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苏文 包佃清
摘要:职业素养的提升是中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中高职衔接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对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素养;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4-0096-02
收稿日期:2019-1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性研究(2016SJD88014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17SJB1724);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培养对象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苏文(1979—),女,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1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职业素养内涵
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但社会技能人才紧缺问题仍然存在,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很多学校积极推行“3+3”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进行分段人才培养,就是针对三年中职教育学业取得中专毕业证书的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后可获得升学资格,进入高职教育阶段进行学习,中高职衔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3]。
职业素养是指人们在从事相应的职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具体可体现为合作素养、创新素养、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等方面[4-5]。
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高职衔接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意识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社会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的就业难题,缓解就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通过中高职衔接实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视野。
2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现象严重,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针对本校计算机相关专业“3+3”衔接班级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了解情况展开调查,具体如下:
对于职业素养的认知了解情况,如图1所示,有的学生表示了解职业素养,有的学生表示对职业素养知道一点,有的学生表示不知道。
学生关于职业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方面,问卷调查中“对于企业单位录用员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调查显示学生选择所学专业和个人素质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个人素质占52.63%。如图2所示。
对提升职业素养方面。学生对于提升职业的态度如图3所示。有36.11%的学生目标明确,会利用课内课外的机会锻炼自己,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有的学生有想培养职业素养的意识但不知道如何提升的学生占13.89%,就业以后再提升职业素养的学生占33.33%,更有甚者学生表示不要提升职业素养。以上情况说明注重提升职业素养的同学只占少数部分,大多数在校学生缺乏培养职业素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问题
3.1 学生基础薄弱,中高职衔接学生生源特点凸显职业素养培养的困难性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基础薄弱,专业和文化基础相比较差,他们身上原来就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目的过于功利性,缺乏主动意识和职业理想。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就业意识,但缺少职业意识,对职业素养了解较少,缺乏主动性,缺乏职业理想,因此需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此外,这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注重功利,自我感觉良好,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团队合作与吃苦精神。因此,中高职衔接学生生源特点更增加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困难性。在衔接的高职大学三年的时间内需要根据生源特点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和身心素质的养成训练,切实提高升职业素养。
3.2 探索發展中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不成体系.
当下,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不断培养和输送高技能人才。但中高职衔接还处在发展与探索的阶段,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职和高职都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没有明确性,更没有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导致目前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这也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3.3 传统观念深厚,职业素养培养被轻视化
传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下,教师多认为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培育的全部内容,把教育教学的重点局限于掌握专业技能知识[6-7]。并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对于未来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况且,职业技能最能显示出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业绩,而其他隐性职业素养需要长久培养方能养成,而且还需要在工作岗位中体现。这也是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基本注重以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其他职业素养的养成的原因。
4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容与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任务,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中高职院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协同参与和共同努力。
(1)职业素养培育明确,共同制定“贯通式”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突出“职业”特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职业资格证书、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等方面都进行系统化设计,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分明,课程体系循序递进,职业能力培养贯通提升。衔接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操作性强,阶段任务明确。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传授为基础,重点培养与“职业”相关的环境适应能力、学习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以满足行业一线高技能型应用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需求,突出职业特点。
(2)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突出“企业”特色,提升职业素养。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由中职、高职和企业共同配合参与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完全充分利用教育、社会和企业三大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人高职教育的日常,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因此,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制定“双线并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着重发挥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专业技术技能素质培养一条线、企业岗位技术技能素质培养一条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系统化技术培养优势、企业岗位实践技能培养优势,双线并行且交互,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培养机制。
(3)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资源平台,突出“创新、共享”特色,在实践技能训练中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当今社会,企业员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机会。然而,现阶段高职学生在职业素养上缺乏这种能力,因此,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新形势下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目标。基于专业的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实践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的能力,同时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
(4)全面落实“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要求,借助课程思政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课程思政应落实到每门专业课程当中,确保把“立德树人”的精神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每门课程教学都应该承担德育教育的任务。课程体系需要合理规划,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案例以及政治标准等关键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并为不同的课程分配不同的“政治任务”,明确不同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5 结束语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寻找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以中高职衔接为背景合作办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索养的提升,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求。通过中高职衔接实践,共同制定“贯通式”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资源平台和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视野。
参考文献:
[1]张跃东.江苏中高职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73-75.
[2]刘锐.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42-46.
[3]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7-70.
[4]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11-112.
[5]谢军,颜晶晶.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109-111.
[6]钱俊,钱琛.校企合作视域下职业院校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J].林区教学2019,9(10):37-40.
[7]邵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8,12(15):25-29.
[通联编辑:朱宝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