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中有国,花开不败

时间:2024-04-23

王海滨

有人知道表演艺术家于洋是新中国赫赫有名的22大明星之一,也都知道他是执导《大海在呼唤》《戴手铐旅客》等影片的著名导演。也有人知道中国驻美国华人艺术联盟主席是于静江,当年是她把中国经典话剧《茶馆》、大型娱乐节目《同一首歌》成功引入美国。

还有人知道中国影坛早逝的于晓阳是导演新秀,他拍摄的《女贼》《大顺店》等影片在当时已很有影响力。

但是,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这几个人的背后,都有同一个身影。

她是于洋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妻子,她是于静江和于晓阳的母亲,她是演员也是导演;她从大草原走来,用女性特有的柔韧,给予家人温暖的拥抱和无私的支持;她见证了新中国电影从无到有,从落后走向辉煌,她用半百的生命书写着对中国电影无比的忠诚和热爱。

她的蒙古族名字叫德勒格尔玛。

敬爱的周总理给她起过一个汉语名字:杨静。

2019年暮春时节,在北京昌平一家疗养所里,我们见到了已经92岁高龄的杨静老师,她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旁边的一树海棠正红,映照着老人满脸灿烂的笑容: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的身体才能给国家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才能有精力做我没完成的事。”

人已过鲐背,还能有什么事儿放不下呢?

杨静老师说,其中一件事就是整理出版儿子的文学作品,这已经接近尾声,不日后,《于晓阳文集》就将要面世。

與周总理合影

2005年,杨静老师的独子、青年导演于晓阳在湖北恩施为电影《北纬30度》做前期筹备工作后回京途中,突发哮喘,不幸因公殉职,享年44岁。他此前因成功执导《翡翠麻将》声名鹊起,是当时中国影坛的导演新秀。

说到儿子的哮喘,杨静老师眼含泪水,她说,病根是“文革”时候种下的。那时候,她和于洋老师一起被红卫兵批斗,幼小的晓阳经常躲藏在楼道的角落处,逐渐就引发了哮喘:

“……这些事情是历史造成的,现在儿子不在了,才觉得对不起儿子,在他那么幼小的时候没能好好地保护好他……”

说到这儿,一旁的于洋老师微微一笑,摆摆手,似乎摆手间,这些往事就会烟消云散。杨静老师说,有一天黄昏,她正在家中写回忆录,忽然接到了于洋老师打来的电话,声音虚弱而疲惫,他在电话里问她,儿子是没了吗?杨静老师一惊,担心地问他人在哪里?于洋老师说他在北影小区门外的元大都遗址公园闲坐,看到很多老人儿孙绕膝,就想起了晓阳。杨静老师问是不是需要去接他回来——此前,任何一次外出,于洋老师都不让家人接送,然而这次却说快来吧。杨静老师急忙带着保姆赶到公园里,远远地看到老伴一个人坐在一棵梨树下,黯然伤神。她坐到老伴身边,握住他的手,发觉他手心冰凉。

于洋老师看着面前的小月河,轻声说:

“咱们的儿子没了啊。”

一行老泪无声地滑落脸颊。

微风吹过,花瓣纷纷,尽随流水。

长久的沉默。

杨静老师说,那天,她握着老伴的手坐在那里,一直到落日熔金,华灯初上。在走回家的途中,于洋老师问,3天后就是广电总局剧本审查编委会例会,我要不要去呢?

“当然要去啊,晓阳不在了,但是电影还在啊,晓阳最喜欢的就是电影啊……”

于洋老师缓缓地埋头走路,但是杨静老师明显能感觉到老伴握她手的力量在加大。

第三天,于洋老师去参加编委会会议,他一进会议室,与会者都不约而同地起立迎候……接着,他又出现在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出现在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出现在庆祝中国电影百年筹备委员会的多次会议上……

以往参加这些活动,于洋老师是独自前往,现在,身边都有杨静老师的陪伴。

说到此,于洋老师说:“杨静说得对,我们还不老,还能为中国电影做点事,而且,儿子喜欢中国电影,我可以继续为中国电影出点力,这也是替儿子完成遗愿吧。”

在于阳晓去世后的第四年,于洋老师拿到了中国影坛60年经典人物奖,颁奖当晚,女儿于静江特意从美国赶回来祝贺,杨静老师调侃说:

“这个奖说明的是过去,我觉得,你爸爸现在想拿的是能证明现在所做事情有意义的一个奖……”

当时,于静江紧紧把妈妈抱在怀里,大概只有作为女儿的她深知老妈的内心,无一言说,却能感受。

我插话问杨静老师,其他还有什么事情亟待解决吗?

“……我有好几个有关草原的故事,我要拍出来给观众们一起分享……我一直在做着案头工作呢,每天晚上12点之前,我没有睡过觉,一想着我还能再用自己的镜头去展现大草原,就浑身有劲儿……”

1928年,杨静老师在一个普通而贫困的蒙古包内呱呱坠地,她原名叫德勒格尔玛。20世纪40年代初的草原,医疗条件十分简陋,父母在她幼年时期就相继因病去世,这让她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然而,当医生的梦想最终没有实现。1945年,17岁的杨静在内蒙古投身革命。很快,能歌善舞的她就被调入第四野战军文工团,开始了她的文艺兵生涯。1950年,她主演了表演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卫国保家》,正式成为原北京电影制片厂一名演员,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蒙古族女演员。

老两口合影

1958年,北京的话剧舞台上出现了一台著名话剧——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这台话剧是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首届进修班的学生主演的,这些学生当时在电影界已经颇有声望,其中就有杨静,而且她一人承担了两个最为重要的角色——一对孪生兄妹。在公演的最后一天,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走上舞台和演员们一一握手,特别鼓励了杨静,当听说她还没有汉语名字,就亲切地给她起名为杨静:

“总理说我演得很好……说更愿意在银幕上看到蒙古族人杨静的飒爽英姿……”

杨静老师说,周恩来总理的鼓励让她心潮澎湃。她当然愿意创作一些反映家乡人民的作品和角色,遗憾的是在她以后的表演生涯中,曾经先后主演《卫国保家》《一贯害人道》《结婚》《生活的浪花》《金铃传》《矿灯》《英雄岛》《战地黄花》等十余部影片,却阴差阳错地始终没有机会出演一个满意的蒙古族角色。

岁月的流逝让杨静老师感受到了压力,她毅然决定改行,1982年,她跟丈夫于洋联合导演了影片《大海在呼唤》,走上了导演之路。之后陆续参加了《骑士的荣誉》《驼峰上的爱》《孤帆远影》等影片的导演工作。

杨静老师说,一直想拍蒙古族五部曲,其中的《嘎达梅林》已经由冯小宁导演拍摄制作完成了:

“让年轻人抢先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哪能不着急呢……”

杨静老师再次爽朗地开怀大笑,她说,内蒙古大草原养育了她,她对那里有着无限的想念,只能寄托于作品来展现,虽然因为年龄原因不可能再到一线去执导,但是可以带领年轻人去拍啊,经验她还是有的。为此,她已经和一些年轻导演多次沟通和交流,甚至還专门写了拍摄报告给广电总局,她别无他求,只是想在有生之年,为中国电影、为梦中的大草原再做点什么:

“即便人老了也得有梦想啊……”

说到当下影坛片酬飞涨、年轻演员不拼演技拼颜值、不拼实力拼“流量”的现象,杨静和于洋两位老人都抑郁难当。杨静老师说,在广电总局等部门举办的几次座谈会上,她和于洋老师就多次呼吁加强对年轻电影人的培养和教育:

“青年电影人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的精神品质,要想中国电影市场长久繁荣,必须对青年电影人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必须做好传、帮、带的工作,从根上做起……”

这时,于静江大姐在一旁插话说,前几天,中影集团的负责同志来看望两位老人,杨静老师也不厌其烦地叮嘱,一定要加强青年电影从业者的队伍建设和精神建设……

“《战狼1》《战狼2》看着多么过瘾,激动得我不得了啊……”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是爱尔兰的古老民歌《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曲调铿锵、旋律温婉。

于静江大姐说这是妈妈最喜欢的一首歌。

于静江问我,知道蒙古语“德勒格尔玛”是什么意思吗?

我摇摇头。

“是永远开不败的花朵。”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