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计算机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时间:2024-05-04

师慧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511300)

0 引言

课堂管理能力指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对课堂的把握来源于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此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随时对课堂活动做出调控,制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及恶化[1]。在大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自主性,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挖掘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效果地对整个课堂进行合理管控,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 问题提出

基于计算机专业特点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背景,“教”和“学”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计算机课程更多地需要学生机房上课,实际操作,对动手能力要求高。

课堂管理能力和学生的学情本身密不可分,且脱离不开课堂前后预习、复习状态等。故笔者针对学生课前学习态度、课中学习表现、课后复习及练习等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为对象,以《C 语言程序设计》专业课程为抓手,实施了统计、问卷、访谈、实地观察等一系列调查。其中,问卷调查共组织353 名学生参与,回收有效问卷330 份。

2 学情分析及思考

《C 语言程序设计》学情调查问卷共设题目17个。从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三个角度进行题目设置。

2.1 学情分析

(1)课前学情

针对课前学情设置问题如:计算机专业的态度,对C 语言学习的态度,及课前复习情况等。根据问卷分析结果得知,调查中56.4%的学生学习意愿强烈,43.6%学生对专业比较迷茫。具体到计算机课程,想要认真学好的高达84.1%。

在课前学情中,对专业的态度,对学习本身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堂表现,对教师课堂管理影响较大。由于部分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烈甚至对专业、对课程本身比较迷茫,导致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及时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时常放空,对教师在课堂中布置的任务也呈现一种消极怠工的态度。

(2)课中学情

针对课中学情设置问题如:课堂中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对课程中实验量的态度等。

在课堂过程中,学生能否参与到课堂中来,是否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教师的课堂互动和课堂效果影响深远。在题目“课堂中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中,22.2%的学生的答案是“想回答,但勇气不足”;46%的学生答案是“想回答,但怕答错”。无论哪种原因,都可以说明学生学习过程中信心不足,基础不够扎实,勇气不够。

此课程共布置8 次实验(课堂过程中完成),10 次作业(课后完成)。81.7%的学生认为课程任务量适中,11.9%的学生认为太多,6.3%的学生认为太少。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任务量设置能符合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要求。11.9%的学生掌握能力不足,6.3%的学生学有余力。在课堂表现中,大部分学生能跟随教师脚步,11.9%的学生掌握能力不足导致当堂甚至课后完成学习任务都较吃力。而6.3%的学生学有余力,轻松学好后由于自制力较差,会呈现一种放松的状态,不能很好地把握剩余课堂时间。

(3)课后学情

针对课后学情设置问题如:学习C 语言的障碍是什么,课后学习花费的时间,课后作业量的多少。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障碍的问题回答中:73%认为“课后没有及时学习巩固”;65.1%认为“听得懂,但是应用于实践就各种问题”;26.2%认为“跟不上老师步伐并逐步丧失信心”;8.7%的学生认为:“没有兴趣,激发不了热情”;5.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的还不错”。以上数据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升。尤其诸如《C 语言程序设计》

此类课程在课堂上教师能教授的更多的是语法规则和逻辑思维,需要学生大量上机练习了解它的运行过程;需要学生实践,理论,再实践。根据课后学情的调查可知学生课后练习和实践的时间远远不够。

2.2 学情思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情分析存在以下特点:第一,学生学习意愿强烈,但是付诸行动能力不足。第二,学生课堂过程中参与度不够,不敢回答怕答错占了将近70%的比例,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说明学生自信心有很大不足。11.9%的学生课堂过程中掌握能力不足,6.3%的学生学有余力。第三,73%认为的学生课后没有及时学习巩固;65.1%认为听得懂,但是应用于实践就各种问题。数据表明,学生在课后不能及时复习或预习,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

3 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

根据对学情数据的分析和思考,对计算机专业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结合高校教师的职业角度从四个维度分析,得出以下建议。

3.1 教学角度

根据上述课前、课中、课后学情分析,教师应在课堂中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堂过程中适当阐述计算机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和此课程与未来从业的相关度,并鼓励学生对此展开积极探讨,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和专业的积极性,以期减少其迷茫焦虑状态的占比。

(2)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问题设置从简单到复杂,并积极发展激励机制,让学生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积极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建立激励机制并取得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实验内容难度和复杂度的设置上,对学无余力的学生展开互帮互助小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实验量增强实验深度,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永远觉得需要再向前一步。使得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3)提高课后作业量从而硬性加长学生课后学习时间,要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在课程中验收成果。

3.2 科研角度

众所周知,高校的教师科研压力大,每年撰写并发表一定高质量论文是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自身要求。那么,是否能将科研工作和教学联系起来,如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学生中物色一名甚至更多对发表文章感兴趣的学生,将教师科研工作中学生能承担的部分交给学生去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形成鲇鱼效应。让班级内部学生感觉到周边优秀与积极学生的压力,从而自主学习。

3.3 实务角度

社会的发展速度之快导致知识更迭迅速,计算机专业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率先跟上时代的步伐。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编程语言层出不穷,操作系统不断升级,职业市场需求不断变化。教师只在电脑桌前搞科研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应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实战资源。诚然,高校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办法是在社会行业中招聘优秀人才进学校。让教师走进企业,实地学习,经过实践的经验和积累才能够更好将教学和经验结合起来教授给学生。但是多数情况下教师进企业锻炼的时间太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也需要学校能真正给予相应的支持。因此,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升也需得到学校管理哲学和办学理念的支持。

3.4 教师自身

近些年来,教学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而所谓以学生为中心指的是以学生的知识需求、认知能力需求为中心,而不一定是他们的兴趣、感受为中心。而在现今的高校中,尤其是以民办高校为主,过于强调学生的上课体验,过于在乎学生的舒适度,这并不是一件十分值得提倡的事情。所谓尊师重教,指的是尊重老师,学生才能尊重得来的知识,才能热爱知识,珍惜得来的知识,进一步努力获得知识。所以,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品德素养,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和兴趣,并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并有意识重视学生学情现状,对学生学情进行合理分析,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4 结语

提高课堂管理能力,不仅要从课堂管理本身出发,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思考。一方面教师要想办法了解学生学情;另一方面要通过了解教师发展要求,创设好的工作环境来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多项研究显示,学校文化及管理对教学具有重要影响[2]。在学校良好的文化土壤里,在良好的课堂管理中,在教师严格的自我要求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