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30年后重游中山公园

时间:2024-04-23

何羿翯

上小学之前,奶奶经常带着我去中山公园玩。从她嘴里我常听到唐花坞和蕙芳园这两个词。什么唐花坞又有菊展啦,或是上什么新品种花卉啦,要么又开始精品花展啦。在我的记忆里唐花坞几乎成了中山公园的代名词。我家一摞摞的旧影集里,有不少在中山公园的照片,自然少不了在唐花坞看花展的照片。奶奶是爱花的,老带着我看花,奶奶也爱活动,北京的很多公园都有我们娘儿俩的足迹。

这一切,现在就在我眼前,既熟悉又陌生。30年后再进中山公园,南门左手边的长廊还像小时候那样蜿蜒在这里。我没有追随人流去拜谒孙中山先生的人像,而是穿过长廊去追寻儿时的记忆。

唐花坞还在。小时候只看花儿,而现在却被眼前的建筑所吸引——正中是古朴的重檐八角亭,亭子两端各向东西方向延伸开去,像是伸开的双臂,环抱着众多花卉矗立在公园西侧一隅。现在有了中、英、日、韩四国文字的介绍,我才得知了这个我从小去了很多次的花房的一点背景知识。唐花坞建于1915年,名字中“唐”与“煻”是通假字,有用火烘焙的意思,“坞”指水边的建筑,唐花坞意思是临水的花卉温室。

看着这些文字和眼前的唐花坞,我脑海里出现了很多过去的影像。有一个穿着红毛衣的小女孩(当然那就是小时候的我),在花卉间穿梭,一手让大人领着,一手忍不住摸这摸那。花都在花架上,小孩个子矮够不着,也只能摸摸花架或是花盆。大人总会制止,可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动性总是那么强烈。好吧,不乱摸了,站在花前摆个姿势照相得了。迄今为止,奶奶已经去世5年多了,可今天重游中山公园,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奶奶一起来玩时的样子。儿时的记忆最深刻,那是童年味道的一部分。

中山公园门口

遗憾我去中山公园那天,因为展览调整,唐花坞暂停开放,我没能走进这个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再寻寻熟悉的味道、找找儿时的记忆。但这并不让我觉得多么失望,这个30年没再来过的地方,还有很多要探索和回味的去处。我这才发现,唐花坞前面还有一个小湖,湖上的小桥、小亭掩映在碧桃、垂柳等多种植物中,假山的堆叠也格外别致,很有江南风光的味道。是呀,唐花坞是水边的建筑,没有水怎么行呢?小时候我居然忽略了这么美丽的湖景。

中山公园古树众多

从唐花坞往北再往西走,就来到了蕙芳园的一片竹林前。我还隐约记得蕙芳园斜对面有个厕所,没错,厕所还在这里。这一带还是原来的样子,蕙芳园门口有供游人休息的廊架,上面绿植满满,为廊架下的游人遮挡住太阳。

穿过廊架就來到了中山公园重要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五色土景点。小时候还要让家长抱着才能看到这五色土的全貌。年龄增长,我有幸去过我国这五种颜色土壤代表的地域,我见到了云南红色的土地,也踩过了东北兴安岭黑色的土地。现在站在中间,不禁感慨,这不仅仅是五种颜色的土,它代表了疆域,代表了幅员辽阔的国家。

中山公园又叫社稷坛,在古代是皇家祭祀的地方。想一想百年前,我们的先人曾在这里举行隆重盛大的祭祀活动,这里不光是一个公园,更是一处文化古迹。

我来到了筒子河边,奇怪的是临近中午,河边还有一些中老年朋友在欢快地聊天,是交流锻炼心得吗?走近一看,这里原来是自发组织的“相亲角”。可不是中老年朋友为自己相亲,而是为他们的子女操心。相亲角在我小时候还没有,这也算是新现象吧。

告别了人群,我继续向西,让我意外又兴奋的是,小时候玩过的碰碰车还在!而且照哈哈镜的地方也扩充了面积。真好,这些地方还都保留着,让我的记忆可以延续,可以与人诉说。记得小时候玩碰碰车,我自己不敢开,都是让家长帮着开,开得很慢,就在场里转一转,让我找找感觉而已。可有一次,被一个小男孩从后面猛地一撞,磕了我的鼻子和嘴,还好没流血,但是有点木木的感觉。后来,再来中山公园就不敢玩碰碰车了,可还是要到这儿来看别的小朋友玩,也是一种乐趣。

从碰碰车向南,回到了唐花坞背后。路旁还是那些低矮的牡丹、芍药。记得奶奶和她的姐姐总喜欢赶着花期来照相。牡丹、芍药的上面是高大、粗壮的柏树,这些大树上都挂着“古树”的牌子,仰头看它们参天的枝干和茂密的枝叶,它们静静地在这里守候了多年。走过柏树林,就到了孙中山先生铜像处,回到了公园南门。小时候觉得中山公园很大,玩一天都玩不完,现在只要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粗略看过它的全貌。

这真是一次奇妙之旅,没有踏入国外异域的风情里,也没有到访中国其他城市的名胜中,在同一座城市,就能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回味。偶尔回访多年未去的地方,是这样的惊喜、兴奋还有感慨。30年后,再游中山公园,我思绪万千,面对着眼前熟悉的景物,我回忆过去,现在把这些记录下来,因为这一切也将成为回忆。

(编辑·刘颖)

514984730@qq.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