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减法过日子

时间:2024-04-23

田田

“减法过日子”,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智慧。

现代人普遍工作生活压力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了纾解压力,有人选择外出旅行,有人选择运动出汗,有人选择聚餐娱乐,甚至还有人选择吃药治疗。不管哪种方式,它们都只是缓解压力的工具,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

如今,有一种从生活理念上缓解压力的方式,叫“减法过日子”。减法,是相对加法而言的。所谓“加法过日子”,是指人们想要得到的越来越多,既想挣更多的钱,又想得到更多的荣誉,还想要身体越来越好。但往往事与愿违,什么都想要,反而是“一个都要不了”,陡增许多烦恼。

于是,有人开始尝试“减法过日子”。与加法完全不同的是,“减法过日子”崇尚简单,为欲望做减法,减去奢求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回归生活的本质。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在“减法过日子”的拥趸者看来,减去欲望,并不意味着清苦与贫困,它是一种表现真实自我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淡定、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理念。

这种生活理念,体现在对自然的敬畏上。面对自然,他们会放慢脚步,放低声音,不忍破坏自然的一草一木;这种生活理念,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他们会拒绝不良嗜好,远离物欲诱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理念,体现在心灵的纯净上,他们不为琐事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追求心灵的平静。

对大部分人来说,“减法过日子”不仅需要内心的调节,还需要适合做“减法”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往往位于城郊。在武汉中心城区通往黄陂木兰山的黄土公路旁,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叫天成大院。说它不起眼,是因为从外面看来,那里似乎就不是什么“院子”,也看不到围墙,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山头。

山头没怎么开发,基本保持了本应有的原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植被丰富。秋日高阳,山上树木林立,层林尽染;山坡上,随处可见开满不知名小花的灌木,以及开垦出来种植各季时蔬的菜地;山脚下,则是一口池塘,成群的鱼儿在水中嬉戏;几栋复古的徽派建筑,隐映于山水间。

沿着石阶小路缓缓上山,四周颇为安静,完全没有闹市的喧嚣,只听到踩到枯叶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鸡鸣或猪叫的声音。没错,那是大院饲养的鸡和猪。在院里,已基本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式生活,菜自己种,鸡自己养,猪自己喂,池塘还有鱼、虾等水产品。鸡、猪等禽畜的粪便还是上好的肥料,用于蔬菜等菜地施肥,也算是循环农业了。

在市郊寻求这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用减法过日子”,这与大院主人自身经历有很大关系。

大院主人叫夏其华,是土生土长的黄陂人。夏其华14岁从工地提灰桶开始,在建筑行业闯荡多年,后来自己当了老板,承包建筑工程,淘得了第一桶金。

事业越做越大,操心的事越来越多,夏其华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他43岁那年,一次体检中被告知患有冠心病,心脏肥大。他经常出现气喘、胸痛、憋闷等症状。这是长期玩命、透支健康的结果。

医生说,如果再这样透支下去,将会出现“有命挣钱、无命花钱”的悲剧。夏其华决定从无序、烦躁、杂乱的中解脱出来,开始反思自己40多年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

静下心后,他偶然从老子的《道德经》中获得启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就意味着“少而精”。夏其华认为,自己的身体亮了“红灯”,其实就是之前自己的欲望太多,想要得到的太多,“与其做加法让自己心力交瘁,还不如做减法把自己最想做的事做好”。

此时的夏其华,最想做的事就是让自己更健康。他要找一处远离都市的养心之处,让自己燥动的心得以栖居。最终,他找到了毗邻木兰山的一座荒山,那里靠山面水,视野平阔,山清水秀,正是适合养心之处。2006年,他承包了10万平方米荒山,在尊重自然、尽可能维持原貌的前提下,修建住房、自种蔬菜、养猪喂鸡,过上了“减法”的日子。后来,他又承包了不远处的另一座山,取名为天成后院,在那里钟情于山水,徜徉于乡间,修身养性。

10多年来,夏其华不断在大院与后院投入真金白银,将两个院子打造成了“天然景区”,但他一直坚持免费对外开放。他说,要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让更多像他这样身疲心累的人,一起分享“减法过日子”的成果。

“减法过日子”,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智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