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面向全业务的传送接入网建设策略探讨

时间:2024-05-04

陈 君 张安军 梅仪国

[摘要]文章分析了面向全业务的传送网各层面的转型目标,综述了传送接入的主流技术,从网络转型、接入技术、物理架构、建设模式等方面探讨了面向全业务的传送接入网建设策略。

[关键词]全业务运营接入技术传送接入网建设策略

1全业务运营网络对传送接入网的挑战

在全业务运营的趋势下,网络发展趋势是IP化。各大运营商专注于网络转型,要求城域传送网向面向全业务的接入网转型。成为IP业务的承载网,能快速接入多样化的业务的同时具有QoS保证。因此,面向全业务运营的挑战,传送接入网必须转型成高效率、高带宽、便于管理的承载网络,成为全业务承载、大带宽、高质量的融合网络,呈现传送业务分组化、接入方式多样化、业务接入宽带化、传送网与数据网融合等特点。

2面向全业务的传送网转型目标

面对全业务的挑战,传送网各个层面的转型目标如下:

◆核心层发展成适合大颗粒IP业务承载,灵活调度的OTN网络;

◆汇聚层保持MSTP网络结构稳定,新建可灵活组网、大带宽汇聚的PTN网络和OTN网络;

◆接入层发展成具备多种接入方式的综合业务接入网,MSTP、PTN、GPON与Wi-Fi多种技术相辅相成。

在全业务演进初期,以MSTP为主、PTN和PON等其他接入方式为辅的方式,满足全业务运营后逐步增长的无线基站、WLAN、集团客户(互联网接入、VPN)及家庭客户(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的接入需求;中期,随着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接入方式逐步演进为以PTN和PON为主,结合MSTP等其他接入技术全面满足IP RAN和WLAN的接入需求,并区域性满足企业和家庭客户VPN、互联网接入等多业务的承载需求,具备家庭客户三重播放业务开展能力;后期,传送接入层应具备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各类型数据业务的接入、承载能力。

3传送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析

纵观传送接入主流技术,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如表1所示:

下面我们对几种有线揍人技术及其应用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MSTP技术具有支持多业务传输,可同时兼顾TDM和IP业务、业务开展迅速、有效保护投资、网管统一、便于维护管理、相关的技术和产品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等优点。但存在带宽分配不够灵活、承载IP业务的带宽利用率较低、大颗粒IP业务提供能力不足、接入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家庭用户等低等级业务接入等缺点。因此MSTP技术作为IP化业务发展初期高端用户的过渡方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SDH传送网络资源,当初期数据业务的客户数量较少、地理位置较分散时可以很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xPON技术具有上行1.25G、下行1.25G/2.5G的高带宽、提供多种业务接口,满足各类业务承载的需求、带宽动态分配,具有QoS机制保障、低成本等优势,特别适合末端接入层面的组网环境。用户越密集其成本优势越明显。

PTN技术则解决了SDH/MSTP对数据业务深度扩展能力方面的限制,克服传统以太网技术在支撑多业务运营(TDM仿真、时钟同步等技术远未成熟)及电信级性能方面的缺陷,是一种适用于承载汇聚型接入业务的优良技术,适用于3G的IP化接入以及宽带数据业务的接入。

三种主流技术方式的比较详见表2和表3。

我们认为在IP化业务的发展初期,MSTP仍然是主流技术;随着IP RAN的全面开展,采用PTN技术进行收敛汇聚将是最优选择;末端的业务接入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MSTP、PTN、PON技术、光纤直连、微波等。

4面向全业务的传送接入网建设策略

4.1传送接入网的总体建设策略

面向全业务的传送网是满足各类业务需求、调度灵活、安全可靠、高效运营、快速业务提供、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传送网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1)完善网络形态:现有SDH网络是发展全业务前沿阵地,需要保持形态稳定;择机新建独立的PTN接入汇聚网络和GPON接入网络,强化大带宽IP分组业务的接入汇聚能力。

(2)规划网络覆盖:面向全业务的传送接入网要求在空间上实现全覆盖,城区规模大,用户密集和流动性大,依据地理、客户类型以及客户数量等标准把城市合理规划成若干个全业务接入区。并选定该区域的汇聚业务归属机房,确保基础资源的合理部署以及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3)战略布局基础:由于局房、管道和光缆等基础资源的建设周期长,有些甚至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才能进行建设,为了能够迅速接入全业务,这些基础资源应该先于业务开展,进行战略性布局,并且与全业务接入区的规划和技术演进保持协调。

4.2传送接入网物理架构

面向综合业务传送接入网在物理架构上趋于扁平化,以综合业务接入点为中心,将整个城域范围划分成数个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线围绕其建设。新的接入层是面向综合业务传送接入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细分成主干层、配线层和引入层。具体如图1所示。

全业务接入点是一定区域内所有业务的汇聚收敛中心,全业务接入点的规划和建设要按区域、分阶段进行。

光分配点是配线光缆和引入光缆的交汇点。由于其设置灵活,使用方便,能够迅速解决用户接入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光分配点一般以一处独立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接入区域。在城市中建筑较密集的区域,可考虑在商务楼、写字楼、办公楼、金融大厦等单独设置光分配点。

综合业务接入区应以综合业务接入点为中心,依附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为界,并结合城市现有通信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以综合业务接入点为中心将整个城域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综合业务接入区,每个光纤接入目标客户都有唯一的综合业务接入点与之对应;每个综合业务接入点相应形成一个小的线路中心,光缆、管道围绕其建设。主干层光缆采用大芯数光缆沟通各综合业务接入区。并和汇聚中心形成环路,形成整个城域汇聚范围的覆盖。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覆盖范围应根据城区各功能区用户密度、类型合理布置,郊区或乡村可根据业务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以综合业务接入区为单位进行需求预测、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综合业务接入区一旦划定,应保持相对稳定。

4.3应用场景分析和建设策略

(1)2G/3G基站接入

全业务运营下首先要解决移动个人业务的支持能力,即对2G/3G基站接入的接入能力,拟采用的接入方式如表4所示:

移动基站业务均处于IP化过程中。未实现IP化前,移动基站业务的传送依然基于现有的MSTP设备。IP化后,各业务接口以FEIZI为主,基站接入设备建议逐步利用PTN设备

接入。

组网架构有独立组网和混合组网两种,混合组网即依托原有的MSTP网络,由MSTP和PTN混合组网向全PTN组网演进;独立组网则采用PTN设备新建分组传送网,和原有的MSTP网络完全独立,单独规划,共同维护。独立组网和混合组网各有优缺点,分析见表5。

通过分析可认为,混合组网需频繁割接,可行性差,运维压力大,影响业务,推荐独立组网。具体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2)小区家庭用户接入

小区家庭用户接入成为全业务运营的重点之一,需要从业务渗透率、接入技术、接入模式等方面考虑如何建设。业界普遍认为宽带家庭用户的接入饱和率为60%。按照3个实力相当的宽带业务接入运营商充分竞争,并取得相对优势的目标估计,宽带接入业务的目标业务渗透率为25%;根据家庭客户的带宽需求和分布位置可灵活采用FTTH或者FFFB+LAN方式,接人模式如表6所示。

对于小区家庭用户接入,建议如下:

◆1套OLT系统有能力覆盖多个居民小区,建设中可将地理位置相近的多个小区规划为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一般家庭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会随着宽带业务的丰富和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因此OLT应保留足够冗余,必要时可考虑分拆综合业务接入区,增加OLT设备;

◆OLT上行为GE与10G等大带宽端口,需要直接或通过城域波分系统连接数据网交换设备,而AOLT对日常维护要求高,不适合在基站、小区机房等小型机房部署,可单独规划综合业务接入机房或选择具备装机条件的汇聚机房部署OLT设备。

◆由于家庭用户相对密集,ODN网络宜采用1级分光方式部署。

◆小区内部的管道管孔根据小区规模和用户数采用1~2根PVC(4W)栅格管;对于管孔资源丰富的小区,可以将数栋居民楼同交接箱问的光缆组成环网,以提高安全性,便于后期维护;

◆用户端(ONU)至楼道分线盒宜采用2~4芯皮线光缆;楼道分线盒至小区光交箱/小区机房宜采用6~12芯小芯数光缆;小区光交箱/小区机房至汇聚点(OLT)宜采用48芯光缆。

(3)集团客户接入

集团客户作为各大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的重中之重,具有业务量大、流量稳定、上下行对称、业务类型复杂、业务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根据不同的集团客户的等级采用不同接入方式,如表7所示。

对于集团家庭用户接入,建议如下:

◆接入集团客户时,ODN宜采用1级分光方式部署;OLT部署在单独规划全业务接入机房或具备装机条件的汇聚机房;分光器设置在开发区或商务区的光交接箱。

◆1套OLT系统具有接入约180个(FTTO)至900个(FTTB/C+LAN)低端集团客户的能力,建设中可将地理位置相近的集团客户规划为1个全业务接入区。

◆工业园区/开发区内部管道宜采用2~4孔PVC管道为宜。园区内部管道应尽量成网,便于对重要客户进行双路由保护。

◆对于采用MSTP及PTN接入方式的重要客户,可采用点到点的光缆建设模式,直接敷设24~48芯光缆至就近基站或全业务接入点,以减少纤芯跳接点,提高线路安全性。

◆对于采用PON接入方式的集团客户,光缆及纤芯的配置可以参照小区FTTB/H的建设模式。

5结束语

总之,全业务运营对传送接入网的建设提出了挑战,现有以满足TDM业务为主的传送接入网必须面向IP化进行网络转型,采用MSTP、PTN、XPON等多种接入技术为基站业务、小区宽带、商务楼宇等提供快速高效的接入,为综合业务运营提供高带宽、多业务、高保障的接入和承载平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