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4-05-04

杨丽华

摘要:《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必修课程,自开展该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笔者以课堂为载体,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平台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问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该文针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应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呼院将《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所有学生开设。主要讲授比较流行的、适用于各行各业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以及多媒体网页制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这些技能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实用性极强,既能满足本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例如制作精美的展示图片,丰富的多媒体动画,多媒体教学课件,影像合成,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还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真正体现了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在其它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就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院从实际出发,在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我院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是面向全院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跟随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所使用的软件及其版本。目前,我院《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重点讲授的是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以及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内容较多,但课时少,这就成了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并将一部分内容列为自学内容,经过课堂实践教学研究表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不深入,而且不能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总结,经过进一步研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从“因材施教”转变为“因需施教”。具体实施方法:首先我们按专业分配教学内容,将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分别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进行选课;其次,选择最新、最流行的软件进行教学,例如:“图像处理”使用的教学软件从Fireworks更换为Photo-shop,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需要;最后,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实际项目或目前应用中的项目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研究内容中去,从项目制定、需求、开发、测试的全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研究表明,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加深了学生学习的深度。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使用最新的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方式,将一个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知识内容分为几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精心挑选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从而让学生完成某个项目后,能立即将该项目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而且,每一个项目都给学生留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学会基本知识和技能后,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完成实际项目,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各个任务的难易程度,尽量在20分钟之内将任务中的基本知识点讲完,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相关的任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技能。

以“网页动画设计与制作”为例,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将其分为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精心设计、安排一个项目,分别为:“项目一海底世界”、“项目二美丽的草原”、“项目三感恩母亲节”、“项目四制作MTV动画”。然后,将每一个项目又分解为多个任务,并将知识点融于其中,例如,第一个项目将其分解为三个任务,分别为:绘制与编辑图形(工具箱的使用),元件的创建与编辑,简单动画的制作。在授课时,我们将知识点融于具体任务中,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快速的迁移到具体应用中。而且,每一个任务都给学生留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边学习边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此教学方法适合我院学生,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建设

对于一些有能力,并且喜欢这门课程的学生,我们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工作室。我们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外承接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即锻炼了学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同时,以点带面,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4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学资源的建设对每个高校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项目、教学课件、课程的视频文件、课程的全程录像、学习资料、动画演示、学生的创新作品等等。我们将这些教学资源放到学校的32服务器上,学生可以随时从32服务器上下载,共享这些资源。另外,我们还将一部分资源发布到了网上。因此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并且,我们还和学生建立了微信群,QQ群,在群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提出问题等,教师在群中可以为学生答疑解难,并提供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建议,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资料等。《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平时教师与学生接触沟通机会较少,通过群的建设,搭建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交流,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而且教师还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教学反馈信息,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思考,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作为公共课的老师,虽然和学生见面机会少,但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很好地配合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也让学生能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使学习内容不留死角,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向学生推行“慕课”学习。现阶段,我们正积极收集整理以往一些好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准备在“慕课”中使用。

5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制约学习的障碍。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结合课程特点及各专业实际,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施情况如下:

《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成绩由平时20%、课堂作业50%和综合创新作品30%构成。通过这种考核改革方式,教师利用一切机会辅导、考核,能及時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反馈,真正做到了重、难点突出,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以前的考核方式,不注重课堂的考核,将考核放到期末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开小差,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通过改革考试方式,学生在每节课都有考核项目,这样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注意力及主动性。

同时,《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和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同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的需要。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了“以证代考”的考核办法,具体方法是: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国家级的计算机考试,考试合格并获得证书者可以免修对应学期的公共计算机必修课程,并且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并且,为了能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还采取了“以考代学”的考核办法,具体方法是:在每学期开学初,针对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一场考试,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免修本学期的公共计算机必修课程,并且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这样就使一部分已经掌握了该课程的学生可以学习其它更多方面的知识,不用把时间在浪费在课堂上。

《计算机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发展极快、动手操作能力极强的课程,我们必须随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更新、思考和总结,并且及时采取一些多样化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