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康满 周汇 许继丹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变成了一种现代社会文化,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该文调查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案例;城乡差距;多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2-0145-03
1 引言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表示:“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学校中仍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为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笔者走访调查了一些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并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1]。
2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
2.1信息技术教师学历
这次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其中信息技术教师54人,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如图1):大专及中专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8%,本科学位的教师仅占32%,而硕士学位的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为0,且这部分教师只有45%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这体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总体专业水平能力不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教师占总人数的76%,乡镇信息技术教师占2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占2%,如图2,这说明信息技术教师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数量极少。
2.2 教师的城乡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教师占总人数的76%,乡镇信息技术教师占22%,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占2%,如图2,这说明信息技术教师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数量极少。
2.3 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态度
笔者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群体分别进行了调查统计。
(1)教师
8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在学校中不受重视,教师只管上课就行,学生学得怎么样无所谓。12%的教师觉得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且信息技术工资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工资低,没必要花心思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只有3%的教师认为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时代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应加强教学,如图3。
本次发放了450份学生问卷,在信息技术课程老师是否会布置作业这个问题上,有17.4%份回答不会专门布置作业,有59.3%份回答布置作业但不会检查的,23.3%份回答布置作业会检查但不评分,如图4。这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高,教学敷衍。
(2)学生
在调查结果的整理中发现,89%的中学生感兴趣,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喜欢的教师及好的教学内容,其中38%的中学生兴趣浓厚;11%的学生不感兴趣。
(3)家长
可以看出,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不足,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2.4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情况
为了解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笔者在问卷调查学生在小学是否学习过信息技术学科,其中427名学生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另外的23名学生小学在乡村读书,学校学生不多,学校规模小,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学科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并未得到普及[2]。
3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教师数量不足,师资薄弱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数量少。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一所中学基本上不会有超过3名信息技术教师,有的甚至没有专职的信息教师,只是由其他人员兼任,即使综合实力较好的中学,比如衡阳市博雅中学、成章实验中学均只有2名信息技术教師。由于教师数量少,学校也就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教研活动则更不必说,如此下去,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很难提高[3]。
其次,教师学历整体较低。从数据中知道教师基本上是大专和中专的学历,信息技术专业基础不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也不足,把信息技术能力和操作电脑能力等同。
再者,专业不对口,信息技术教学不够专业化。调查显示,55%的信息技术教师是非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不能准确理解和解读,甚至是非师范类毕业,缺乏基本的师范技能和心理素养,不能很好地教授知识和指导训练。
3.2 人才流失快,缺少骨干教师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开始阶段大部分师范学校并没有信息技术师范专业,当初的一批老师仅仅是因为会一些电脑操作而成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缺失以及各方面重视度不够使得他们无法成为骨干教师。而新来的老师虽然专业能力较好,但教学经验不足,短期内也很难成为骨干教师。[4]
教师培训是增长教师知识、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一般都会安排给所谓的“主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非“主科”课程,其教师很难获得培训进修的机会。信息技术教师表面上看似乎很清闲,但实际并非如此,他们除了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外,可能还要兼任其他课程,还要负责学校的网络及办公系统的维护管理,协助其他所谓的主科老师的备课或是教学比武的课件制作,负责管理学校的电教设备乃至文艺汇演的音响、灯光、舞美等,简直是比教师更会教、比后勤更辛勤、比勤杂更繁杂、比专家更专业。如此繁杂的工作,使得信息技术老师根本没时间还没精力去钻研教学、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又谈何成为骨干教师呢[5]。
工作繁杂、工资偏低、机会渺茫,难免给信息技术教师造成心里不平衡,造成了信息技术老师的流失。我院2012级的许兰兰,2013级的洛普菊两位毕业均只在博雅中学教学一年便离职,2015级的谭佳琳在博雅中学教学一个学期便离职。老师队伍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3缺乏认可,信息技术课流于形式
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很多学校开设此课程只是为了课表的完整,基本不对该课程进行考核,老师自然也不重视教学,备课应付、讲课随意且枯燥乏味、作业考试流于形式,调查表明,17.4%的教师不布置作业,59.3%的教师虽然布置作业但只是一个形式的存在,教师不去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作业完成质量。
家长也不重视,据调查问卷显示,91.5%的中学生家长不关心信息技术学科,88.9%的家长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学得不好不要紧。受学校、教师和家长认知的影响,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很消极。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又反过来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丧失教学热情,如此一来,信息技术课程就真正地流于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和作用了[6]。
3.4教材与实用脱节
笔者还对现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调查了师生对教材的看法,现有教材大多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内容单调,与市场应用脱节,大多数教材的重头戏变成了办公软件的操作,缺少学生感兴趣且实用的技术,例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伦理道德等。
(2)学科逻辑不够严谨,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3)过于强调知识的整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4)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各学科广泛应用。但其他学科向信息技术课程的渗透基本为零,造成信息技术学科被“孤立”的现象。
3.5城乡差距大
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城市学校更容易吸引教师入职,同样的条件,市区比下边县区更容易招收到優质师资,调查显示,县区的师资普遍低于市区的师资,农村的就更不用说了。
调查表明,城市区学校基本都按标准配备了教学机房,学校组建了网络,建立了基本的网络办公和管理系统,加之这些年在信息技术方面获得奖励的学生可以在升学上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照顾,城市的学校、教师及至家长都逐渐重视的信息技术学习了。然而,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学校,一所学校一般都只有20~30台电脑,有的甚至只有十来台,可能还不能正常工作,学校接通网络只用来查看新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了,有的甚至取消了设信息技术课程。
4 改革策略
4.1政府和学校
政府应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投入,以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信息技术教育投入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必须要建立最基本的机房和网络等基本的教育设施。所以政府首先要为城镇、农村、偏远地区提供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
(2)提高教师待遇
师资是教学的保证,适当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让农村学校能留得住优质师资。
(3)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
政府和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激励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比如各地实施的国培和省培计划,明确保证了教师在参训期间的工资待遇,并且实行顶岗实习的方法,既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又避免学校招入新教师造成教师过剩的局面,还为即将毕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国培、省培主要是针对“主科”课程,建议应该更多地考虑信息技术这样发展变化快的学科。
(4)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宣传
应大力推进办公电子化和网络化、举办各类信息技术讲座,加大信息技术应用优势的舆论宣传,同时建议多举办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与活动,如针对教师可以举办信息化教学竞赛、教学资源网站设计赛、在线教学竞赛等,针对学生可以有班级或个人网站设计赛、电子商务设计赛、机器人大赛和AI作品赛等。让学生及家长都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师、家长、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校、家长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5)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正式考试范畴
现阶段的各种评价体系还是以分数作为量化指标,很好学校就只关注那些参与评价的学科课程了,而一般的评价(包括中、高考)是不包括信息技术的,虽然现在部分地区要求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必须及格才能参加中高考,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力度薄弱,监考体制不严,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代考现象。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政府和学校颁布法规将信息技术学科列入学期考试计划,最重要的是纳入中考、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迫使大家从根本上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6)减少城乡差距
为了解决农村师资问题,可以实施送课下乡活动,让市区教师到乡下去上交流示范课,同时可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让农村能留住老师。为了弥补农村教学资源不足,可以让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实行城乡学生交换的方法,让乡镇、农村的学生去市里的学校学习一两天,感受不同学校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还可让结对学校的学生合作举办各种活动与比赛,在活动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喜欢上信息技术。
(7)改编教材
信息技术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都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不足,建议考虑以下几点改编教材:
(a)初、高中通盘考虑,避免内容的重复,保证知识的循序渐进;
(b)充分调研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生使用电脑的习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c)增加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关联的教学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多学科融合。
4.2教师
教师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建议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1)教师应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引领行动,身为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肯定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只有老师自己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会自觉地、自发地钻研改革教法,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知识日新月异,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处于学习状态,时刻吸收新知識、新营养。教师应多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研讨会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可以在论坛上与同行相互交流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实行“送课下乡”,城镇教师可以到乡下去教学,农村教师可以到城市学校去学习、体验。城镇教师用不同于农村的上课风格、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与乡镇、农村的教师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互补,相互提高。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地区的教师的上课风格、从其他教师的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3)精心设计教学案例,让计算机教学生活化
信息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灵活设计一些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战中感受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和学习计算机的乐趣。
5结语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是我们国家迈向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希望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行教学改革,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蒋立兵.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张葛.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9(5):157.
[4] 赵芳.“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5] 刁庆.信息技术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效应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6] 李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通联编辑:朱宝贵】
13925007833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