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课程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4-05-04

单文盛 谭金敏 袁瑞含

摘要:网络课程跨越了距离的限制、时间的障碍,极大扩大了知识的传播效率,同时网络课程也有着一些相对不成熟、不完善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湖南省和全国其他省市的部分高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结合线下小组访谈,整合教师视角的网络课程现状和趋势,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效率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如何提升网络课程教学效率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传播学;高校网络课程;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8-0088-02

网络课程作为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技术方面和教育方面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网络课程研究的价值方向[1]。近年来,国内网络课程推广与创新的过程与新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资源变成了网络课程教育的核心,网络技术和终端技术提供了海量信息储备的知识库,以及连接教学双方沟通互动的窗口[2]。不仅如此,网络课程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推行,具有统筹发展的色彩,尤以大学生网络课程在高校中的普遍应用为代表。疫情期间,网络直播授课的广泛运用,推动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教学转变[3],也将网络课程及其相关话题带入全民视野。然而,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高校邦、超星等国内网络课程平台在课程设置、成绩构成、防作弊机制三个方面的数据表明,理想的网络课程效果尚未达到,如何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效率仍需从多角度思考。

1 网络课程现存问题

本项目从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吸收程度和教师的网上教学方式两个层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湖南省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其他省份接触网络课程时间较长的高校学生,包括江苏、北京、福建、四川、湖北、陕西、上海、吉林等九个省份及直辖市。分两期分别向湖南省大学生和全国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着重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态度和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回收近300份有效问卷。并且本项目采取小组焦点访谈的形式和本校部分师生针对大学生网络课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得出结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课程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在校大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方面收效甚微。

1.1学生对待网络课程态度消极

在校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较低,网络课程的选择标准过于功利,网络课程参与度低,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并且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在网络课程的选择标准中,有71.72%的学生选择了“课程简单,学分易得”,70.71%的学生选择了“对此门网络课程很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选修网络课程的功利性较强,对于网络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参与性,虽然仍保持以“兴趣为导向”的趋向,但选择余地和开放人数有限,全国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70%的学生反映网络课程体验一般。究其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对开展网络课程的意义知之甚微。网络课程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国家公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公平。借助网络新媒体这一强大工具,知识的传播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课程的开展,对校内大学生来说,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并且网络课程的内容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有利补充。但是,当代大学生对此方面缺乏认知。

在学习状态中,占比最高的完成方式是“有时间的时候看”,达到72.73%, 也有14.14%的学生会在截止日期前或开放课程后几天刷课。另外,有82.83%的学生会在上网络课程的同时做其他事。可见,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缺乏专注性,对网络课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学生难以对课堂产生代入感,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高质量的课堂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但是网络课程的上课形式将教师与学生分隔开,教师与学生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摄像头和电脑屏幕,削弱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链接,不能产生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4]。

在“是否代刷”這一方面,29.29%的学生表示,至少一门网络课程学习是“找人代刷”。由于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学生暴露在海量信息资源之下,寻找答案的成本大大降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由于学生对于网络课程考核和完成作业的需求,市场上已经存在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相关规定去制止,网络课程教育的平台也没有对刷课行为开发出有效的监督技术。因此学生缺少思考过程,隐形作弊的现象比较明显。在问卷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有29.29%的学生至少一门网络课程学习是“找人代刷”,可见,网络课程学习监督机制亟待完善。

总之,我国高校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态度并不理想,校内大学生只是把网络课程当成是一种完成学业的任务。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不能对网上课堂产生代入感,他们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课程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没有意识到网络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部分学生选择了代刷网络课程,由此促成了大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消极态度。这种消极的网络课程学习态度,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课程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还有待探索和发掘。

1.2网络课程教授模式不成熟

研究小组也在教师群体中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在教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网络课程的授课模式不成熟,大部分网络课程依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我国校内网络课程的授课模式由于受制于网络平台技术,教师不能和学生形成有效及时的沟通和互动,缺少互动和学生展示的机会,没有老师和学生直接沟通的网上社区。再者,大部分校内网络课程中的教师依然只采取“PPT+教案”讲解,没有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学生没有参与度,网络课程教学中没有集体的概念和氛围,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传播效率低下。

网络课程的教学是知识从教师传授到学生的一个过程,网络课程的教授模式是决定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网络的教学中没有得到改善,最终费时费力,既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1.3平台技术不完善

当今大多数的网络课程教授平台技术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手段。

大多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没有实时监督学习进度的技术,只能简单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网络课程的完成度和评价只是依据是否完成,导致学生作弊现象严重。有些网络课程平台的技术不完善,网络课程的学习记录可以被一些应用软件自动代刷,导致了网络课程的代刷现象较普遍,学生隐形作弊的程度较高。

网络教学技术的不完善,使学生作弊变得简单,由此滋长了作弊的风气,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知识不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网络课程的学习变得效率极低。

2提升网课传播效果的措施

2.1 大力提倡学生的积极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和理解。要解决网络课程学习效率的问题,首先应该促进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态度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校方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网络课程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网络课程的录制流程,不能认识到每一节网络课程的录制都是老师辛勤备课的结果,是相关学科知识的精华和提炼[5],在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制作和准备网络课程的过程中,特别是采用录制视频形式的网络课程,需要教师做更加精细的备课和PPT展示,在摄像录制过程中可能多次重录、补录,其最终成果应该比现实中的课堂质量更高。但学生很难看到这方面的努力,更容易将网络课程归为枯燥、教学模式单一或形式主义。所以,校方应积极和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沟通,让学生意识到网络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线下应该积极和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的课程运用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完善,这是新媒体融合下的大趋势。所以,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为了弥补缺乏课堂氛围的不足,教师线下应该积极和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及时解答听网络课程中产生的疑惑,以便安排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课堂安排,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交流,并且为其学习提供帮助,帮助学生制定有规律且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安排,促进师生间的问题探讨和教学相长。

2.2 改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新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使“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变成了课程的中心。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变得更加自主,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高,因而学习效果更好。网络课程应该借鉴翻转式学习的理念,不再局限于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基于学生自主的学习,加以引导和启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兼容网络课程教学,满足师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仅如此,教师完成网络授课之后,要重视网络课程教学后的反馈。反馈可以采取线下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挖掘学生的上课感受、上课需求、知识吸收情况等。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以便后期改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网络课程录制前应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选择适合的录制章节和教学方式,保证网络课程是高质量的同时,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网络课程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群体也是影响网络课程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新技术的改进,教师群体应该善于利用新媒体手段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要注重网络课程传播效果的反馈,以便进一步改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网络课程吸收效率。

2.3 完善平台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课程的应用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辅助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和完善对学生网络课程学习过程和状态的实时监督机制,改善网课教学效果。

对于“系统代刷”作弊的行为,社会上经营网络课程教育平台的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防止作弊并且实时监督学习状态的技术。例如,研发和完善网络课程用户登录验证功能,对于登录系统的用户进行严格身份驗证,确保为学生本人。其次,利用网络大数据,对网络课程观看时长和频率进行实时监督,避免系统代刷的可能。并且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若发现学生网络课程作弊被发现,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课程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完善。这种发展的完善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持,社会网络课程平台经营机构,政府和学术界等应该共同努力去打击任何作弊方式和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信息化教育重要途径的大学生网络课程研究,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融入多种视角。调查分析和访谈提供的反馈表明,这一新领域还有许多不足,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态度消极,网络课程的授课模式不完善,网络课程平台的监督技术不完善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网课的传播效果,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高校作为网络课程生产和推广的主体,应引导学生端正网课学习态度,探索网络课程教学新模式,网络课程设计与建设也需要更多自下而上或横向的交流互动,需要从内容到形式、从功能到组织的创新,才能推动网络课程的宏远前景成为现实。网络课程的授课平台技术手段仍需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让网络课程的传播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闽,王迪,陈丽苹,等.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误区与定位厘清[J].成人教育,2019,39(12):17-23.[2]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27-33.

[3] 任晓敏,辛瑞萍,陈岱云.疫情时期高校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11):73.

[4] 杜育华,丁瑾.大学生网课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344-345.

[5] 冯宜强,于志慧,孟凡,等.大学生网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三个网课平台的使用数据分析[J].山西农经,2017(19):124-126.

【通联编辑:唐一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