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04

摘要:《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利用数字化资源为社区教育添砖加瓦。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数字化资源进一步发展,及时分析现有资源的应用模式和产生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资源进一步更新完善,也可以给其他社区教育资源提供参考。该文首先阐述《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的应用,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现有课程资源产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化建议。

关键词:少儿编程;社区教育;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9-0141-03

由于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编程教育在少儿当中越来越受欢迎,世界上部分国家已经在编程内容加入正式的青少年学校教育体系当中。我国也逐渐提高编程教育的地位,用于培养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1]。《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指的是针对7到14岁的少年儿童的编程教育,涵盖有微课、课件、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课程。将该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当中,不仅可以丰富社区教育的资源,同时可以推动社会朝着学习型社会方向前进。

1 《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的应用

基于社区教育背景开发的《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紧密围绕“童心”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内容设计,可以激发少儿的学习动力,培养少儿的逻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课程能否在社区当中有效地应用会对课程资源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对《少儿编程》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应用。

1.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指的是课程资源制作完成后,进行社区应用之前的时间。这一阶段包括有前期调研、确定具体的应用方案等工作。每个社区的社区成员年龄结构不同,社区教育开展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应用方案上也会有差距。将《少儿编程》课程资源推向具体社区之前,需要在进行应用推广的社区开展调研走访。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了解社区的人口年龄现状、社区教育开展的情况、社区可以提供帮助等。将所有社区的数据整理成册,为后续资源的完善和优化提供方向。

例如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街道的社区由于历史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少儿所占比例较低。且一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长期居住于此社区,仅节假日才会在社区长时间停留。对于老年人来说,少儿编程是一个新兴事物,接受少儿编程这个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针对这种社区的特殊情况,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应用方案。在课程应用早期,需要打消老年人对新事物的畏惧心理,安排志愿者对少儿编程进行集中宣讲,逐一解答老人们的问题;可以建立微信群,让老人将家里年轻人拉入微信群内,通过家庭内的沟通帮助老年人理解少儿编程及对少儿产生的好的影响。打消老年人顾虑后,可以开展线上线下一起推广的模式,线下邀请各个家长带着少儿参加线下培训课程,面对面与老师沟通交流,通过现场教学感受少儿编程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同时,社区工作者可以将制作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链接直接发至前期建立的微信群中,对参与学习的少儿中表现较好的学习者进行表扬,安排老师在微信群内及时进行答疑。

1.2培训阶段

根据前期与社区共同制定的方案,现有课题团队成员无法满足在多个社区同时开展推广应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可以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当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参与社区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扩大视野。通过努力地沟通和宣传,在本校学生内组建起《少儿编程》社区服务队伍,除现有课题组成员外,加入了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志愿者。专业教师可以保证课程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辅导员可以更好地联系学生,学生的参与可以提升整个队伍的活力[3]。

为了队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在正式进入社区应用之前,对队伍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专业知识培训,现有团队成员多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编程基础,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在于如何使用少儿编程软件,如何让少儿理解编程知识;为团队讲解课程制作的思路和具体内容;第二是社区教育和数字化资源相关介绍,着重于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数字化资源的内涵和特点。培训完成后,制定团队内部管理方案,每一个社区安排一个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作为负责人,负责本社区学生服务的时间和工作安排,最后為学生开具社会服务证明。第三是教学能力的培训,团队中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担任教师的角色,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欠缺经验,对学生开展教学方面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学生独立讲授一次课以后才可以进入到社区授课。

1.3推广应用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前期准备阶段完成后,将建设好的《少儿编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到具体的社区场景中。由于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在真正服务到每个社区时,可以对资源进行适当的重组。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思路是线上线下联合应用的模式,线下作为线上数字化资源的补充。社区协助完成线上资源的推广,让社区内的居民都知道课程的登录和学习方式,同时社区为线下授课提供场地和设备支持。课题组根据社区需要,安排线下授课课时,对于线上用户数据不太好的社区可以增加线下授课课时。线下授课可以解决线上资源无法面对面沟通带来的问题,现场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4反思阶段

反思可以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这一阶段,课题组会收集线上用户学习数据和线下授课的情况,定期在社区内开展课程资源满意度调查,根据上述数据,从线上学习资源的时长、案例的实现度、线下授课参与度和知识点提问情况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结合满意度完善资源。学习时长不仅可以反映参与度,还可以反映学习者对课程资源的兴趣度;案例的实现度可以反映案例的难易度。对于学习时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案例实现度低,社区满意度低的课程,课题组需要引起重视,一起讨论课程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案例是否难度太大,及时进行更换。对于学习时长高,案例实现度高,满意度好的课程资源,课题组可以基于这些优秀资源进一步开发,向国家级精品课程方向发展。

2 《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的效果分析

为了探究《少儿编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中的效果,验证《少儿编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和社区教育的适配度,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效果[4]。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来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课题组选取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某社区作为实验社区,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问卷率为90%。由于少儿年纪太小,无法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因此由监护人和少儿一起完成。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课程的难易度、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具体问题和问卷结构如表1所示。

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是对此次课程设计课程与少儿学习者需求的匹配度,有44%的人认为非常符合,27%的人认为符合,16%的人认为一般符合,上述三个数据相加后可以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本次数字化学习资源符合少儿学习者需求。反映了本次课程整体设计是符合当前社区教育需要,可以给社区少儿带来一个好的学习资源。第二个问题是分析课程的难易度,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少儿学习者认为课程难易度是一般的,这符合本次课程设计的初衷,过于简单的课程对于少儿学习者来说没有挑战性,无法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过于难的课程内容又会影响到少儿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因此处于一般难度是较为合适的。第三个问题用于课程的案例可操作性,此题中反映出有将近18%的少儿学习者认为课程案例不易上手,后期针对这一个问题,与部分受访者进行访谈,了解到课程偏后期的案例由于涉及的编程知识较难,因此案例难度也相较于前面提高,学习者需要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才可以重现案例,这就让部分少儿学习者觉得难以上手。第四个问题,是对课程学习后的反馈,超过68%的少儿学习者是可以掌握所讲授的少儿编程软件的使用,整体符合预期目标。

为了得到更加详细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学习效果专门开展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少儿编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对加强学生基础编程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少儿编程软件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样发放了1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93%。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1”表示“对少儿没有帮助”,“5”表示“对少儿有很大帮助”

根據上表数据,在激发对少儿编程学习兴趣这一学习效果上,整个调查结果呈现正态分布,10.5%的学习者认为本次数字化学习资源对激发对少儿编程的学习兴趣完全没有帮助,超过7成的受访者给出了3分以上的分数,也就是认为对于激发少儿编程学习兴趣起到了帮助作用。对于是否帮助理解编程基础知识,没有人选择“没有帮助”,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非常有帮助”。本套课程资源对提高少儿学习者自我学习效率这一点上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能够帮助少儿更好地学习少儿编程。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学习本课程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少儿使用编程思想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5.8%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实质性提高。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首先,目前本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激发社区少儿学习者学习兴趣上,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也反映出来当前课程设计仍然存在弊端,在后续优化完善中,需要注意采取更加多元的方式激发少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少年儿童不同于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自我学习,往往需要外在驱动力共同驱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少儿编程课程资源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在帮助理解编程基础知识和提高少儿逻辑思维能力两个方面,本课程表现较好,但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计梯度式练习案例,让学生由易到难完成案例,而不是简单地重现教师案例。最后,在提高少儿学习者自我学习效率和使用编程思想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两个方面,现有课程表现有所欠缺,可以通过增加互动方式来提升自我学习效率,在微课视频中间可以适当穿插问题,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少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另外,可以增加更多生活问题,与其他学科融合,例如使用编程思想解决数学当中的“杨辉三角”等数学知识,用以提升学习者的逻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3结语

《少儿编程》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社区内的应用可以从准备阶段、培训阶段、推广应用阶段和反思阶段四个阶段来完成。准备阶段应该加强与对口社区之间的沟通联系,针对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用方案;利用培训阶段形成大学生为主的服务团队,进行相关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推广应用阶段针对具体社区制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反思阶段是通过对收集到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改进完善课程资源。效果分析有助于课程制作者更好地找到课程未来优化方向,让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现有的课程资源在应用过程中整体效果较好,符合社区少儿学习者的需要,难度适中;少儿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掌握少儿编程软件的使用。课程整体达到了预期设计制作目标,但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及提升自我学习效率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后期这也是课程要优化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海茹,康肖楠.我国少儿编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9):166-168.

[2] 张伟.少儿编程教育为什么会这么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2-02-14(13).

[3] 刘伟兰.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少儿编程项目学习与案例设计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S2):29-31.

[4] 张祖芹.少儿编程教育的教育学思考与实践路径[J].林区教学,2021(11):115-118.

[5] 王少华,钱荷娣.社区教育视域下少儿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以基于Scratch的少儿编程公益课程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6(2):53-56.

收稿日期:2022-03-2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级课题《社区教育《少儿编程》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K004。

作者简介:黄晋(1986—),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制作、在线课程策划与推广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