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项目有效益,艺术有品质

时间:2024-04-23

韩旭

灵活的项目制

如果面前是某公司的老总或是某集团的董事长,从他们口中说出“项目”这个词丁点也不令人奇怪。但若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艺院团的院长口中、从一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口中再三提及“项目”二字,那可就大有说头了。

“我们现在每场演出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实现的。”李恩杰院长言之凿凿地向我介绍。如果说2012年的立项演出还只是星星之火,那么2013年可说形成了燎原之势。北京京剧院的演出事业蒸蒸日上、愈加红火,究其根源,都是因为“项目制度”的确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现。

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京剧院,前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领导的流派剧团汇合而成的北京市京剧团和以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为主演的北京京剧团,可谓阵容强大、名角荟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团出现了体制僵化、墨守成规的现象,院里千余名演职人员需要生存,演出团队水平参差不齐,庞大的剧院严重不适应逐渐缩小的演出市场,生存窘况迫使北京京剧院不断探索生存的方法和途径。

院团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10年调任北京京剧院的院长李恩杰很早就萌生了这个想法。剧院传统的“排戏——找剧场——卖票——演出”的模式,使其陷入了“戏老演没人看,演员没时间排练,观众不认可,票房收入低”的怪圈。

认清了发展中问题的所在,北京京剧院的内部机制改革便开始了。要跳脱沿袭多年的传统体制,改革初期的难度和争议可想而知。原先,演员的任务就是只管演戏,台下有没有观众、赔不赔钱,都不必关心。因为,每个人的角色不管多少,拿到手里的钱却差不多,所以演出的积极主动性普遍不高。以往演出任务都是以团为单位,哪个演员要上戏或者想请兄弟团的演员上戏,都由团领导说了算。每个人的认识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团领导在选择谁上谁不上时,很可能导致一些演员消极压抑。兄弟团想借用一些演员时,团领导会很自然地先考虑本团利益,进而产生团际壁垒,由此各团优秀的演员、适合某角色的演员因为团际壁垒的存在,不能在一起演出,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演出质量的下降。

李恩杰院长说:“这就是我们要实现项目制经营管理模式的原因,打破行政管理的束缚,让市场有效地主导资源,这其实符合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那么说了半天,项目制究竟是什么呢?李院长兴致勃勃地告诉我:“项目制就是把院里所有能整合的演出工作内容整合在一起,由院里统一协调、运作。比如在某个剧场连演三场戏,它可以成为一个项目;一台戏在全国巡回演出,也可以成为一个项目;或者院里创作一台新戏,戏的创作过程也属于一个项目。也就是说,能整合在一块儿做的事就可以算一个项目。项目是工作内容的基本单位。”

项目制似春风绿岸

备受推崇的项目制,背后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李院长说:“项目制改变了行政机构管理艺术生产的模式,让人才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北京京剧院原来有三个团和一个中心。每个团和中心都是各自为政,你们团的人他们不能管,也不能随便用。这就造成有的戏有些优秀的演员上不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此外,如果以团为单位排戏,团里经常会有人处于闲置状态。如果一个团闲置的有二三十人,三个团闲置的人加起来都可以组一个新团了,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有了项目制以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比如你的演出项目缺某个演员,剧院会全面统筹,从院里挑出最适合这个角色的演员参加演出。”

项目制的第二个意义是演出质量一跃而上。过去团里拍戏,叫“有多少水,和多少泥”。不可能将全院最优秀的演员整合在一起,为观众奉献一出大戏。但有了项目制,一出戏强强联合、明星云集成为一种可能,观众能不充满期待吗?再者,项目制实行之后,项目如雨后春笋,数量上去了,项目与项目之间就有了比较、有了竞争,项目会优胜劣汰,质量越来越好,演出的水平也跟着一起节节攀升。

项目制第三个意义,在于演员工作积极性得到了释放。李院长说:“演员的积极性很重要。积极性不高,市场就打不开,社会的资源也很难整合进来。”

说到这,就该谈谈立项了。北京京剧院立项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一是剧院立项,其二是演出团或演员立项。剧院立项是院里的主要工作,对院里的其他演出项目有一个导向的作用。剧院立项的项目统一由剧院来定,剧院对于怎么立项、怎么确认、怎么执行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流程。立项之后,院里会选择交给哪个团去执行,哪个团就作为这个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的基础管理。同时,可以跨团调配演员,将合适的演员整合在一起,大家共同来做,各负其责。每个项目都有项目负责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做项目负责人,团长可以,主要演员也可以,去策划、开发相应的项目。

立项的第二种方式是演出团或演员立项。“任何演出团或团里的任何演员都可以来院里申请立项,不管你做没做过主演。只要你能找到社会上的公司,愿意以你为主演,给你投资,那么院里都会支持你的工作,给你排戏。”李院长说,“我们实际上是遵循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发挥市场的资源导向作用。有公司愿意花钱运作一个演出项目,包装一个演员,这是市场的选择、市场的运作方式,作为干部,我们干吗要干预它呢?”

可以说项目制给院里每一个演员打开了一扇门。在完成院里本职工作的同时,演员都可以自由地开拓市场,申请立项。之后院里会对该项目做一个评估,如果认为值得做,院里会为该项目配备人力、物力资源,支持该项目的展开。项目的发起者,则对该项目负责,并拥有一定的主导权。可以自己选择适合的演员配戏,选择舞台监督来负责生产经营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这样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李院长说:“立项人有自己的发言权,只要不和院里的工作冲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都全力支持。”最后,项目收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票房越高,收入越高。这无形中大大提高了演员的工作热情。毋庸多言,项目制就是让每个演员都有机会成为主演,赚到演艺生涯的第一桶金,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积极,有市场意识。

这也就引出了项目制的第四个意义——演员们自觉地有了市场意识。李院长说:“以前演员老想着团长让不让我演,现在自己能立项了,就琢磨什么戏有市场,怎么把戏演好,有一个好的票房;怎么寻找市场,以便能够再立更多的项目。”

“资源合理利用了,演出的水平提高了,演员的积极性释放了,市场意识加强了。项目制推动京剧院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剧院的竞争力提高了。”李院长说,“虽然我们现在还没结算,但肯定今年的演出收入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把提高艺术品质作为

艺术建设的追求”

“戏比天大,德艺双馨,忠实继承,勇于创新”,这句写在北京京剧院排练大厅的话,始终提醒着院里的每一个人。头四个字“戏比天大”,则强调戏的重要性,艺术的重要性——京剧院一切工作的展开都应该放在京剧这门艺术上。那么为了提高艺术品质,2013年北京京剧院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院长说:“除了之前提到,以项目制提高艺术品质之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品质,将剧院打造成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还抓了人的管理,规范了管理制度。并将项目制和责任制结合到了一起。

“首先是剧院的管理系统、财务制度更加规范化,保证了院里的任何项目都是一套规范的程序在运作。院里的项目有两类,一类是只挣钱不花钱的。这类项目只要用合同条分缕析地列清楚即可。还有一类是需要院里花钱的项目,这类项目就需要院里的相应部门、专家或者专业团队进行测算、论证,进入角色程序、执行程序,直至最后的决算程序。”

另外,院里每个人的职责划分也越来越清晰。比如演出团,原来既负责经营又负责演出,现在只是演出、排戏,其他的都不用管,有要求向院里的管理部分、运营部分提出来就行。院里有市场开发部负责大项目的策划和推广;综合业务部负责基础业务的管理和整体的协调工作;创作研究部,负责剧目的创作研究。各个部分各司其职,职责明确,进一步保证了艺术生产的品质。李院长说道:“我们现在各个部门的职责非常清晰,生产经营怎么配合,谁是干什么的,基本上没有越位的,‘一锅粥的情况已经全面理清。”以前演出团对剧院的职能部门意见很大,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了,因为职能部门发挥了组织协调、基础管理的作用,工作做得到位,让演出团演起来很舒服。整个剧院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运营管理模式,为保证精品剧目的创造、演出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眼睛看不见的管理制度规范了、责任明确了,眼睛看得见的硬件条件也有了新的变化。2013年剧院的服装、布景等道具该更换的都进行了更换。装台的程序进行了规范,舞台的整体性也跟着有了质的飞越。这些艺术品质的外在因素都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

2013年,北京京剧院还成立了艺术委员会和艺术咨询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由剧院德高望重、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家组成,通过民主推荐产生,从而真正建立起艺术咨询机构。剧院演出或者排练时请老艺术家悉数到场,提出宝贵意见。这样既发挥了老艺术家的作用,也进一步提高了剧院演出的艺术品质。

十大品牌项目,各个都是大手笔

说完了成绩斐然的2013年,估计列位都在翘首企盼,期待2014年北京京剧院到底有什么精彩大戏。2013年12月15日,李恩杰院长召开新闻发布会,将2014年院里组织好的十大品牌演出活动公布于众。李院长说:“这十个项目都是院里起主导作用的基础性项目,每个都是大项目,我现在把它公布出来,演出团和演员可以根据时间安排,合理插空申请自己的项目。”

那北京京剧院这十大演出项目都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活动及其庆典演出活动。2014年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华文化以农历纪元60年为一甲子,120周年谓之“双甲子”,具有隆重的纪念意义。此次纪念演出以“双甲之约”命名,由梅兰芳之子、梅派掌门人梅葆玖亲自挂帅,集合当今最优秀的梅派三代传人和优秀梅派剧目,从梅兰芳大师的故乡泰州出发,沿着梅先生当年巡演的足迹,重走梅先生巡演之路。2013年剧院已经成功完成境内、香港的巡演,2014年将继续沿着梅先生的足迹,赴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台湾地区等演出,扩大梅派以及京剧艺术和北京京剧院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大项目是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这也是京剧院的主体项目。届时,京剧院将集合全国优秀的程派演员,制作一系列的展演,这回喜欢程派的观众朋友们可以大饱眼福了。李院长说:“程派的系列演出,一定会引来很多观众,也会有很多纪念程砚秋的活动,我们都把它绑定在一起,作为第二大项目。”

明年是北京京剧院建院35周年,第三个项目便是建院后新编剧目的展演活动。包括《三打陶三春》《画龙点睛》《宰相刘罗锅》《风雨同仁堂》《下鲁城》《宋家姐妹》《云之上》《连升三级》等优秀经典剧目,展示北京京剧院建院以来在传承发展上的成就。第四个项目是“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活动。此次擂台赛定位于剧院发现、挖掘具有培养潜质的青年演员的平台。“这些演员都是最新、最年轻的一拨,比前两年参加的年轻演员还要年轻。”李院长说,“这次比赛,每个年轻演员最多给两次机会,两次参赛机会展示自己。如果自己能表现出更多的潜力,院里还会给这个年轻演员更多机会。”

好项目接二连三,第五个项目 ——“梅花香韵”北京京剧院梅花奖获奖演员展演活动。将展示北京京剧院现有历届梅花奖演员的艺术魅力和市场价值。“从老到小,这些梅花奖获得者都有很高的市场号召力,代表了京剧院的最好水平。”李院长说道。剧院第六个项目带有很多创造性和试验性:“寻梦·承泽”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剧目展演活动。此项目将通过一年之内,上演24出传统经典大戏不翻头的演出形式,提升剧院当红名家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项目工作室是在项目制基础上成立的带有项目制特征的机构。过去主演们都集中在一个团里时,一出戏谁上谁不上安排起来很复杂也很麻烦。现在杜镇杰和张慧芳领衔建一个工作室,可以自由地利用全院的资源,在全院范围选择与谁合作。李院长说:“院里明年给杜镇杰做24出传统经典大戏的系列展演。一个演员连续唱几十出戏不重复,在戏班叫不翻头。这是能力,让他一年做24出,这是个大手笔。2014年杜镇杰、张慧芳工作室,展演24出戏不翻头,这在社会上一定会有很大影响,也展示了京剧院今年的改革成果。另外,杜镇杰、张慧芳在本行当中的地位,也会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第七项“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活动。在东西城以外,按东南西北选择五个有条件的剧场,每个剧场每个月演出一场,各剧场按周依次推进,保证每周至少有一名名家或优秀演员在北京的郊区县演出。演出从时间和地域概念上对全年、全市的覆盖,进一步打造“每周一星”的品牌概念。“每周一星”的票价十分亲民,李院长介绍:“这可以说既是公益性的,也是基础性的一个项目。”

第八项“异彩纷呈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对抗赛活动”。这个比赛活动是在擂台赛的基础上,将北京京剧院最优秀的青年演员组织起来分组对抗展示风采,进一步聚焦社会对优秀青年演员的目光。“希望借助这个赛事,让院里优秀的青年演员互相合作、熟悉,将整体的演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李院长说。

第九个小剧场京剧展演活动。将剧院创排的《惜·娇》《马前泼水》《浮生六记》等小剧场剧目集中起来进行展演。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剧目,是北京京剧院首创的,也是北京京剧院的一张特色名片。小剧场剧目的展演,也作为北京京剧院建院35周年的活动之一,将与建院后的新编剧目一道,展示北京京剧院建院35年来的艺术成果。

剧院的第十个项目——节庆、纪念演出活动,将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节日期间的演出活动,以及老艺术家的纪念演出活动,打包为一个板块形成品牌效应。

这十个品牌项目,每个都包含着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演出,或阵容空前,或新人新貌,或佳作新品,或经典重温,总之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仅仅听听介绍,就让人心潮澎湃,充满期待。这还仅是明年院里组织的项目,演出团和演员的项目就不能言尽了。在惊叹演出精彩纷呈的同时,我更惊叹项目制的力量、深化改革后的成果。演员得益于项目制,有更多的机会大展身手;观众得益于演员,有更多好看的剧目大饱眼福。这是院里高瞻远瞩、领导有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使得我们的京剧艺术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