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高产
核心提示:制造服装这种技术含量有限的商品,不在于引进什么设备,而在于用什么姿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每个人都想做一套自己设计的西装,自主选择款式、面料、版型、内衬、纽扣的样式、商标刺绣的内容,甚至对衣中的每一处缝衣线的颜色和缝法都提出与众不同的要求……没关系,只要你打一个电话或在红领定制平台上发出预约,红领派出当地的量体人员,5分钟量体之后,将身体有关数据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输入公司数据库,进行制版、裁剪、生产,缴纳不高于非定制西装1.1倍的价格,7个工作日之后,你就能收到所定制的衣服。
花费12年时间创造这套神奇的西装制造体系的人叫张代理,是红领集团董事长。12年间,张代理投入2.6亿元,用一个3000人的服装厂作实验室,将复杂多变的数据采集、分析、运用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经无数次的摸索和失败,终于抓住了服装生产中的核心规律,研制出了个性化定制平台(RCMTM(redcollar made to measure,红领西服个性化定制)。藉此,服装这个“剪刀+尺子”的最古老传统产业,变成了消费者可以自选面料、款式、个性配饰,可参与设计的时尚创意产业。
10年前,许多人对张代理研究的这套体系充满质疑:个性化定制与流水线是一对矛盾,定制西装往往是全流程手工制作,一般需要3-6个月,红领怎么可能用工业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出个性化服装呢?人们都认为张代理是个疯子,吃饱了没事干。生意干得好好的,服装生产出来就能赚钱,折腾什么个性化定制。一些经不住张代理折腾的员工,纷纷离开了红领。
直到两年前,RCMTM定制平台不断升级、迭代。依靠这个平台,红领生产线上的所有产品全部是订单生产,公司没有一件库存,大家对张代理的抵触情绪才陆续减少。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制平台,近两年在中国服装制造业订单快速下滑,大批品牌服装企业遭遇高库存和零售疲软,连锁实体店大面积关闭的情况下,红领定制生产一片欣欣向荣,定制业务的年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增长均超过150%,年营收超过20亿元。
定制消费时代到来
对纺织服装企业而言,2014年是名副其实的寒冬。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近60%服装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下滑。特别是男装品牌,几乎都在下滑之列,甚至出现了巨亏。
实际上,整个服装消费的总额并没有减少,相反还增加了,为何那么多企业的业绩下滑呢?红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金柱解释,主要还是消费方式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还没有跟着变。
传统的经营方式是订货会模式,省市县各级经销商层层代理,经销商提前半年订货,品牌商提前半年生产,不管市场需求如何变化,经销商都想办法销售,卖不掉的就成了库存。
“这种生产推动型的经营模式,没有考虑到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实际上,在库存增加的同时,全国的服装销售总额仍在增加。”李金柱说,“许多人把业绩下滑归结为经济形势不好、受电商冲击,实际上这都是借口,根源仍旧在于企业内部。”
在多年专注于离散制造业—工业物联网—协同管理研究的中科院钟康博士看来,传统服装要想转型,必须从生产推动型向需求引导型转变。即不采取大批发的订货会形式,而是直接面对零售终端,采取零售型的商业模式,依靠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和快速反应,引导生产的预测和安排。
中国著名时装评论员毛立辉与钟康有着同样的想法,“制造服装这种技术含量有限的商品,不在于引进什么设备,而在于用什么姿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否解决好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服装企业习惯了埋头为外贸公司及经销商生产,不能直接感受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市场疲软劳动力成本高涨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毛立辉进一步指出,国际制造业已从产品标准化的工业3.0“自动化生产”,向满足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产品追求的工业4.0“定制化生产”加速转化。传统企业参与现代市场竞争,需要摆脱传统“盲人摸象”的市场触觉,需要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深度研究,需要将互联网、大数据和流水线结合起来摧毁并重构现有的经营方式。
在李金柱的意识里,不管是向需求引导型转变,直接面对消费者,还是追求工业4.0定制化生产,其实就是红领的C2M定制生产系统(customer to manufactory,消费者直接面对制造商),即消费者直接和制造商对话,制造商根据消费者需求安排生产。“红领之所以能够在在产业寒冬里逆势增长,就是因为这套系统。”
流水线上的个性化生产
为探究C2M这套定制生产系统的真实面目,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青岛即墨市的红领集团。
虽然记者参观过许多知名服装企业的生产车间,采访的头天晚上,还无数次假想过红领的车间生产状况,但当红领企划部经理江伟推开大门的那一刻,记者还是被深深震撼了。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间,流水线上挂满了布片,正有条不紊地滑动着,每个工人都紧张而忙碌,时而瞥一下眼前的屏幕。
“我们生产线上的每一件服装都是有主人的,也就是说,都是交付了货款的,不像其他服装企业,生产完了还不知道顾客在哪里。”江伟一边说着,一边用手画了道圆弧,然后指向整个车间。
“这种经营状况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听到记者迫不及待的探问,江伟就顺着服装生产流程开始给记者一一介绍。
做定制服装,量体是整个服装生产的起点。不管是红领还是其他定制企业,这都是绕不开的原点。没有这个,就谈不上定制了。
江伟透露,董事长张代理独创了一套量体方法——“三点一线量体法”。即用一把尺子和一套量体工具(肩斜测量仪)在人体上找坐标:肩端点、肩颈点、第七颈椎点和中腰水平线,形成三点一线的“坐标量体法”。以点对点的简单测量,采集人体19个部位的22个数据。
这看起来不起眼的22个数据,却贯穿了一套服装制作的全过程。江伟介绍,有了这些身体数据,并附上顾客的个性化需求,RCMTM平台就能对每个顾客进行大数据制版,并将版型数据分解到服装各个部分,进行个性化裁剪,实现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件一流。
裁剪后的布片虽每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但配有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后,就能通过车间上方的吊挂(类似火车轨道)在300多道工序间流转了。
记者发现,与其他服装企业不同的是,每个工人面前都有一个识别终端,工人取下布片下方的电子标签,在识别终端上扫一下,就能看到这件衣服在自己所在工序加工时具体要做的事。比如钉扣子环节,这件衣服需要什么颜色的扣子,搭配什么样的绣线,透过电脑显示屏就一目了然。
张代理表示,红领定制模式的核心是制版的个性化,工艺和流程的标准化、数据化。“因为工序已经细分到不能再分,这就可以让每个工人在自己的工序环节进行工艺的标准化。这道工序完成后,工人把缝好的半成品附带电子标签重新挂到吊挂上,产品向下一道工序转移,直到最后生产出‘款款各异、件件不同’的成衣。”
在这套模式管理下,原本全手工制作,动辄价格数万元人民币的定制西装的价格被降低到了几千元。现在,每天只工作8小时的红领,日平均可生产2600-2800套件西装,远远超出其他服装定制企业一天生产的数量。而且,只需7天时间,一件量身定制的衣服就会送到客户的手中。
克服最难的三个环节
如今看起来非常顺畅的生产流水线,其实任何一个环节的创新都曾让张代理绞尽脑汁。特别是量体、打版和拆解这三个环节,更是让张代理头疼了多年。
如果说量体是个瓶颈,可能谁也不会信,街边、商场里的裁缝们不都天天在量吗?
李金柱解释,传统量体方法需要师傅长期积累,标准不统一,经验难以复制,且量了十年的老师傅也会量错。但对工厂来说,作为采集身体数据的入口,量体方法不能标准化,大规模工厂化的私人定制就在第一道工序卡了“脖子”。
张代理也曾聘请过一位有40多年量体经验的老师傅,让其培养新手进行量体,但整整三个月之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会量体。这让张代理既震惊又无奈。
“有这么难吗?”张代理经常这样反问自己,然后陷入深深的思考。在他看来,量体方法要简单、易学,否则规模就做不大。
一天,坐在咖啡馆里苦苦思索的张代理突然来了灵感,他让服务员找来一支笔和一张纸,画着画着就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量体方法——三点一线量体法。这套量体方法量体只需5分钟,几乎所有员工都可以快速掌握。
量体突破之后,制版又成了瓶颈。人工打版速度慢,一个打版老师傅每天最多打5个版,而且老打版师傅的工资不便宜,没有1万元月薪是留不住的。若每天生产2600套件西装,起码需要520个成熟的打版师,不要说难找数量如此庞大的成熟打版师,就是找到了企业也雇不起。而且,手工定制西服的生产周期长,量体后要打版,还要用廉价衣料手工制作毛坯,顾客试穿后反复修改……一般需要1-2个月才能收到成衣,且成本高价格昂贵。
张代理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探索和实验,认为只有走信息化道路,才能解决个性化智能制版问题。可是,市场上没有现成的系统,也没有人研究,只能自己做。自2003年开始,张代理就组织技术力量研究,直到2014年RCMTM平台才算稳定成熟。
智能化建模打版,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1个数据变化会引起近万个数据的同步变化,有很强的衔接关系,需要反复试验找到规律,设计规则,设计出可以自动计算的数学模型,还要有尺寸、部位间的逻辑关系。
解决这个问题,没别的办法,只有靠累积更多的样本数据。李金柱说,这样的数据越多,基于这个数据做出的版型就越精准。过去十年,红领积累了超过200万名顾客个性化定制的版型数据,包括版型、款式、工艺数据,如各类领型数据、袖型数据、扣型数据、口袋数据、衣片组合等各种设计元素。
制版问题解决之后,拆解成衣又成了障碍。定制非常复杂,但拆解到每道工序必须非常简单,这样工人才能做,车间的流水线才能有效地运行。
这是红领最核心也是最难的环节,红领对传统流水线的改造进行了艰苦探索和试验。员工们普遍反映,这个环节可把所有人折腾坏了,经常推倒重来。但十年下来,红领积累了海量数据,同时在系统中慢慢根据数据研究拆解规则,不断尝试各种运算法则,最后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用流水线生产个性化产品是对传统生产的颠覆和革命。红领通过将生产线与信息化结合,将批量生产线重新编程、重新组合,实现流水线上不同数据、不同规格、不同元素的灵活搭配,用工业流水线生产出了个性化产品。
现如今,只要将客户的身体尺寸数据和细节要求输入RCMTM平台,CAD会自动生成最适合的版型,并进行拆解和个性化裁剪,裁剪后的布料挂上电子标签进入吊挂,便开始了在整条流水线上加工的旅程。
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企业必须改变销售模式。
传统服装企业产品生产出来还不知道顾客在哪里,所以就靠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设连锁型直营店或加盟店带动销售。一旦终端环节销售受阻,就会导致库存增加和产能过剩。
在李金柱看来,靠订单进行生产的红领,由于每件衣服都是有主人的,不需要开设销售型的直营店或加盟店,只要在交通便利、目标客户群聚集地开一个面积20-50平方米的微奢体验店,能够量体、体验和取货就可以了。
红领的体验店经营也很特殊。他们使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无风险众筹人脉资源的合作模式。
具体而言,就是红领全资直营一家微奢体验店,将O2O线上销售、线下辅助结合起来,当地有人脉关系的合作伙伴以累计消费的形式聚集人脉,靠口碑赢得粉丝,推动顾客直接到工厂定制。合作伙伴每发展一位顾客,可以获得店里的长期收益权,变身成了“店老板”。
张代理给这套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取名为酷特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工商一体化商业模式。因为合作伙伴不用考虑成本和费用,只要有销售就有回报,不用承担亏损,零风险。
什么是未来最好的生意?“未来最好的生意,人就是门面,嘴就是营业窗口,缘分就是顾客。”李金柱这样描述,只要你的朋友或粉丝足够多,能够带动他们消费,就可以用“人脉”作为资本与别人合作当老板,做个甩手掌柜。
李金柱透露,这种销售模式也是红领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有利于厂家、合作伙伴与消费者的多赢。“厂家按照订单安排生产,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顾客直接跟厂家对接,省去了中间环节,支付不高的价格,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服装;合作伙伴靠聚集人脉就可以创业当老板”。
天下最好的生意,就是每个人都有一种控制不住做这件事的冲动。“如果说特斯拉用做成人‘玩具’的思维做汽车,红领则用做‘游戏’的思维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李金柱在其微信朋友圈里这样说道。(支点杂志2015年3月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