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张田
南池子大街紧邻昔日的皇宫紫禁城,这里没有喧嚣嘈杂的人声,也没有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背影,一切都与散落在北京各处的胡同一样普通而宁静,除了街道两侧高大而雄壮的红色宫墙。明清两朝,这里曾属皇宫禁地,明朝的东苑和小南城就在此地,清朝时期这里虽然不再是皇家苑囿和宫殿,却依然是供奉内廷生活所需御用材料的库房与衙署。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为了便利交通,才将天安门东西两侧长街南端的皇城墙打开了两处豁口,东侧的这一条长街便是南池子,尘封已久的皇城就这样被打开了大门,成为了普通百姓居住行走的寻常街巷。这条“百年长街”一直位于政治的中心,它历经了世事的沧桑,也阅尽了人间的荣辱兴衰,它用世人少有的平静默默地述说着岁月的故事。
南池子里曾发生过两件大事,一件就是明景泰八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夺门之变”,让明英宗(朱祁镇)摇身一变由阶下囚又变成了当朝的万岁爷,而曾经软禁过英宗的小南城也拨开了愁云惨雾,成为了一处离皇宫最近景色雅致的离宫。另一件就是清朝初年,那位战功赫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多尔衮,将府宅建于此地,从此这里便成为了清初实际权力的中心,文武百官每日会集于此,协同摄政王处理朝政,府前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但随着多尔衮的获罪倒台,这里的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同时期的诗人吴梅村,看到这些后便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松林路转御河行,寂寂空垣宿鸟惊。七载金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为大妃乌拉氏所生,初封为贝勒。天聪二年(1628),因其勇猛善战,被皇太极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主。崇德元年(1636)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入关之前,又授多尔衮奉命大将军印,征战南北。太宗皇太极去世后,他扶立幼主福临即位。十二月,与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四月,多尔衮率清军取得了山海关大战的胜利,为清定都北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月,多尔衮进北京城主持大局。六月,决议定都北京,并派大臣前往盛京接顺治帝入京。八月,清廷迁都北京,十月,顺治皇帝(福临)在京问鼎登基;多尔衮也因战功卓越,劳苦功高,被加封为叔父摄政王,赐予了大批的金银珠宝,并且建碑纪功。顺治皇帝入京前,多尔衮一直住在紫禁城内的武英殿处理政事。福临登基后,为了掩人口实,多尔衮并没有答应众多追随者,让其住在紫禁城内的要求,而是将王府建在离皇宫不远的明南宫旧址之上,其府修建得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以至于多年后多尔衮因谋逆获罪时,其中就有因“盖造府第亦与宫阙无异”的罪状,由此可知其府的豪华程度。在多尔衮摄政的七年里,他独揽军政大权,成为了清朝事实上的最高决策者。为了与权力相符,他的封号也越来越尊崇,由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到最后的皇父摄政王。他排斥异己,逼死政敌肃亲王豪格,强纳其妃,收其家财,并培养了大批的党羽,根本不把慢慢长大的顺治帝放在眼里,这也为他死后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多尔衮素患有风疾,身材细瘦,长年的戎马生涯和繁忙的政务,使之不堪重负,加之其喜好女色,使孱弱的身体每况愈下。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初九,因病发坠马,死于塞外的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其灵柩运回北京后,被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并于太庙之内。本已是风光无限走完这一生的摄政王多尔衮,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心腹苏克萨哈、詹岱等人于顺治八年(1651)二月,告发其生前曾私制御用服饰,并率军驻守永平准备阴谋篡逆,经查人证、物证俱实。受了多尔衮这么多年窝囊气的顺治,终于等到了清算的这一天,他诏告天下多尔衮犯有谋逆大罪,削其爵,撤庙享,黜宗室,籍没财产与人口,平毁陵墓,将其养子多尔博与唯一的亲生女儿东莪俱交给信王多尼看管,并对依附、追随他的朋党给予了彻底的剪杀。死后仅两个多月,权倾一时的多尔衮就摔下了“神坛”,弄得是家破人亡,身败名裂。一百多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才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睿亲王的封号,并以多博尔五世孙淳颖承袭睿亲王这一支,世袭罔替。乾隆帝评价其为“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着”。岁月流转,世事变幻,睿亲王多尔衮是否真是谋逆大罪的策划者,终不可得知,但那座王府却依然留在原地等待着世人的评说,只是在经历各种磨难后,它也已经改变了当初的模样。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