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校园社群探讨

时间:2024-05-04

杨芳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校园社群探讨

杨芳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移动社群成为一种重要社交平台。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建设社群的必要性,建设内容,探讨了如何结合移动社群,建设符合高校校园的教师专业学习、科研社群,师生互动的教学化社群。

移动互联网;高校;社群

1 网络社群概述

社群(community)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社会价值观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单元。社群内的人员可互相学习、共同交流。成员可以一起参与社群内部组织的各种群体活动。传统的社群由现实中的人所组成,但现实条件制约,有地理位置限制。互联网的出现,使社群成员学习、交流更加方便。

随着移动网络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大面积普及,大量的网络社群工具为社群成员搭建起了泛在网路,使成员之间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社交活动成为可能。基于移动智能终端上频繁的社交互动、移动社群规模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都逐渐开始重视社群在行业内的重要作用。同样,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开始从线下向线上、向移动终端转移。

高校有着大量的社群互动需求,社群在教师教学、教师科研活动,学生学习,师生生活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校园社群平台有着重要意义。

2 高校校园社群分析

知识社群一般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分享的团体。高校是一个学习型平台,有着大量的知识社群。知识社群能发挥传播隐性知识及创新的作用,内部成员在社群活动中可自发交换知识、经验与思想,从而推动知识的传播、再生产和创新。

高校作为学习型组织,人才济济,隐性知识海量存在。因此,在高校进行知识管理,把教师的显性、隐性知识整合起来,将隐性知识外显化,通过社群内的互动来促进知识的生成、传播、创新与增值具有极大意义。高校内多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知识分享,同时也存在非正式的组织即知识社群,社群成员能自发地开展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工作。因此,探索建设高校知识社群,并进行一定的管理和引导社群的发展,将有利于活跃高校的知识交流氛围,从而实现知识的持续创新。

3 教师专业学习、科研社群

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教师,知识分享的核心也是教师。教师的认知形式及其自身经验决定其教学行为。如果缺乏知识分享,容易出现教学孤立主义等问题,失去了教师间的知识分享和流动。因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社群,协助教师有效分享自身的知识、经验,在互动中推动专业成长和帮助综合素质提升,从而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3.1 当前局限

目前,我国高校内教师培养方式从师资培养到在职进修大都是以学术专业为导向的培育方式 。这种方式大都以完善教师个体的教学知识与行为,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因此,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侧重微观层面的教学改进,局限于个体的教学知识, 属于被动接受,并不是主动建构学习,缺乏群体和社会建构的理念,并未着重分享和社群协商。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半衰期逐渐缩短,个人知识亦是如此。如果教师没有及时与其他人进行多方位的知识交换,互相学习彼此的新知识,让自身知识拓展,展现自身智慧,那么教师可能会被自我限制在自身框架之中,缺乏再学习以及应对新挑战的能力。

3.2 社群趋势及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方法中,大多是教师个体的自我成长,缺少知识分享机制,大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许多学者因此提出了教师合作学习、建立知识社群等概念。大量的研究和文献都提出发展“教师学习社群”,以社群合作凝聚各个教师个体的价值,以彼此的知识、经验作为讨论的内容。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及重要价值。

3.3 社群内容

一般来说,教师学习社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共同的属性或将要关注的事务,通过不断互动增加及提升成员的专业知识;具有共同的目标及价值取向;相互协作,共同努力,集体完成;共同探讨、互相分享经验。高校教师学习社群是通过成员之间协同合作的人际互动关系,共同组成相互支持的专业学习环境。

社群具体发展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通过互动促进成员个体学习;提供成员个体的学习机会;激发成员个体的专业热情;提升成员个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个体开发或协作开发新课程的能力;提升个体研究或协作研究新课题的能力;提高集体凝聚力,帮助吸引及稳定优秀人才。

4 师生参与社群化教学

4.1 问题提出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量的高校学生对部分课程缺乏兴趣,几乎是被动学习。由于缺乏一些创新的教育方法,以“满堂灌”的教育方式缺少师生互动,教师处在主动方,传授知识,学生处在被动方,机械学习。这样缺少互动的学习,将导致教师不能得到反馈,身心俱疲。同时,大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主动主导学习,即使有同学能进行主动学习,但大多不能长期坚持。一方面和学生的坚持学习毅力有关,另外,这也和学生没有合理的自主学习规划和学习安排有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受限于课堂教学,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模式,自主学习的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对海量的学习材料缺乏鉴别能力,缺少教师指导,因此学习相对比较盲目,为本就困难的自主学习加大了难度,导致效率低下,更进一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4.2 师生互动网络社群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网络社群,分别贯穿课前、课堂内、课堂后、自主学习几个阶段,通过社群、师生互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实现有效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等互动。课前,教师可以发布相关学习资料到社群内,以供学生预习,学生也可以将完成情况,疑问等反馈给教师,这样学生的效率提高,同时教师有了摸底情况也能及时优化课堂内容。课堂中,教师可以在社群内引导学生实时讨论、点名回答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点评,对数据汇总,把优秀学生的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发布到社群内,供学生讨论。对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薄弱的同学可以针对性地指导其训练。课堂外,学生可以就自主学习的方法,材料向教师咨询,通过社群内的互动,降低学生自主学习难度,避免学习弯路,这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5 移动社群平台建设

要建设移动社群,可以选择市面上已有的社交工具,也可以自主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社群平台。社群工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该工具普及程度高,能覆盖社群绝大部分成员;工具能重点支持移动平台;平台易于管理和控制;便于信息的发布和阅读;成员可交互性强;能解决基于特殊场景的互动。

5.1 选择已有工具

当前,能够用于组件移动社群的工具较多,例如腾讯QQ、腾讯微信、翼信的易信、新浪微博等工具,基于上述要求,可以选择微信作为移动社群的主要工具。其用户覆盖面广,微信能运行在当前主流的移动平台上,微信支持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可以用于群聊。操作简单,没有技术障碍,数据显示,微信已经成为用户参与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微信公众号也是一个可选的移动社群工具,可使用微信公众号创建社群互动环境,具有以下一些功能:群发,可以通过公众号向关注该公众号的成员群发文本、语音、视频等信息。成员能及时收到消息通知。另外,还有消息管理、成员管理、自定义菜单等功能,另外,即将推出的微信小程序功能,将支持更好的使用体验,能向成员提供更好的社群互动体验。

5.2 建设自有移动社群平台

5.2.1 平台主要需求

系统包含开放、协作式的知识共享系统;要求用户体验友好、操作简单、导航清晰;系统支持用户在线交流与交互式操作;管理员、教师、学生应该权限分明。支持知识库、主题、话题管理和维护。

5.2.2 主要功能模块应用

系统主要包含如下模块:社群成员管理模块,支持教师、学生不同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支持不同的社群成员角色;带有激励机制的成员体系;开放的学术资源库;教师科研专题支撑平台;教师专业学习支撑平台;学术前沿知识互动讨论;教师教学资料发布与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计划管理;专业知识学习路线管理;师生问答管理等。

5.2.3 对移动平台的支持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师生花在移动终端的时间大幅提升,平台需要重点提供对主流移动终端的支持,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社群建设。

6 结语

高校存在大量的隐形知识,通过建设符合新形势下的移动社群,使知识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传播和共享。对促进知识的吸收与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学习、科研等学习研究活动的效率有重要帮助。

[1]王莉芬.基于隐性知识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9):181-184.

[2]邱学青,李正.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81-85.

[3]陈磊,冯康,王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型社群[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5):98-101.

Discussion on the campus commun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Yang Fangquan
(Chongqing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Chongqing 401524,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mobile commun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cial platform.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ampus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ent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how to construct communitie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oing research,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bile communit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obile Interne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unity

项目名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校园社群探索;项目编号:15CRKZX07。

杨芳权(1982— ),男,重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