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时间:2024-05-04

赵兰枝

(河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0 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类世界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海量数据的处理极为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高校教育模式的变革,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课堂教育理念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重建课程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探究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所处理的信息量大且多样化的特点,改变传统“学生学,教师教”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教学空间进一步延伸,建立和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同时也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平台,开发一些便于学生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如远程教育和移动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为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可能[2]。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大数据时代的特性,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标准,体现教学的应用型。力求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课程建设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的选择、实验设备建设、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是大数据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相结合的产物,在课程建设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因材施教”[3];主要体现在:1)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其应用能力。2)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探索面向大数据需求的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的核心。3)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行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注重实践环节专业技能训练。4)形成课程建设标准化。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教学规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采集多维度、多领域的数据集合,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决策科学化,提高我院办学决策的精确性[4]。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1 教材的深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所选教材比较深奥,刚接触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困难,比如有关信道之类的内容学生缺乏相关知识而感到一头雾水,教学效果较差,计算机网络的培养方向应为工程实践,没有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培养其思维与知识理论体系融合在一起,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深度和专业特色化尤为重要。

1.2 实际的实验环境与模拟实验环境未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模拟实验环境可以满足可发展、高逼真、开放式的实践教学需要,能构建典型的仿真场景,满足云平台的使用。但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电子器件的认识度,也降低了学生对真实仪器的训练程度,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实物实验和模拟实验并用的方法。

1.3 缺乏信息化教学环境

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和多元化教学的出现,我们应该把信息化融入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形式只注重课堂讲授,单一化,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注重课堂以外学习环境的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慕课、名师讲座等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共享资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限制。

1.4 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教学内容偏理论,虽然注重实践,但没有与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相结合。教学目标与“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培养目标脱离。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完善不能紧跟专业和时代发展,突出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应做相应的增删,改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与高校培养能够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编写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使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取得真正的实效性,必须要进行创新与完善,选好的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院应鼓励优秀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和学院的特点编写高质量的教材,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综合实验实训教学案例,抓好教材建设质量关。

2.2 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革

修订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融入大数据技术,严格按照计算机网络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要求,不断研究教学模式,完善和更改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实现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自主化学习,推动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而是网络范围内的学习,拓宽学生知识拥有量广度和深度,善于利用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慕课、翻转课堂等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利用大数据的高端技术分析和研究学生学习的数据,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创新人才的转变,提升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学情实施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3 深化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大数据技术处理和展示的数据信息是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便于学生使用移动端设备学习和使用,兼容性较好。而且以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数据库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可以实现精准的判断与预测,数据资源丰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操作的能力,构建课程标准方案,从单一的静态课程标准走向全方位的动态课程标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要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渠道获取新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尖端技术,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2.4 构建大数据教育教学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数据技术,挖掘课程资源,制定教学方案,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方式和实践能力等学情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条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利用好慕课课程、雨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微信、QQ、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即时通信软件随时随地和学生互动[5];精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不同教学,让学生的被动教育模式发生质的改变,如图1所示的大数据教育教学系统图。

图1 大数据教育教学系统图

总之,大数据技术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要积极面对大数据技术给课堂知识的传承和创新带来的挑战,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学习的重要资源。

3 大数据资源平台分析与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教学改革之路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所以,高校应该搭建实训平台。结合当前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研究面向大数据需求的课程建设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大数据“产、学、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立足于实践和自身学情,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标准从单一静态的课程标准走向多维度动态的课程标准提供有效的实践环境。提供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教学软件,搭建实用型的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强化知识训练。在学院内部利用大数据建立实践教学监督机制,师生互相监督,并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要设置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眼球,比如虚拟的教学云平台。通过这些软件可以使学生提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既达到了教学效果也不至于枯燥无趣。另外,教师之间也要形成一种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的氛围,如图2所示的大数据资源平台。

图2 大数据资源平台

4 结束语

对于河套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课程改革,就要顺应历史的潮流,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进去,大数据技术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由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信息化技术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多元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并给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课程的职业性和应用型发展方向入手,融入创新元素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等科研能力。从国家统一要求和河套学院自身特色二维角度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标准化目标和个性化目标二维角度构建课程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实践实训和职业生涯引导,大数据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重复学习,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使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和灵活。我们要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课堂,学院要提倡数字化教学,有效使用数据系统的分析功能,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在课程标准建设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