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赵荣
摘要:该文以省级移动通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例,从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6-0177-02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院于2017年7月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移动性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主要面向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4个专业。学院依托通信行业知名企业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学院与企业共建“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中心”一个,可容纳100人同时进行实训。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基地已基本形成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职业环境。
1 移动通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
1.1 行业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随着国家宽带提速、三网融合和4G战略的实施,四川乃至西部信息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众多的移动通信用户对于通信网络的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通信企业需要大量从事传输和移动通信网络测试优化的人才。
1.2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为适应我国“十三五”宽带中国和四川全光网络的战略需要,以及学院移动通信类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建设需要,建设区域共享和具有辐射示范效应的传输和移动通信网络测试优化实训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1.3 基地建设目标
1) 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发展的机制,使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为深化校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2) 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以移动通信服务行业龙头企业——世纪鼎利为依托、移动通信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载体,立足区域通信产业,校企共建具有生产性、实习实训功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区域共享型“教、学、产、研”生产性实训基地。
3) 将移动通信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打造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创业中心。
2 移动通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2.1 探索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产业项目、组织建设基地“产业功能、教学功能”,形成“合作育人、协作交付、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实训与生产、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将企业工程师与学生按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到产业岗位,按企业标准对培训对象进行指导、考核评价。建立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企业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产品进实训,做到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2.2 创设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原有通信实训室基础之上,新建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中心。以移动无线网络优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学员可通过各种网络优化工具进行系统采集移动无线网络数据、定点路测数据、数据分析及优化等实训,实训场地及设备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设置,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
移动通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后,基本具备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可以更好地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为共同培养学生、承接生产性项目、更好地为通信行业提供报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上岗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承接区域内兄弟院校学生的实验实训,为企业技术革新和升级转型提供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
3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3.1 校企互惠共赢,形成校企共建共享长效机制
本项目将与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密切的校企合作,实行基地共建共享,基地具备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与技术推广、鉴定认证、项目生产、新产品试验、产品和技术研发等功能,有效支撑通信行业的发展需要。每年可接纳区域内其他院校学生实训以及企业员工培训与技术推广。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订了课程实施计划、实训计划。企业全程参与基地的建设工作,派遣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校为学生授课,将实际工程案例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学习和操作相关软硬件设备,使学生能更贴近真实工作岗位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学院还通过基地对外承担工程建设项目,学院和企业共同指派指导教师,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工程项目,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形成校企共需、利益共享、机构共管、师资共建、人才共育的良性运行发展机制。
3.2 创新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校企产教融合。结合专业实训基地条件,与通信企业对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生产性项目中,实现“教、学、产、研”一体的生产性实训,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由企业工程师、专任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将企业工程案例融入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分析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等内容,实现学校教学环境和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对接。利用基地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优秀的师资团队通过企业承担实际工程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将课堂环境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一致,真正做到学校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零距离结合。
3.3 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校企互聘互兼,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师傅进课堂、使专任教师参与真实项目等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从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基地目前已有专任教师42名,兼职教师20名,初步形成了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期间安排优秀专、兼职教师袁珊、刘思怡、王癸霖、余峰等参加教学方式方法、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通信设备等方面的国培、省培、行业培训等,刘思怡、王英等多名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学习,全面培养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截止到今年8月,已培训教师49人次。
3.4 建设完成共建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世纪鼎利,建设具备先进的硬件环境、能够服务区域院校、企业员工培训、承接产业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示范性的区域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4 存在问题
1) 校企双方权责责任机制建设不完善,需要制定更为详尽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 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和提高。目前主要承接的是合作企业的各项培训任务,希望经过校企的共同努力,能够扩大基地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度,能够扩充业务承接范图和业务的多樣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基地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占多数,部分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欠缺。双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双师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通联编辑:梁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