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改探讨

时间:2024-05-04

高腾刚

摘要:当前,我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类专业和信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然而,新工科背景下,要求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课程从2014年开课到现在,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全文从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内容以及课程教学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2-0127-02

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的意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2017年2月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概念,工科教育再次被重新重视,同时也对当前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工科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工科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探索工科教育的优化革新的新思路,探索符合新发展需求的新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基于这样的要求,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面向全校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同时它也是计算机类专业和信息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更是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我校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从2014年开课到现在,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存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轻实践而重理论,教学内容与行业背景结合不紧密,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放映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亟须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此外,课程的开设同时也是数据大爆炸时代从事“互联网+”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工作中必备的创新能力素质之一,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内容

根据贵州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通过向全校已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同时实地调研周边高校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基本情况,分析总结不同高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从而重新制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课件、教案、课前导学以及各章节习题集,也为课程后期建设打好基础。

此外,在课程建设中,还将以课程各章节知识点为单位录制课程视频,视频时长在5-25分钟,最好在20分钟以内,分辨率不低于720p。因此,我们在录制课程每章视频前,设计好各章知识点不仅要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而且还要满足在线课程录制要求。经过反复商量,最终确定了本门课程要录制22个视频,其中,第一章2个视频,第二章3个视频,第三章6个视频,第四章4个视频,第五章3个视频,第六章4个视频,每章视频内容详见如图1所示。在具体设计录制的章节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录制本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力争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听明白,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门课程的整个视频录制基本做到了时间短、内容精、高质量的特点。

3课程教学过程

3.1分班对比教学,完善教学资源

新的教学资源制定后,设计教改班和普通班进行平行教學。教改班采用混合模式教学,普通班按照传统模式教学,期末时,分别向两个班级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教改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结合两个班的期末考试结果,来分析对比教改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效果,从而对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进行再次修改,第二次教学时,全面实施新方案。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资源。

3.2构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网络与课堂教学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在具体执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进行统筹安排,优化教学课件,将教学课件录入到“雨课堂”;优化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环节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在进行翻转课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紧扣课程教学大纲来分析明确各章节翻转的目的,从而根据目的制作课前导学任务,设计课中的教学活动,以及设计课程的评价方式。在第一次课堂上,告知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了解课程整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并演示如何通过手机端访问“雨课堂”软件进行学习。课前,通过“雨课堂”软件推送课件及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导学任务。课中,结合“雨课堂”对学生完成课前导学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测,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并且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案例教学、PBL教学为主,提倡学生“伙伴式”学习,并进行分组(建议每组4-6人),随机抽取组内学生来进行回答问题或汇报学习成果。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清华在线平台”等网络在线资源进行复习和扩展知识,及时反馈学习疑点,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困惑。师生通过手机端即时互动,深度融合网络与课堂教学,构建混合教学模式。

3.3加强过程考核,建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考核标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惰性,为刺激学生学习热情,激发自主学习,必须有相应的监督,因此,课堂建设还要加强过程考核,建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考核标准。考核环节多样化,应对学生课前导学、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此外,评价的对象可以多元化,比如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打分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观能动性以及互动性等,进而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创造性。

4课程建设特色

当前我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不但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且还缺乏课堂教学的交流与互动。在建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中将突出以下特色:

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教学资源的要能够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出发点来设计教学资源,重新录制微视频,将过去过于书本化的内容让它变得口语化,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易于把握的内容放在视频中,而教学的难点、疑点放在课堂进行交流。

混合教学模式:作为我校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种混合教学的结合,既要发挥网络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约束的特性,让学生用课余时间也可以学习以外,自由的学习方式同时能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又要利用课堂的学习充分去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共同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标准:强调过程考核,考核环节多样化,评价对象多元化,从而更加科学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结束语

当前,我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正处于课程建设中,我们将整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积极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该课程通过前期的教学,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上的运用还不太成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