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年筑梦

时间:2024-04-23

王秦怡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十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开启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

十年间,“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连点成线到面,在广袤大地上播种开花,在滔滔海水中劈波斩浪……千年古道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写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说:“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顺势而为,迎接挑战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动情演讲。

此次演讲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他从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帮助中国音乐家冼星海的事迹,谈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初衷:“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之后不到一个月,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应邀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其间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习近平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6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概括为“一带一路”,并沿用至今。

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7年5月,在北京雁栖湖畔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答。他说:“这项倡议源于我对世界形势的观察和思考。”

习近平指出,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

习近平强调,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而从导向和目标看,习近平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论述道:“当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要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深化内陆和沿边开放,实施向西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共建‘一带一路符合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从2013年到2018年短短5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就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议:“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随后,这项倡议便被提上日程。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推进金融创新,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当前,除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外,“一带一路”还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新兴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有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等专项投资基金,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这类保险机构。

截至2023年6月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项目涉及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为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由此可见,中国不仅在说,更重要的,中国在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陈理说。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共建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进一步提出五项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众多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的最大亮点是“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均可参与。

“这意味着现代丝绸之路参与方的多元化。”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说,这有别于其他合作机制,不针对第三方,不搞封闭性集团,只要是有意愿参与的国家或地区均没有门槛要求,皆可自愿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国际贵宾集体合影。

——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习近平十分看重“五通”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五通”的正式提出是在2015年发布的《愿景与行动》中,但陈理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时,就提出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和后来我们说的‘五通,除了文字略有不同之外,‘道路联通后来规范为‘设施联通,‘货币流通后来规范成‘资金融通,但从内容上来看,从精神实质上来看,是完全一样的。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这么一个重要的倡议,同时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內涵。”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认为:“‘五通解决了有些国家和地区间被联通(平等赤字)、不通不联(发展赤字)、联而不通(信任赤字)、通而不联(治理赤字)的问题。比如,哈萨克斯坦人曾说,尽管哈中是邻国,但过去与中国的心理距离比欧洲大。如今,中欧班列将中哈俄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民心相通的局面。”

——搭建以双边合作筑底、多边机制呼应、高峰论坛引领的“三位一体”国际合作架构。

习近平多次说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在2019年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期待同各方一道,强化合作机制,着力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我们要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继续把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鼓励更多国家和企业深度参与,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多年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上合组织,从商签《上合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到推动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磅声明,各国战略对接不断推进,上合组织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此外,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等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相关国际展会,都将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方向和“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主体框架,打通关键通道、关键节点。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017年5月10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文件明确了“一带一路”的五大方向,并提出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这六大通路,一批先期合作国家以及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

丝路通,百业兴。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地,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聚焦重点,精雕细琢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共建“一带一路”用5年完成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此后开始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向共同绘制好精进细腻的“工笔画”阶段迈进。

在共建内容上,共建“一带一路”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升级至“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齐头并进。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强调,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变为规则、制度型开放是“软联通”的关键。中国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通过高水平开放带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10日,南非,当地工作人员在德阿风电项目变电站查看设备。

2023年5月9日,郑州,马来西亚客商(左)在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展览展示活动中直播带货。

从共建领域来看,共建“一带一路”正由农业、加工制造等传统领域转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经济领域。自2016年习近平提出“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以来,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项目覆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和教育等多个重点领域。如国家能源集团在南非开发的德阿风电场,在满足南非当地30万户居民用电需求的同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62万吨。

自2017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以来,中国牵头制定了《跨境电商标准框架》等国际标准;华为、中兴和中国移动等多个企业在赞比亚、埃及等国家合作建设了5G网络;基于北斗高精度的中国—东盟跨境地質灾害监测系统已在多个东盟国家进行示范应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瑞士、布隆迪、斯里兰卡等国均表示将搭建本土化的跨境电商平台……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不久前,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全球发展报告2023》。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回首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致辞:“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路径有三条,“一是历史维度,消除西方殖民主义流毒,帮助非洲等地区脱贫致富、命运自主;二是现实维度,消除以西方为中心的海洋型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打造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三是未来维度,助推后发国家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地区一体化的全球互联互通,引领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

一次次重要讲话、一步步深入推进、一个个实践项目……从思考到谋划,从要求到部署,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不断深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时间和实践只会更加证明,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并将其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