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4-05-04

刘馨阳

摘要: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成为一种趋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之上,并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色彩斑斓的图片、视频、音乐为学生枯燥学习增添了色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科学课程是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学科,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创新,让学生从小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的同时拓宽了眼界,极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科学进行整合研究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6-0205-02

新课改一再强调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将多媒体及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这门课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在当下小学科学课堂现状的基础上深度认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革新授课方式,让学生在信息化的情境中进行高效科学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英文名称为Multimedia technology,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的表示载体以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为基础,储存信息的实体包括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器。早期将录音、录像等运用到课堂这种教学技术称为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话教学。但在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计算机已经可以逐步取代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应用的地位。现在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预先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或软件来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也获得了全面的创新。多媒体教学在全国各阶段院校中均开始推广,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但应用在科学教学中的媒体技术多为感觉媒体和表示媒体。感觉媒体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感觉的媒体,比如作用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可以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的多媒体学习资源。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感觉媒体而认为制造出来的媒体,多指信息的表示和表现形式,比如文本、语音、图形、图像、视频等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充分控制和使用学习资源的时间,增加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关注,并延长学习资源保留的时间。它的实时性具体界定为与时间的密切关系。如疫情期间教师和学生通过在线视频、会议等来实施教学。

2 传统科学课的缺点

科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会影响学生对周遭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认知水平和态度。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却是无限的;教学仪器和可供学生操作的设备也受限制,不能让学生完全自主的独立操作。

科学课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和实验法。但是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利用讲授法将书本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不懂实验背后的科学道理,不能发现科学的奥秘之处,对知识的获取均来自间接体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样也开阔不了学生的眼界。

由于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内学生的人数和教师的人数完全不对等。教师无法照顾到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并没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是一再地讲枯燥的学科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新课改一再强调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以人为本”是核心。教师不应该忽略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及可以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师一味地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按照考试考什么上课就讲什么的路线进行备课和授课,完全未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有些学校对科学课完全不重视,认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达不到做科学实验和了解实验背后的真实道理的能力,对科学课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因此由于学校的不重视,教师授课方式的不新颖,小学生本处于发展阶段的初级水平更容易在课堂中开小差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最终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相偏离。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以:“单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在校园内认识新的事物,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这会使得他們本身的情感,态度,意志力都在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是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活泼好动,对教师的崇拜心理极强。那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好多媒体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枯燥的课堂无论对于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在课前,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进行科学的备课。比如在进行《地球在公转吗?》这节课的授课时,学生对公转,自转的概念是完全不清晰,没有办法去理解更深层次的地球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分别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利用视频来帮助学生对本节建立浓厚的兴趣,且通过视频的对比可以分析出公转与自转之间的差别,以及地球的这些运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课堂,又带着憧憬和疑问走出课堂。学生的好奇心足以让他们去解决课后所留的思考问题。这种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样通过小组之间的展示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意识。

4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是提高教学实效性有效的途径之一。科学课程和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很多的道理通过口头阐述是理不清的,需要实验去直观的展示与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过于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图片、视频、音响等形式变得直观可见,通过对逼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并不会产生抗拒心理,同时也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是需要贴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

教师利用新颖的技术手段可以在课堂内方便快捷的为学生展示学习资源,如交互式电子版白,投影机,提前制作好的可交互ppt课件或者影像资料。让学习内容更直观,更形象,更清晰。同时对理不清的深层概念进行概括与总结。利用思维导图对课程的脉络进行梳理,使学生一目了然,让这些知识不受限于课本也不限制于教室。新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到随用随享,因此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但可以让学生高效进入课堂,还可以极大地减少课堂中的时间浪费,扩充课堂的知识容量,使科学课的内容不只是课本所述,还有更有趣更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资源,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开始就通过大脑的运转来进行的,而是首先通过视觉的刺激和听觉得反应,二者同时发力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才开始进行工作。因此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前通过情景的创设将学生的感官调动起来,积极且自主地参与学习中,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5 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具有个人偏向性的行为方式。这与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沉思型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更沉着冷静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而冲动型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某些关键的操作步骤由此导致实验的失败。还有的学生是场依存型,很难独立学习,并且对外界产生过度的依赖。冒险性的学生更喜欢新奇的事物,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如果只利用同样的传授法来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革新来促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的产生。比如通过教育智能硬件来进行学习。这一类硬件多数属于人工智能产品,学生可以通过与硬件的交互,来弥补课堂上教师由于忽略学生而导致问题。使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拥有互动的学习方式。

然而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充足,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学生的科学课程完全照本宣科,无法做实验,无法通过专业的教师来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与此同时“1+N”教学项目,远程教学等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学生进行帮扶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再限于枯燥的理论朗读,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VR技术,虽然学生坐在教室中,但是视觉的体验将学生带到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学习环境中,模拟学习、模拟实验等项目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难以真实操作的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6 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对实验的操作与认知

新课程改革下提倡,"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此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不论是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还是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都是新课改下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从本质上讲通过实验才可以充分地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才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科学现象从而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在科学课程中,由于学校的规划不充分、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水平参差不齐、实验设备不完善,学生有时没有接触实验的机会。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与电子白板进行虚拟交互实验来弥补设备不足的缺点。学生通过电子白板来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和真实实验相同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并且会提示学生相关操作要领,避免在未来真实情境下出现危险实验操作。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可以将书本上平面的知识立体起来。比如《蚕的生命周期》一课,由于试验周期较长,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过程变得立体,不再是通过教材上为数不多的图片展示来使学生理解蚕的出生到化茧成蝶这一过程。动态的实验更能清晰地将全过程展现出来,有效地缩短课堂时间,扩充课堂教学容量。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实际观察来对蚕的生命周期有着更完整的亲身体验。

7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偏重,更希望在实验课上选择学习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失教育公平。可以通过信息化点名软件,将学生的全部姓名输入进去,选择哪位學生进行操作演示均为随机而不带有教师主观意愿。保证每个学生被选择的概率是相同的。同时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那些没有被分到实验仪器的同学可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虚拟实验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在实验课上都有知识可学、有实验可做,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更能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

8 总结

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是存在优势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基于传统课程的分析以及学生特点来进行授课,一味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会物极必反。因此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的改进,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思维逻辑等。将教学方式变得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利用技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增强了教师的知识素养。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中,一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今天的教育和教师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的学生将会生活在过去。

参考文献:

[1] 张占杰.利用多媒体让小学科学课堂更精彩[J].中国新通信,2020(7):200.

[2] 黄崇泽.多媒体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12.

[3] 梁得虎.浅谈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22.

【通联编辑:张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