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孙小宁
诗 剧照(2018)
同为东亚邻国,我们对韩国的人文诸方面,了解得远没有日本多。就像很多人知道日本有特有的俳句,却少有人能讲出韩诗在文体上有什么创造。但是,这并不影响打动人的好诗以自己的方式流入我们心里——高龄诗人高银的诗集引进出版,我就时不时拿出来一读。而通过银幕,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诗,以及诗背后的人。韩国的两大导演——洪尚秀与李沧东,都曾在银幕上塑造写诗的人。更有意味的是,主人公都以自己的生命归路做了诗歌的注解,让人忍不住会去想诗与死亡、诗与永恒的关系。
李沧东比金基德大六岁,但在我的观碟史上,他们属于同一时期跃出。但显然,你能和李沧东电影中的人相处的时间,比金基德故事中人要长。或者说,当你通过李沧东作品去感知人物时,你不会觉得隔。尽管中间也有一些属于边缘人物,但是看着看着,你总能找到与主人公相同频率的呼吸。另一个不同是,李沧东创作的步调不疾不徐,每部中间至少两三年的间隔,仿佛是他留给自己的打量消化周遭世界的时间。他竟然还是小说家,这是他的短篇小说集《烧纸》引进出版后,被认知的新标签。这倒更能解释,他的影像表达与思想内涵之间,为什么总能达到高度的平衡。
说来他的电影滋味也很“苦”,从出道之初的“绿色三部曲”之《绿鱼》《薄荷糖》《绿洲》,到后来的《密阳》《诗》与《燃烧》,主人公都像在单打独斗地品咂并抗衡着降临其身的“苦”。但我们仍然能从电台广播、电视画面以及旁人的闲谈感知到,他们是时代进程中的人。时代宛如《绿鱼》《薄荷糖》中飞驰而过的火车,呼啸着向远方驰去,我们纵然最终看到的是被抛在铁轨大桥下饮泣的人,但至少人物在此有了一个时代坐标。
李沧东电影中的诗意桥段,有时就从这人与时代的诸多不和谐之中无来由地横溢而出。比如最后那部让他在电影节大放光芒的《燃烧》片中,那个坐着豪车回到自己出生地的年轻女孩,与开豪车的高富帅一起造访(对她是故地重游)了与她打小一起长大并爱着她的穷小子(片中的小说家)的屋宅,两男一女在屋前空场散坐一排,一起分享了高富帅递过来的大麻。吸了几口之后,女孩突然就脱光衣裳,来了一段即兴的露天裸舞。黄昏中的逆光剪影,更衬托出女孩曼妙的身材舞姿,这个画面之经典,几乎可以和《随心所欲》的安娜·卡里娜的随意起舞媲美。而我在读了他做导演之前的小说短篇之后,更觉得,银幕给他的表达空间更开阔自由,可以让他表达一些飘忽而难以言说的意绪。因为,他本就是位银幕诗人。
李沧东
《燃烧》其实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集中说他的影片《诗》。2000年的老片了,需要感慨的是,我的理解力到今天才有底气说它,而且發现,时隔多年重看,已经宛若新片。许多的细节忘却不说,以前所留下的固执印象,竟然还是错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叫杨美子,退休后一直在学诗寻诗,遇到诗友聚会她总向人讨教:到底该怎样写出一首诗?也许就是因为她问得太多,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她最终也未能成诗。现在再看,她不仅最后完成了,而且这首诗堪称影片的点睛之笔,对它的影像表达也堪称出神入化。
先不谈诗,先说这个老人。吃着低保,兼着照看女儿出外打工留下的外孙。为补贴家用,她接了类似护工的活儿,定点登门,给一位失能老男人做身体洗护。生活虽贫寒,但片中她的穿着打扮,却妥妥一个老少女。除了给人洗护时她穿得相对朴素,其他场合,服装色系都在浅蓝、粉色上打转,衣服上还缀着流苏与碎花。诸多衣饰中,尤以那件开衫毛衣下所配的蓝底碎花长裙最为清新淡雅风,比中国那些抡丝巾跳广场舞的妖娆老太太气质好得不是半点儿。当然,这也脱不开尹静姬这样的韩国老戏骨自身的气质魅力。
杨美子身上的确有少女式的纯真或者叫天真。她认为诗既然是朝向美的,那么写诗的人至少不能言语粗俗。这一种因诗而起的道德感,使得她在诗友们吟诗聚会的场合,也有些格格不入。尤其当那个警察诗人当众讲了个带颜色的笑话时,她的不适在成人交友场合更显突出。如此等等,你可以想象,当得知自己的外孙竟然和几个同伴一起将一名女学生强奸,导致其屈辱自尽,她的道德的天空该怎么雷鸣电闪。而事发之后,其他几个家长还和校方合谋着,如何以赔偿金了结此事。作为当事人的家长,她自然也被叫去参会。每到这个场合,杨美子的反应都像一个游离症患者——大家说得投入,她则常走到户外,闲情逸致地赏花。有家长出来找她,她便对他谈花,但有意无意间,道出眼前的鸡冠花的寓意是盾牌。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闪避。生命中不知如何是好时,我们都会闪避。赏花与寻诗,美好的事物就是她的盾牌。但现实还是躲闪不开:不答应,会影响外孙的成长与未来;同流合污,又对不起屈辱自尽的女孩。答应赔偿的话,她该如何凑起巨额赔偿金?这时候的她,虽被医生诊断,已显阿尔兹海默症症状,到嘴边的词语,经常想不起。但是,女孩的事情,她想忘也忘不掉。
遗忘与无法回避的记起,在她身上,形成一种微妙的合力。这一方面使她永远拿着小本本,看似心无旁骛在捕捉诗句。另一方面,又驱使她暗暗追寻小女孩曾经存在的踪迹。偏僻的校园实验室,几个孩子的作案地,她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往里看,像是要把女孩当时的处境看个仔细。江边,大桥上,她俯身看向水面,然后走到水边。倾听着水波,似乎有了倏忽而过的思绪,本子摊开时,雨点打在其上,像极了女孩无声的哭泣。她还参加了女孩子的教堂追思会,没有勇气公开身份,临走时偷偷带走了女孩一张照片,并且记住她的教名叫阿格涅斯。
这张照片,她也曾试图把它放在家中饭桌上,让外孙面对。但是外孙只瞟一眼,就没事人地打游戏去了。命运将老太太置于双重悲哀之地。
与受害家长的谈判不顺,杨美子被几个家长委托着,以肇事孩子家长身份去和对方说和,她不情愿,但也得交差。所以一时找不到当事人,她的心思又开始游离。在田边,她拾到一枚杏果,立马就起了灵感。“杏掉到地上,让自己被践踏,为下一轮做准备。”趁着诗兴,她还和路上相遇的女人大谈田园之好,殊不知对方正是她要找的人。幸亏尹静姬的表演,在此自有层次,她反应过来的羞惭莫名,让这个人物没有走形。对他人的关切,影片伊始,李沧东也做过铺垫。在她走出医院时,恰碰到一位狂走的病人,她默默的注视中饱含关切。发展到这里,你只能说,老少女的特征就在于,有自尊有耻感的同时,又太感性。
当然,面对逃不过的赔偿金,她也“利用”了自己的身体。利用了那位身体失能但又曾对她示好的老男人。这或许也是她在一次诗友聚会时,独自躲到一边哭泣的原因。一个把诗置于高处的人,更难承受自己灵魂的暗影。
而正是这明亮与黑暗交织的现实,考验着诗歌存在的意义。类似于“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要写诗”的命题,也横亘于她的面前。需要不断反问、寻找,而这正是诗歌产生的过程。她最终交出了一首诗。连同一束花,留在最后一堂诗歌课的讲台上。
老师念出了诗的题目《致阿格涅斯之歌》,镜头就此跳转至杨美子的家中。此时,杨美子的女儿已经到家,未见到儿子,也未见到母亲。万般猜测中,诗句的画外音开始响起——“那里是什么样的,如此的寂寞……” 这时是杨美子的声音。
随着接下来的诗句,室内景转至外景,有邻居老太太,坐于杨美子曾坐过的大树下聆听;然后是摇呼啦圈的邻居女孩。很快,镜头又转至一个车站,一辆公车缓缓启动。此时银幕上的诗句继续,变成受害女孩的声音。她同时也现身,并从校园球场走过;镜头再摇过她的家,狗,以及她所等待的公交。最后定在大桥之上。先是一个背影,看向桥下之水,这个动作完全与此前杨美子的动作呼应。最后,镜头给了她一个正脸,凝视,目光投向观众,也像投向这曾经身在的世间。一首诗就在这一幕幕场景转换中,完成了它的银幕再现。我们无比真切地感受到,写出这首诗的杨美子,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女孩的世界,她不仅体味她的痛苦,也体会她曾经的过往,爱与回忆。而最后这个位置暗示,杨美子选择了同样的归路。
以命报偿,灵魂的救赎。诗在此得以完成,接下来银幕上便只是水面滔滔。镜头一点点黑下来,直至水声渐息。一串串演职员字幕,无声地打在黑屏上,让你强烈意识到,这是一部没有配乐而只有自然声的电影。这首诗我后来知道,出自李沧东本人之手。
說回那误解的产生。一个这样的老人,到底写成诗还是没写成诗,更好呢?我当初的理解是:少女情怀都是诗,那是天然之诗,带着生命初始时的轻盈与清新。而迈步老年,涉千山万水,世事苍茫,要想在这无边的混沌里淬炼出诗句,不仅难,而且容易托不住生命的重量。但显然,这最后的诗立住了,并且回应了诗歌所包含的重要命题:诗如何使道德更有感染的力量,并朝向生命的完成。
至于诗的永恒,我想拿这组镜头的呼应来说明。坐在树下的杨美子曾被邻居老太太问过: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杨美子诗意地答:看着树,感受一下树在想什么,在对我说什么。老太太估计觉得这说法很没溜儿,转身便离开了。但在最后诗句回响于银幕之时,我们又看到了这位老太太,以同样的姿态也在静听。她听到了什么?我想到了奥兹一句话: “如果你站在两棵相互偎依的棕榈树下,而那一天没有狂风大作,你就可以拦截它们之间传递的信息。”
大概没有比这个,更能暗示,诗的永恒。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