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刘维嘉
这是一条有着640多年历史,位于通州北运河西岸,南北走向的大街。它北起新華大街,南至江米店北口,全长700多米,车行道宽八九米,是以赵登禹将军的名字命名的。
明代,南方的粮食、物资从运河源源不断运到东关一带,这里便成了漕粮卸运验收和南北商品存储、销售之地,形成了与河道平行的街道,因地处通州古城东关,自然而然被称为东关大街。
1946年,为纪念爱国将领赵登禹将军,东关大街通州东门至江米店这段路被更名为赵登禹大街。
1981年曾根据《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继续沿用东关大街原名。1985年10月,经县人大、县政协提议,县政府同意,报北京市地名领导小组批准,恢复了赵登禹大街的名称。
据说,以赵登禹将军命名这条大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赵登禹将军曾经在东关大街居住过。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赵登禹将军的故居变成了居民住的大杂院,附近居民都习惯把那儿称之为18号大院。
上营居委会主任王永珍和上香胡同老住户鲁玉兰也跟我说起过赵登禹将军的故居。曾经,在赵登禹将军故居大门外的左侧墙上,镶嵌着长方形的石板,四周边缘雕刻着精美的花边,上面刻着“赵登禹将军故居”等字。
从上中学开始,我对赵登禹大街越来越熟悉,知道得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在通县三中上学的时候,常来住于赵登禹大街的同学家串门。1975年春季,我被分配到县五金厂以后,上下班也常走这条大街。再往后,我家搬到了药王庙西坡27号,无论是去江米店煤厂买煤,到上营饭馆吃早点,还是到老同学家串门,都绕不开赵登禹大街。有时,还停下脚步听听附近的老人讲述通州人民曾经在这条大街抗击八国联军的壮举,还有赵登禹大街的奇闻轶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赵登禹大街从江米店北口往南走三四百米就到了京哈铁路附近,往东南方向拐弯儿,穿过铁路桥洞,这条路直达小圣庙村。曾经是通县县城通往小圣庙等村庄,尤其是去北京制锨厂、北京造纸七厂、北京化工六厂、北京东方化工厂、通县水泥厂、通县化肥厂等市县属企业的交通要道。
记得赵登禹大街两侧先后有不少单位,有些已经记不起来了,有些至今还记得比较清楚。从大街北口往南有北京市橡胶十厂、通县服装厂、县制鞋厂、县印刷厂、县大件运输场,县汽车二厂、县清洁队、县木材商店、东关粮店、东关酒馆、上营饭馆、通州镇卫生院门诊部、通州镇印刷厂、东关居委会、上营居委会和江米店煤厂。
1998年3月,北京通州苏杭丝绸城在赵登禹大街5号建成,经营各种真丝面料、丝绸服装、丝织工艺品、围巾、领带、丝绸原料和各类纺织品,还加工定做窗帘。丝绸城高高的仿古牌楼,在河东隔老远就能瞅见。
时至今日,赵登禹大街两侧还保留着许多布满岁月沧桑的老店铺,尽管早已变成了民居,但它们的容貌始终没有变。就连早年间商家挂幌子用的做工精美的铁质幌挑,都浸染了光阴的痕迹,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就像岁月老者静静咀嚼着岁月的酸甜苦辣,目睹着时代的变迁。
这些店铺建于何年何月,曾经营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了,留给人们的只有追念和感叹。
2011年,历史遗迹“赵登禹大街”和周边的胡同,还有建筑物,因拆迁从通州版图上消失了。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8月15日,南起玉带河大街,北至故城东路,全长1000多米,在原址附近新建的赵登禹大街竣工通车。
新建的赵登禹大街,不仅让人们永远记住了赵登禹这位抗日爱国将领,也让我们多了几份感念,感念已经远去的这条大街,更感念这条崭新的大街让我们想得更深,走得更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