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石
门前车马喧嚣,送往迎来,大包小盒,都是拜年送礼的(选自《残冬京华图》)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旧时的北京,各家各户都会在灶间设灶神的牌位,将印有灶神神像的纸,贴在家中灶台的上端。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儿、清水、料豆、秣草。供糖瓜儿是为了糖瓜儿遇热融化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而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传说,祭祀开始后,在北京等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而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只限于女子。于是,由男主人主祭上香,之后,依据尊卑大小进行叩拜,然后将神像纸揭下来,放在钱粮盆内焚烧,意为“送神”。这时候,男主人的口中还要不时地念叨:“老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赖话少言。”祭祀后男主人将一些糖瓜儿投入灶内,然后全家一起享用剩下的糖瓜儿。
糖瓜儿也叫关东糖,是北京特产,旧时北京制作关东糖的作坊统称为糖房。关东糖以麦芽糖为原料,将麦芽糖揉成长条,有的制成香瓜的样子,所以起名糖瓜儿。
过年前卖糖瓜的小贩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除了扫房,还要贴春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这天还有贴窗花、挂年画和贴“福”字的民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 “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与此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从民谣上就可以知道除夕前要备哪些过年的年货了,当年的老一辈人为过好这个年,真够忙活的。
除夕的年夜饭是家家不可少的。除夕吃饺子,老北京有讲究。饺子一定要在子时吃,也就是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段,才与饺子两字扣题,意为“交子”,辞旧迎新之意。除夕首先要将饺子祭祀祖先神灵,所以一般要吃素馅饺子,也寓意着来年素素静静。虽然是素饺子,但老北京的做法有讲究,把黄瓜、木耳、胡萝卜、香菇、口蘑……素馅里内容丰富,至少有11种原料。为了口感更好,还有人家会在饺子馅里放一些碎排叉;而胡萝卜,一定要切细丝,用香油煸过。所以,除夕夜的一顿素饺子,比其他吃食都要精致、花心思,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过年还要准备芝麻秸秆。人们将田地里的芝麻秸从街门内撒到屋门前,人在上面行走,噼啪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一是老北京人最忙的一天,这天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街坊四邻亲友之间拜年。上至皇家、官衙府吏,下至普通百姓,初一这天都要拜年。除了家庭内部,街坊亲朋之间的拜年,官府的人也要回到办公地,围成一圈相互拜年,称为“团拜”,这个词延续至今,虽形式几经演变,但传统风俗被保留下来。
初一这天,大家之间的拜年,都是礼节性的,拜完就走,不会留在别人家里吃饭。所以,初一这天,一般是家庭聚餐、喝茶。喝茶时佐以花生、瓜子、果脯、芸豆卷等点心。
老北京大年初二祭财神。早上起来,一定要喝元宝汤,“元宝”其实是馄饨,但外形要捏成元宝形状,寓意来年富贵。接下来,要祭文武财神。
大年初三又被老北京称为“小年朝”,大年初一没做完的拜年、全家团聚等工作,在这一天继续做,在礼数上和大年初一具有同等价值。老北京的庙会,一般也从这天热闹起来,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在老北京的风俗里,大年初四,是灶王爷、井神、床神等诸位居家神仙下界的日子。各家都要准备好吃的,不断举行接神仪式。
过年前卖芝麻秸秆的小贩
北京人稱初五为“破五”,意味破除过年的禁忌。老北京民俗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过年这几天,不能扫地,不能动刀做饭。“破五”这天,这个禁忌就会自动破除,生活回归正常。“破五”这天,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保佑全家人不犯“小人”,顺顺当当。
按老北京民俗,初六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作送穷神。
依照自秦汉以来春节的传统,传说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因为传说这是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所以到了初七那天,女娲娘娘造出“人”来,所以正月初七为人节,这一天民间有吃七宝羹、出游、登高、捞鱼等风俗。所谓七宝羹是用7种菜做成的,应和着“初七”这个日子来食用。一般芹菜、葱、蒜、荠菜等一些应季蔬菜是一定会有的。实际上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正是应了那句“十五以前都是年”的民谣。
编辑 宋冰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