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晏素芹,韩雪,张军常
(徐州开放大学,江苏徐州 221000)
江苏开放大学是国家开放大学之一,是由教育部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具有本科办学权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该校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组织函授式教学。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主要考虑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要求,以求建立示范性课程,服务教育活动[1]。因国家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的建设时间较短,且国内外均缺乏对应工作经验,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尚不完全理想,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为发挥开放大学优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必要就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不足、价值和方法进行研究。
云平台环境下,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关注开放性,即利用“云平台”服务能力方面的优势,使更多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在云环境下参与精品课程的学习。如江苏开放大学早期主要向江苏境内的人员提供教育服务,云平台环境下,该校的优势科目可以吸引更多其他地区的人员参与学习,其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尤其应关注开放性,吸收更多知识、理论,保证教育资源的及时更新[2]。
云平台背景下,开放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关注教育能力,在充分发挥开放性优势的同时,使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得到保证,充分服务所有学习者。其在云平台背景下的建设,更多关注对所有学习者的吸引力、满足其学习需求,这要求各开放大学关注教学管理,使各类教学资源的配置得当、教务管理活动能够服务课程建设,发挥开放大学的基本职能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促进社会教育工作进一步走向完善[3]。
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专任教师较少的问题。从教师队伍规模上看,江苏开放大学现有教师超过6 100名,总数并不少,但该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较高,并非所有教师均可胜任[4]。目前该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尚不足15%,在各类精品课程中任课的教师占比不足20%,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虽然较高,达到10%左右的水平,但由于校园内双师型教师的总数不大,能够服务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也相对较少,影响精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
精品课程强调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目前江苏开放大学的精品课程存在内容更新较慢的问题。云平台环境下,大量人员可通过网络渠道参与学习,这些学习者的诉求、学习目标各有差异,缓慢的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可能导致部分学习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5]。从现状看,江苏开放大学现有精品课程的更新缺乏计划性,一般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特点做出调整,非必要情况下则强调稳定性,不对精品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整,这导致该校精品课程内容更新较慢,不能充分满足云平台环境下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
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需要对应优化,主要强调提升针对性。目前来看,该校的精品课程在教学管理方面与普通课程相似,没有针对时代变化、社会需要进行调整。在云平台背景下,教学管理的覆盖面显得相对狭窄,作用有限。如该校工程可行性研究、审计方面进行了精品课程建设,但在教育管理方面没有对应优化,依然以常规工程作为对象,不考虑后疫情时代工程管理要求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工程管理的生态要求,使精品课程的建设缺乏针对性、时效性。
对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在云平台环境下重视教育稳定性,精品课程建设也比较关注方式方法的高效率,以教师讲解为核心方式,学习者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关注。云平台带来的变化之一,是学者参与者数目大量增加,这些学习者的需求、观点各有不同,片面强调教学方法稳定、统一,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会导致精品课程建设过于局限化,难以最大限度关注学习者的需要,课程建设质量也会因此下降。
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可以直接改善课堂质量,这是其积极价值之一。如江苏开放大学在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四个专业方面优势突出,在管理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城市文化产业概论、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方面设有精品课程,其中多个科目的精品课程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如乡村振兴背景下,普通生态学、农业环境保护与乡村建设直接相关,对相关课程进行建设管理,可提升课堂实用性、综合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国家开放大学以及相关精品课程设立的初衷在于提升全民教育能力,使更多有学习意愿的人员可以参与高等学习。在云平台背景下,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范围扩大、扩宽,更多人员可以参与学习,对其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保证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如在管理学课程中,增加更多有关西方管理的内容,可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管理理论、文化,契合江苏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外资企业较多、对外贸易活动频繁的特点,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其他方面的精品课程也可以发挥类似作用,直接保证江苏开放大学的教育能力。
江苏开放大学建立以来,培育了较多的人才,有力助推了社会教育事业。为进一步发挥其在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以便在云平台环境下满足更多学习者需求,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如在环境工程专业内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可以培育更多熟悉理工类专业知识的人员,使其参与江苏本地的社会建设,包括长江生态保护、农村发展和生态关系管理等,使学习者的自我能力得到改善,也能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发挥社会层面的延伸效益。
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应首先着眼教师队伍,增加专任教师的数目。目前,江苏开放大学并不缺乏教师和专任教师,但能直接服务精品课程和对应教育活动、研究活动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偏少。未来该校可以采用内部挖潜和社会招聘并行的方式予以应对。内部挖潜方面,校方可根据精品课程建设需要,选取不少于30位具有相关教育经验、资质的中青年教师,组织其参与培训,使其拥有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证书,熟练掌握云平台授课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提升其在精品课程内任教的能力,重点集中于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四类优势课程以及对应的精品课程。社会招聘则强调面向社会招聘具有双师资格的人员,充实到本校的教学岗位,也重点面向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四类科目,直接提升本校云平台环境下精品课程的教学能力。
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应关注精品课程内容的更新,建议采用大数据管理模式。每个学年,校方可向第三方咨询公司提供一定量的费用,获取当前国际同类大学的教学工作情况,尤其是精品课程的内容建设情况,以德国、日本和美国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善于利用云平台进行教育的国家为主要学习对象,根据大数据信息组织本校教育管理、更新教育内容。假定大数据显示大部分国际同类、先进院校每年均会根据社会热点需求更新教材内容,可知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强调针对性,江苏开放大学也可根据江苏各地以及周边区域用人结构的变化进行课程内容优化,增加计算机技术、乡村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契合社会人才结构变化需求,使精品课程的设置、建设更契合实际需要。此外,国内一些高等级大学、高职院校的工作也具有可借鉴性,可作为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更新的参考。
江苏开放大学应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就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组织教学管理并做必要优化。如江苏开放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力量较强,属于该校的精品课程,但目前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审计方面的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一方面后疫情时代江苏经济建设的模式出现变化,开始更多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农村资源和经济管理;另一方面,该校工程可行性研究、审计方面的教育管理多年来缺乏变化,不能充分契合工程管理的最新特征。未来工作中,江苏开放大学可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农村建设内容,并选取江苏本地以及浙江、上海等地的建设实例,作为教育资源纳入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活动中,提升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如南京、宁波等地的乡村企业建设、乡村住宅区建设等,在可行性研究方面考虑了农村特点,契合后疫情时代社会建设要求,契合乡村振兴发展背景,在云平台环境下,纳入的新内容也不会增加教育难度,纳入课堂建设范围,有助于推动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目前,江苏开放大学以及其他各地的开放大学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强调线上教育,这也是云平台环境下教育工作的一大特点。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效果,建议江苏开放大学丰富教学方法,在云平台内组织师生互动性教学、研究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互动,目前,江苏开放大学的精品课程普遍强调教师发挥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只作为学习的辅助方法,考虑到云平台的高开放性,未来可组织更多的课堂交互。
如在“网络文化产业”精品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再片面进行讲解教育,可鼓励学生就网络文化产业进行发言和探讨,一方面学生对网络文化产业的认识各有不同,且该产业方兴未艾,不必强调以课堂、书本理论约束学生思维,必要的交互可以提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深入性,使一些新观点、新理论充实到该校“网络文化产业”精品课程教育工作中。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与此类似,也强调发挥云环境、云平台的优势,组织师生在校就一些新课题、新观点进行讨论,但研究性教学的主题可以更丰富,教师只作为普通参与者,而非师生互动模式下的引导者,更强调学生对新内容、精品课程内容的研究,以发挥云平台知识内容丰富、资源池共享内容较多的优势和特点,丰富开放大学精品课程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云平台环境下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作用突出,有必要正视其现有问题,积极寻求完善。云平台环境下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应重视开放性、保证教育能力和课程质量,在此视角下,可知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存在专任教师较少、内容更新较慢、教学管理针对性不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为保证教育能力、改善课程质量,可在后续工作中增加课程专任教师数目、加快课程内容更新、提升教学管理针对性,并丰富教学方法,使江苏开放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得到优化,满足现代教育工作要求,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