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中国电信物联网的部署策略的探讨

时间:2024-05-04

皮和平

【摘 要】為了支撑高速增长的物联网业务,运营商需快速部署网络。通过对NB-IoT在覆盖、功耗、连接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了NB-IoT的关键技术,并以中国电信NB-IoT网络部署为例,研究了NB-IoT总体架构、部署场景和部署频段,提出了NB-IoT的覆盖、容量、基站侧及核心网设计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 LPWA NB-IoT

1 引言

2016年9月,国内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3.16亿户,渗透率为96%。未来移动业务发展空间有限,运营商纷纷瞄准广阔的物联网业务空间。目前全球物联网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20年连接数为160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8%,物联网成为运营商确定的高增长业务。我国三大运营商近期均制定了物联网的发展策略,其中中国电信把物联网确定为电信五个重点业务发展方向之一,计划2017年商用。

在物联网应用中,LPWA(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广域技术)占据物联网的半壁江山,业务份额超过60%,典型业务包括抄表、智能停车、农林渔牧、资产跟踪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并从NB-IoT总体架构、部署场景、部署频段、覆盖、容量、基站侧及核心网等方面对中国电信的物联网部署策略进行了探讨。

2 LPWA技术选择

非蜂窝的LPWA发展较早,如LoRa、SigFox。这些技术基于非授权频谱,存在干扰问题,且传输安全性低。支持厂家大多为非主流通信厂商,无法形成规划市场效应。此外,运营商对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广/深覆盖方面需求强烈,LoRA、SigFox存在不足,因此不能充分满足要求。

NB-IoT基于授权频谱,与现有蜂窝网融合演进,在覆盖、功耗、连接数、成本等方面性能优异,符合LPWA类业务需求,所以得到了全球主流运营商的支持,我国三大运营商也选择部署NB-IoT。

3 NB-IoT关键技术

3.1 NB-IoT标准进展

NB-IoT国际标准核心协议已经完成。3GPP已在2016年6月完成NB-IoT核心协议标准,相关性能指标和终端一致性测试标准在2016年12月完成,具体进展如图1所示:

3.2 NB-IoT关键技术

(1)广覆盖:比GPRS增加20 dB

◆窄带功率谱密度提升7 dB;

◆2~16次重传,增益3~12 dB;

◆编码增益3~4 dB。

(2)低功耗:寿命超10年

◆芯片复杂度降低,工作电流小;

◆空口信令简化,减少单次数传功耗;

◆基于覆盖等级的控制和接入,减少单次数传时间;

◆PSM节能模式,终端功耗仅15 μW;

◆eDRX(扩展周期不连续接收),减少终端监听网络的频度;

◆长周期TAR/RAU,减少终端发送位置更新的次数;

◆只支持小区选择和重选的移动性管理,减少测量开销。

(3)大连接:100 k连接数每小区

◆频谱效率高;

◆小包数据发送特征;

◆终端极低激活比。

(4)低成本:模组成本小于5美元

◆180 kHz窄带系统,基带复杂度低;

◆低采样率,缓存要求小;

◆单天线,半双工,RF成本低;

◆峰均比低,功放效率高,23 dBm发射功率可支持单片SoC内置功放;

◆协议栈简化,减少片内FLASH/RAM。

4 中国电信NB-IoT网络设计

4.1 NB-IoT总体架构

NB-IoT网络包括NB-IoT终端、NB-IoT基站、NB-IoT分组核心网、IoT连接管理平台和行业应用服务器。需要新建或升级现网基站支持NB-IoT业务,部署NB-IoT业务专用的EPC,同时需要新部署IoT连接管理平台。

IoT连接管理平台的功能是:提供对各种传感器、SIM卡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功能,同时可以把数据开放给第三方应用系统,让各种应用能够快速构建自己的物联网业务。

NB-IoT网络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4.2 频段设计

中国电信1800 MHz LTE网络已覆盖全国城区、乡镇及部分发达行政村,计划2017年上半年建成覆盖农村及城区的800 MHz LTE网络。

在覆盖方面,低频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根据仿真,在满足相同覆盖的情况下,NB-IoT 800 MHz覆盖距离大约是1800 MHz的2倍。在深度、广度覆盖方面,800 MHz较1800 MHz深度覆盖能力提升7~15 dB。因此,采用低频建网可以有效地降低站点数量,并提升深度覆盖。中国电信优先选择800 MHz频段部署NB-IoT。

4.3 部署场景设计

3GPP定义了NB-IoT的部署场景分别是独立部署(Stand-alone)、保护带部署(Guard-band)和带内部署(In-band),具体如下:

(1)独立部署主要是利用现网的空闲频谱或者新的频谱部署NB-IoT;

(2)保护带部署是利用现网的LTE网络频段的带宽,最大化频谱资源利用率;

(3)带内部署是利用现网LTE网络频段中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以部署NB-IoT。

在带内部署方面,NB-IoT频谱紧临LTE的RB。为了避免干扰,3GPP定义NB-IoT频谱和相邻LTE RB的PSD不应该超过6 dB。由于PSD的限制,在带内场景中NB-IoT的覆盖相比其他场景更受限。

如图3所示,中国电信NB-IoT采用独立部署模式,在已经授权CDMA频率(870—880 MHz)内的上边缘保护带部署。

4.4 覆盖设计

(1)覆盖指标

NB-IoT网络规划覆盖指标如下:

◆MR覆盖率(大于-125 dBm)不低于99%;

◆小区上行边缘速率大于210 bps,下行边缘速率大于670 bps。

(2)覆盖分析

NB-IoT上行覆盖受限,上行相对于LTE增强约20 dB。

在物联网应用中(如抄表),需穿透一层屏蔽,并预留10~12 dB的覆盖余量;覆盖概率需提升至99%,并预留8 dB余量。因此,NB-IoT与LTE最大路径损耗相当,覆盖基本一致,建议与LTE基站1:1部署。

4.5 容量设计

根据3GPP TR 45.820定义的NB-IoT话务模型如表1所示,NB-IoT用户分布模型如表2所示。

NB-IoT用户容量规划:180 k小区可以支持5万至10万用户。

4.6 基站部署设计

基站侧可以充分利用现网的LTE站点资源和设备资源,共站点、共天馈、共射频,从而达到快速部署NB-IoT、节省建网成本的目的。

NB-IoT部署和800 MHz LTE建设同步考虑,采用设备平滑升级方式。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硬件和接口不变,远程软件升级,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在现有槽位插入控制板卡或升级支撑NB-IoT。

4.7 核心网设计

NB-IoT核心网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现网移动核心网网元(MME、SGW/PGW、HSS)升级支持;另一种是新建NB-IoT核心网络。这两种方案对比具体如下:

(1)现网影响

现网升级:不改变现有网络架构,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涉及所有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网络节点)、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PDN网关)、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升级改造,对现网业务影响大。

新建网络:与现网完全隔离,对现网业务无影响。

(2)业务上线

现网升级: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将业务与现网隔离,业务上线速度可能会受影响。

新建网络:业务上线速度快。

(3)业务发展

现网升级:NB-IoT的业务模型、网络需求与现有网络均不同,采用同一张核心网络会对相互业务发展造成影响;未来物联网连接数扩大,现网设备需不断扩容。

新建网络:NB-IoT单独配置话务模型,专网发展业务;新建网络基于虚拟化架构可实现快速缩容/扩容、故障隔离、恢复和容灾机制。

(4)商务分析

现网升级:现网设备集采价格较物联网专网设备价格高。

新建网络:价格低;新建网络不受限于现有厂家分布,灵活度大。

综上所述,若采用新建网络方案,核心网与现网完全隔离,对现网业务无影响;业务上线速度快;有利于以后业务发展;商务价格具有优势,新建网络不受限于现有厂家分布,灵活度大。因此,中国电信NB-IoT核心网采用新建集约化平台方案。

5 结束语

本文首先比较了NB-IoT在覆盖、功耗、连接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NB-IoT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的关键技术;然后以中国电信NB-IoT网络部署为例,研究了NB-IoT总体架构、部署场景和部署频段;最后提出了NB-IoT的覆蓋、容量、基站侧及核心网设计方案。考虑NB-IoT与LTE最大路径损耗相当,覆盖基本一致,建议与LTE基站1:1部署。在800 MHz LTE建设中同步考虑NB-IoT部署,采用设备平滑升级方式,RRU硬件和接口不变,远程软件升级,BBU在现有槽位插入控制板卡或升级支撑NB-IoT,核心网采用新建集约化平台方案。随着中国电信NB-IoT网络的商用,将带动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追踪、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博,甘志辉. NB-IoT商业价值及组网方案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13): 42-46.

[2] 赵静. 低速率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移动通信, 2016,40(7): 27-30.

[3] 刘军,阎芳,杨玺. 物联网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4] 戴国华,余俊华. NB-IoT的产生背景、标准发展以及特性和业务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7): 31-36.

[5] 塞穆尔·格林加德. 物联网[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6.

[6]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7] 吴琼,薛楠. 物联网业务对通信网络的影响研究[J]. 移动通信, 2010,34(21): 57-60.

[8] 东辉,唐景然,于东兴. 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J]. 通信技术, 2014(11): 1233-1239.

[9] 马刚,杨大伟,葛雯. 浅析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策略[J]. 邮电设计技术, 2012(6): 8-11.

[10] 周伟康,马清龙. 浅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 通讯世界, 2015(2): 20-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