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04

邵佳靓 高和平 陈威

摘要:课程思政兼顾了智育与德育,是对教育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回归。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作为面向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参与学生数量多、思政影响范围大。为了更好地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结合课程思政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引领,重构课程内容,采用“SPOC + 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符合课程特色的“三六三”教学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元素分层次、有计划、全方位、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8-0149-03

1 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明确了路线图。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1]。“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教学上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思政教育与公共基础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只有道德教育和教学相互结合,目的与手段才能和谐统一。在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引领下,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研究高职院校中公共基础课和课程思政交叉融合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结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场景重构课程内容,基于“SPOC + 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并进行教学实施。

2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背景及改革必要性

信息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面向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国标》)要求及课程建设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信息社会特征、规范;掌握常用的工具软件和信息化办公技术,了解云大物智等新兴信息技术,具备支撑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信息素养[2]。

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基础支撑[2],结合浙江省委工作热点,数字化改革是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贯穿国家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技术的双面性和日益增多利用信息技术犯罪的案例,更加强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的人才。因此,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显得至关重要。

3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3.1 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大多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这些内容缺乏明确的价值立场判断,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离较远。且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在前期教学中缺乏长期、系统的思政教育,部分教师存在德育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

3.2 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完善

为了更好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专任教师需要从教材中挖掘育人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3]。但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只包含实际操作步骤的指引,侧重富含逻辑的知识引领而缺乏人文思想情感,不利于学科任课教师对育人资源进行挖掘。

3.3 专业教师对思政融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认识不清

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理解不充分,并且缺少创新的教学方法以落实目标,最终的教学评价环节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缺少评价手段,难以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

4 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建设路径

4.1 设定课程目标

结合《纲要》和《国标》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展开。知识目标主要围绕要求学生掌握Word、PPT、Excel等Office基础知识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Office软件中进行文本、表格和动画的编辑,并能进行信息检索;素质目标主要围绕职业素养和技能规范的培养,其中蕴含的思政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宏观理念引导,凝练成“理想信念、职业素养、个人品格”三个层面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目标(如图1所示)。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中能爱党爱国、敬业乐群、诚信友善、行为自律、知晓责任。

4.2 重构课程内容

本课程依据《国标》要求、课程目标和学生情况,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工作特点,通过“6个项目、21个任务、54个案例”,如图2所示。从配置个人计算机出发,以企业日常工作、活动为项目场景,通过对企业常用文档的排版布局,帮助学生熟练使用Word2019文字处理软件;以企业产品销售为项目场景,通过制作企业常用演示文稿,帮助学生熟练使用PowerPoint2019演示文稿软件;以企业日常后勤、人事等部門工作为项目场景,通过制作企业常用表格,帮助学生掌握Excel2019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以企业对外宣传为项目背景,让学生初步掌握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Camtasia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以数字化改革为背景,让学生理解“云大物智”等新技术。结合岗位真实应用,深入解析高效办公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技术能力,达成思政目标。

4.3 挖掘思政元素

本课程由专任教师与思政教师结对备课,针对每一个项目内容,从学科历史、时事政治、典型学科故事、榜样力量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进行多轮教学实践后,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分享、课后访谈,进一步迭代挖掘,促进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项目中,最终获得课程思政元素与实施策略,如表1所示。5340E90A-50DB-4104-B30B-093496BD9935

4.4 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按照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形成“三六三”教学策略,如图3所示。

课前三准备:借助SPOC在线平台,准备预习资料,即发布任务书,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要求,并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准备前测讨论话题,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准备教学设计,详细分析知识点或技能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搜集典型素材,结合BOPPPS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流程。

课中六步走:采用以成果为导向的BOPPPS参与式教学模式,B(导入阶段——任务场景)、O(目标阶段——任务目标)、P(前测阶段——任务准备)、P(参与式学习阶段——任务演练、任务拓展)、P(后测阶段——任务巩固)、S(总结阶段——总结答疑)[4]。不仅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够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主要有:国家时事法、故事讲述法、典型案例法、言传身教法(教师)、身体力行法(学生)等。

课后三平台:遵循“以赛代考”原则,搭建“课赛平台”,借助“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竞赛”代替期末终结性考核,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5];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设立“智慧办公服务工作室”,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结合时政,深入社区、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办公软件教学服务,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5 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基础实践案例

本文结合课程特点,选择项目3任务3为实践案例进行教学流程的介绍,教学内容主要是动画触发器、幻灯片切换和超链接插入和设置,采用了孟晚舟回国的国家时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以华为企业为场景使学生产生科技自信,在制作企业相关实例的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

5.1 课前三准备

课前阶段,进行三个准备,借助SPOC在线平台,发布任务书,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设置前测讨论话题,提问“是否了解华为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什么?最近发生的有关华为公司的新闻有什么?”,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之后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5.2 课中六步走

1)导入阶段(B)为任务场景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共同观看孟晚舟回国演讲的视频,使用国家时事讲述的方式,分析孟晚舟回国的前因后果,让学生们分享作为如果自己作为孟晚舟回国后的感受,感性地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并以职业扮演的形式,以华为公司员工的身份开始本次课的学习。

2)目标阶段(O)为任务目标阶段,展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几项任务:交互的企业宣传册、交互的项目计划书、交互投标书,以成果为导向,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学习目标。

3)前测阶段(P)对应任务准备阶段,主要进行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点的分析和学习,以之前在Word学习中制作的企业宣传册作为知识迁移,逐步进行技术分析,并学习演示文稿中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超链接、设置动作按钮等操作方式。

4)参与式学习阶段(P)包括两个进阶案例的制作,分别是任务演练和任务拓展。任务演练中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与华为公司相关的信息,提升学生筛选信息和数字化工具的运用能力,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完成效果和隐性的思政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任务拓展部分,学生对华为当前进行的项目进行查找,制作生成项目计划书,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于民族企业的了解,产生科技自信。

5)后测阶段(P)为任务巩固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投标书,并介绍本组作品的功能点,包含的拓展功能,以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体会办公工具带来的便利。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课程思政体验情况进行评价。

6)总结阶段(S)为总结答疑阶段,通过当堂测验或问答,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点,并引导学生畅谈感悟,深化课程思政的落实。

5.3 课后三平台

课后阶段教师依据教学进度,指导学生进入相应平台进行课后提升,比如引导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前去创新创业平台进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并进行相应创新。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社会服务平台,将掌握的知识技能传递给社区、企业等部门,感受自身之于社会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产生使命担当。

6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我们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过程性考核由在线学习平台自动生成成绩:包括“三平台”中学生具体实践情况、课堂作业成绩、阶段性考核、考勤及表现组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主要围绕个人品格、职业素养、理想信念等角度考查学生;终结性考核由在线测试和“以赛代考”期末竞赛成绩组成,期末竞赛的评价结果由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组成,完成思政元素的全方位深入[6]。

7 结束语

本文围绕课程思政主旨,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归纳挖掘形成课程思政目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引领,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结合“SPOC+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符合课程特色的“三六三”教学策略,深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并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在期末竞赛、计算机二级考试等多个平台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教育部辦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6):131,211-306.

[3] 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4] 张建勋,朱琳.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1):25-28.

[5] 常洪伟.“以赛代考”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85-87.

[6]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通联编辑:谢媛媛】5340E90A-50DB-4104-B30B-093496BD99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