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晓盈
摘要:为满足电力通信工程项目安全与质量双管控,文章通过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实现以灵活计划为导向促进工程项目执行、以项目计划为参照精准推动项目进度、以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规范工程施工现场、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手段实时监控反馈现场情况、以移动端与云端数据信息实时交互为依托满足作业人员常态化安全学习,多渠道信息的实时整合、联动,保障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更好地服务于智能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系统;电力通信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6-0024-03
1 引言
电力通信工程施工过程涉及道路开挖、井下作业、登高架设、光缆敷设熔接、变电站内设备安装、设备巡检、运维抢修等一系列作业内容,施工地点覆盖面广且分散,施工现场存在有限空间中毒窒息、高处坠落、触电、电网及设备事故等安全风险。近几年来通信技术日趋复杂,工程的安全和作业规范管理日益严格,移动作业管控需求也逐步迫切,对安全工程建设生产的细节管控要求也日益提高,任何一个工程作业的不规范操作以及监管的缺失,轻则导致整体工程进度的受阻,重则可能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运用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通讯网络技术,探索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应用要从通信工程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整体内控,严格按照计划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制定工程项目的管理路线,从而精准控制项目进度;以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规范工程施工现场,做到应传必传,传必规范,落实现场作业“步骤制”流程管控;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手段实时掌握现场作业的动态信息,追踪现场作业情况,扩大检查广度,增加检查频度,加强惩处力度,减少现场安全隐患的发生,督促作业负责人员行使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管控顺利的实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1]。
2 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概况和发展情况
遵循国网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并借鉴上海市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丰富经验,信息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internet技术,其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主要有:Web服务器部署Web应用程序、数据库存储文件数据(拍照、录音等)、系统与外部系统做接口实现数据交互、部署流媒体服务实现视频录制端与视频播放端流媒体直播与分发、移动端支持手机App访问,远程视频监控(简称单兵系统)实现现场作业可视化监控,视频存储支持本地SD卡端存储中,也可以导入服务器存储[2]。
随着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迅速发展,极易形成多应用平台系统群,各方单独开发和单点管理,导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整体效率低下。众多独立的信息化系统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各个系统带来的大量信息数据无法融合、联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信息系统仍需要不断完善,以上下层级关系为立脚点,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串联起计划、项目准备、现场施工、施工单位及人员,划分各层级对应所属的职责和管理范畴。分级推进,自上而下,发布下达,层层落实;自下而上,落实回馈,环环相扣。上级单位全局掌控,下属单位积极跟进,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单位回馈数据,下属公司审核考察,上级单位数据汇集分析,实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完美閉环[3]。
3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施工计划环节中的应用
3.1.1 施工计划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通信项目立项编订计划后,因缺少审批和发布机制导致后续的工程执行流程很难按照原有制定的计划落实和执行,同时因缺失计划的分部分项审核,计划与执行的灵活度变弱,管理人员无法有序地推动工程的进展,对工程的整体进度的管控力度薄弱,直接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工,增加成本耗费,最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1.2 引入系统管理,以灵活计划为导向促进工程项目执行
系统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为主线牵引工程项目的执行,全局掌控工程的规划,根据作业性质进行分类,针对计划停电作业、非停电作业、临时作业等分别梳理流程,加强相对应的计划审批管理机制,特别是提高临时作业提醒及审批的应变管理能力,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与工作流的灵活结合,形成全新的工作流,实行计划管控,制定科学的月、周计划,并严格发布和加强审批、管控,将计划与进度执行作双线同步对比管理,直观反馈作业结果,使工程进度更为可控,流程动态尽在掌握。针对突变状况的停工和复工的审批管理,实现项目的灵活施工,应变不时之需。真正实现作业计划、作业准备、作业实施、监督评价全过程管控标准化,高效推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计划和执行吻合度。
3.2 项目执行流程管控环节中的应用
3.2.1 项目执行流程管控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项目工程施工有固定的作业标准和流程,但施工方经常因追赶工期,存在事后补齐施工资料的情况,导致施工资料归集因未按标准逐一按步骤提交而造成缺失的情况,最终降低了项目执行的整体效率。施工人员对于重复的工作缺乏自主性,忽略此类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且容易产生疲劳心理和厌倦感,相当程度上导致工程施工作业上的疏忽,增加了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规范标准性,同时也影响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不安全事件,甚至人身伤亡事故等。
3.2.2 引入系统管理,以项目计划为参照精准推动项目进度
项目一经立项,系统便自动依据项目的计划生成对应的进度与计划对比看板,通过项目节点的执行与反馈,看板会自动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展示当前阶段项目的执行进度,让管理者一目了然。系统从作业的全过程出发,项目节点进度与工作流紧密结合,加强项目执行进度与执行过程管控,实现生产作业工程的标准管控。强化了现场施工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监督,从责任人员落实、现场作业开展、质量效果评价以及工程项目记录文件和档案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作业,指导现场施工,实现现场作业的规范化。
3.3 施工作业过程管控环节中的应用
3.3.1 施工作业过程管控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工程项目多,移动作业的特性直接使得工程的管理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真实地掌握现场施工具体的情况,即使后续相关人员的口述或资料的汇报,也存在着信息碎片化、主观加工和转述不清的情况,无法精确无误地汇报现场情况,因此现场施工情况急需快速有效的反馈通道。
3.3.2 引入系统管理,以信息系统平台为支撑规范工程施工现场
系统通过手持终端与云端服务器进行实时交互,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作业人员根据当日工作票利用手持终端,规范施工前准备、施工中和收工三个作业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基本信息、施工内容以文字记录形式,或以拍照、录音、摄像等图形记录形式同步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真实反馈现场作业,细化管控每一现场环节的作业操作行为,提高操作行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实现现场生产作业的规范管理,同时实现了施工过程档案全记录,最终促进施工作业全过程的精细化规范执行。
3.4 安全监控环节中的应用
3.4.1 安全监控管控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传统安全检查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通信工程施工存在大量户外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线路巡线、抢修工作,作业点多面广,小型分散作业特点明显,使用传统检查手段难以满足安全质量管控要求。据统计,各类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组织管理方面的致因中,管理人员履职不充分占比达到了50.79%,为关键致因[4]。
3.4.2 引入系统管理,以移动智能终端为手段实时监控反馈现场情况
通过移动网络将现场施工的情况实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现场工作负责人佩戴智能终端,经移动网络实时上传现场工作视频、音频、GPS数据。后台监控人员可以实时在云端或者移动端查看摄像头传输的视频画面,实时监控现场作业的情况、与施工人员对话、进行视频录制、了解施工人员实时地理位置、浏览巡线历史轨迹。后台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监管施工现场,对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和处理,同时可以透过云端和移动端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取证,将会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减少了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的人力成本,增强了反违章稽查的威慑力,进一步规范了现场作业行为,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智能终端在施工过程中全程高清录像,施工人员返回公司后通过数据采集站将视音频数据自动同步到服务器备查。其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3.5 分包单位管控中的应用
3.5.1 分包单位管控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项目的作业实施环节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缺乏有效监管,可能会出现缺乏规范操作训练的作业人员不按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作业,特别是对于分包项目,容易导致现场施工作业流程混乱,组织纪律散乱,整个作业过程及关键作业环节难以在规范的标准下进行,生产作业更难以符合安全标准。此外,分包单位资质、人员审核疏漏,允许不具备相应资质类别及等级的单位或不具备相应施工能力的人员出现在施工现场,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5]。
3.5.2 引入系统管理,实现分包单位统一集中标准化管理
系统对于合作的分包单位企业信息、人员信息、工器具信息等进行统一集中标准化管理,形成分包商信息电子档案。严格根据分包商提供的资质信息类别及等级控制合同签署,落实对分包单位企业资质到期“预先警示、事前管控”,维护企业发包经营正常秩序。通过系统累计的分包商安全稳定业绩数据,形成“施工能力+施工管理”两大评价指标,聚焦“人员+现场”两大关键要素,构成梯队管理,甄选出核心分包商队伍,直接与承接项目挂钩,提升分包单位规范化的管理,为往后施工的安全性、规范性做出良好的铺垫。
3.6 安全教育培训环节中的应用
3.6.1 安全教育培训环节日常管理现状
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需要租借场所,集合参考人员,人工进行抽题、卷子印刷、排座考试、监考、手工批改试卷等工作,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大。传统考试后的报表统计工作复杂烦琐,人力投入巨大,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作业人员也无法利用工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
3.6.2 引入系统管理,以移动端与云端数据信息实时交互为依托提升常态化安全学习
在线教育模块的根本是试题题库,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导入电力通信安规题库,就可以通过设定的规则进行自动组卷发布考试,考试类型多元化涵盖:动态试卷考试、统一试卷考试、日常习题练习、模拟考试、易错题考试等。通过云端数据库推送到作业人员手机端App,形成电子考卷,作业人员登录手机端App进入在线教育模块进行线上答题,每位作业人员考试题目由系统在题库中随机生成,考察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熟悉情况,同时手机App端的考试数据汇总至云端数据库记录每次考试的人员考试分数、时间等信息,对已有的考试情况包括成绩排行、参考情况、错题情况、考试成绩层次分布、考试参与度分布、平均成绩排名、未答题次数统计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通过手机端App与云端数据信息实时交互实现专业人员学习常态化,考试科学化,规范化,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4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电力通信工程项目完工后即可投入电网的运行中,而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电力通信工程施工过程数据,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的要求较高。系统安全性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硬件通信设施和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安全,又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既有用于解决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又有用于保障安全技术顺利实施的安全管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分开。数据库服务器不能直接访问Internet,外部用户也不能通过Internet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只有Web服务器可以访问数据库;
2)Web服务器仅能通过HTTPS加密的web链接进行访问,并使用自定义端口,最大限度避免黑客的扫描与攻击;
3)通过硬件防火墙及时阻断非正常访问;
4)确保用户使用强口令登录系统,并执行密码过期、输入错误次数限定等必要的密码策略;
5)通过数据资源权限严格控用户的数据访问权限;
6)数据每日备份与定期异地备份。
5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施工管理的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信息的实时整合联动保证了项目各环节安全管控顺利的实施,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随着国网电网公司做出全面推进“三型两网”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必然将我国电网建设推向高速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电力通信工程管理中应用还有更广大的研发和提升空间,值得被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攀,罗忠军,李海龙,等.电网工程移动安全管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9):71-73.
[2] 杨超.电力工程中信息管理系統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2):243-244.
[3] 张景文,雷静.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40-41.
[4] 张伟,朱双娜,曹春香,等.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与案例数据统计[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3):92-96.
[5] 张楠.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6):127-132.
【通联编辑:代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