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殿喻大叔

时间:2024-04-23

周永隆

小时候,父亲有个老友,名叫侯殿喻,他常到家里来。我称他为殿喻大叔。他是父亲十几岁时在京城学徒时的“拜把子”兄弟,比父亲还大两岁,但按照那时的规矩,师兄师弟是按先来后到排座次的。所以,他要称父亲为大哥。按照那时的规矩,“拜把子”哥们儿不亚于亲兄弟,甚至有的地方比亲兄弟更胜一筹,是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就像《三国》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样的结拜兄弟。

从懂事起,我就记得殿喻大叔每个月都会到家里来。听父亲说他们在一起已经快30年了,从没有红过脸,彼此始终互相尊重,谁家有事都是忙前忙后,鼎力相助,从来没有讲过价钱。现实生活中他们的交情确实如此,包括一些小事。

我印象很深的是,殿喻大叔和父亲聊天用的称呼都是“您”,而从来没有用过“你”。这样一个简单的称谓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不算什么了,而在他们那一代人是很注意的。说明了他们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这也是友谊长存的基础。只要隔个十天半个月没有见到殿喻大叔来,父亲就会经常地念叨,而每次他来我家,父亲都会非常高兴,赶紧让母亲准备一些酒菜,老哥儿俩边喝酒边聊天,其乐融融。父亲也经常去殿喻大叔家看望他们。

最使我难忘的,还是他们之间多年来经常发生的一件看似平凡却又令人回味的事。上世纪60年代,殿喻大叔在北京西郊的一家木材厂工作,他有5个孩子,上边又有老人,殿喻大婶又没有工作,一大家子人的吃穿住行全靠殿喻大叔那六七十块钱的工资,生活非常困难,每到月底家里就没有买粮食的钱了。这时候殿喻大叔就会到我们家来借钱,因为我家只有两个孩子,生活条件相对好一些。每次来时,他总会笑着对我母亲说:“老嫂子,给我拿点钱,又揭不开锅了。”母亲二话不说,打开柜子拿钱给他,有时5块钱,有时10块钱。然后母亲做几个菜,留他和父亲喝顿酒。但到了月底发工资的那天,他会准时在晚上来到我家,把借的钱还给母亲。

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着,几乎月月如此。

我非常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那时天真地想,借了还,还了再借,多麻烦啊!有一次,殿喻大叔又来我家还钱,我悄悄问他:“您每次向我妈借钱干吗总是着急还啊,年底一块儿还多省事啊!”

不料,殿喻大叔却像吓了一跳似的瞪大了眼睛,很严肃地对我说:“唔,那可不行,做人讲的就是信用,别看我和你爸爸在一块儿这么些年,我们老哥儿俩情义上没的说,我就是真遇上大事,向你爸爸要钱,他也不会说个不字。可该怎么着就得怎么着,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谁的钱都是血汗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光借不还,以后谁还敢借给你啊!所以,这个毛病可要不得……”

殿喻大叔在50多岁时因为一场车祸故去了。但他生前说的这些话我至今记忆犹深。现在我也到了他们那个年纪,面对现在社会里种种道德、诚信缺失现象,我就时常想起殿喻大叔的那些话。

我很佩服殿喻大叔,他虽然穷,但他活得要强、活得有骨气,从他们那代人身上我能够感觉到一种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他们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人穷志不短,做人做事堂堂正正,再穷也不能不守信用。他们那代人虽然物质上没有今天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比我们现在的人充实。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的情谊。我们已经极大地感受到了因为缺乏道德、诚信所带来的危机。我们的民族在呼唤“诚信”,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

谨以此文,悼念已逝去的殿喻大叔……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