到老师家求教。胡佩衡先生对他的画作评价甚高,曾题诗咏道:“性灵烂漫见天真,余事丹青妙如神。信是纤尘原不染,本是明月作前身。”
1921年秋,荀慧生先生赴沪献艺。因仰慕吴昌硕大师,在书法家刘山农引荐下,携所绘书画册页登门求教。本来就喜欢京剧的吴老见21岁的荀,不仅唱功好,且痴迷书画,欣然阅毕,更是倾心点拨。从此,荀执弟子礼,甚为谦恭。1925年荀再次赴沪,补行拜师礼,正式列为吴门弟子。吴老喜画梅花,荀耳濡目染,所画梅花颇得吴大师神育。1928年惊闻吴老仙逝,荀即刻赴沪,扑在吴老身上大哭不止。之后,荀先生又先后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叶恭绰、李苦禅、王雪涛等书画大师求教,画艺大进。他的青绿山水色雅而不妍,山石飞瀑皴擦点染皆合法度。解放后,荀多次与傅抱石、钱松嵒等大家合作绘画。其山水、花卉,颇得老舍、欧阳予倩等文化学者的好评和喜爱。
写到此,有一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四大名旦的恩师、人称“通天教主”、桃李盈门的王瑶卿。他不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改革家,开创了京剧旦行的第一个流派,还是一位画家和古玩鉴赏家。他所画的梅兰竹菊荷为世人称道,尤擅画鱼和虾,精灵鲜活,呼之欲出。
纵观京剧史,能书擅画的京剧大师甚多。诸如“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还有时宝慧、李万春、张君秋、王金璐、尚长荣、宋宝罗等。这些角儿们的笔墨功夫连同他们的京剧艺术,好一似百朵梨花春带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