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宋金波
若干年前,因为要写一本书,我花了不少时间采访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和这类企业近距离接触。
采访中,我发现对方的话语体系中有不少当时我不熟悉的词汇,比如,链接、赋能……但这些词汇大部分在专业财经媒体上都能见到,有些不常见的,联系语境也不难猜出来。但还有些话,你明明知道字面意义,但对方要表达的意思与你所理解的却近乎处于两个系统。
对,我说的,其实就是前段时间被热议的互联网“黑话”。
网络上流行的一份《互联网行业“黑话”指南》罗列了很多代表词汇:深度串联、势能积累、高频触达、关键路径、定性定量、归因分析、快速响应、耦合性、引爆点、颗粒感、补位、链路、拆解、阈值、迭代……很多网友称,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互联网“黑话”的来源大概有三方面:营销与IT应该是大头,另外还有些灵机一动的形象表达,有些甚至是土话,而且这个名单仍在“进化”当中。网民对所谓的互联网“黑话”的态度,以嘲讽、调侃、抗拒居多,毕竟大部分网民不是互联网从业者,看到这些话,难免有“请说人话”的情绪涌出。
只是不好好说话那么简单么?我不这么认为。
大部分学科都有自己的“黑话”系统。严格来说,所有理工科的概念术语也都可以归入此列,但更为人诟病的是一些社科类学科的“不讲人话”,比如社会学、哲学、文化评论等等方面的特殊用语。
很多人首先看到了这些“黑话”系统不友善的一面,认为它是让人不适的门槛,使交流的成本变高了。但从另外一面看,专业门槛的存在,也能排除掉一些低专业水平的参与者,使沟通交流的质量提升——权当是大排档与高档餐厅的区别吧。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嘲讽互联网“黑话”,却不曾对爱因斯坦论述相对论中的“黑话”品头论足,甚至也不曾评价过计算机程序员的话语体系。这首先是因为,很多自然科学的概念体系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表达脱离的,比如,很难用日常话语来表达“动量”“加速度”,必须借用专业词汇。但反过来说,很多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领域却不见得一定如此,大部分领域都试图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概念系统,但其“黑话”人们却未必都认可。
除了专业需求外,与普通人的距离感也是一个因素。互联网电商恰恰是“那么近,这么远”的一个领域:一方面,IT技术的应用与多数人的日常距离很远,所以爱说什么说什么;另一方面,电商这个行当本质上仍旧是商业,在绝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商业不过就是“卖货的”,犯得着搬那么多大词吓唬人吗?
然而,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现代性,使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取最前沿的管理、营销能力建设,迅速实现标准化。所以,无数原本受教育水平未必高、专业各异的员工,通过掌握这样一套话语体系,能迅速成为新的合格的互联网人。
由于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行业标杆,类似的标准化在不少甚至与商业无关的行业领域也次第展开。在此过程中,假如类似的“黑话”沾染了大而无当、隨意轻佻的毛病,不仅会被群嘲,还会让身处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感受到某种侵略性。那么,不用也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