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臻
又快到每年一次的春运时间,不论你是在外地上学,还是工作,此时是不是已经在盘算着回家了?在回家的旅途中,想必很多人都会选择戴上耳机,让音乐相伴。不过在短到两三小时,长到一两天的路途中,不论是周围嘈杂的人声,还是飞机发动机的轰鸣、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都会让你没办法好好放松下来聆听音乐。这个时候,一副降噪耳机就会成为非常有价值的伙伴。趁还没回家,赶紧给自己挑款降噪耳机吧。
什么是降噪耳机
在帮助各位挑选降噪耳机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简单谈谈什么是降噪耳机。耳机上的降噪技术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其中被动降噪是通过塑料、泡沫、编制网等复合材料的组合,以物理方式来降低噪音。采用被动降噪技术的耳机主要是靠良好的密闭性以及材料自身的特性将噪音拒之门外,但被动降噪一般只能针对500Hz以上的高频声音,尤其是对于1kHz以上的噪音效果明显,大部分封闭式耳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被动降噪能力。但它的不足是对低频噪音无能为力,这也就促成了主动降噪技术的发展。
主动降噪顾名思义则是积极主动地消除噪音,它也被称为“有源消声”。其原理是: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就可以将这种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用一种正负相抵,以毒攻毒的方式。目前拥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在原理上都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各家厂商所使用的具体技术的差异,从而带来不同的降噪能力和效果。
具体到实际的主动降噪耳机产品上,大多数耳机所采用的主动降噪技术在原理上都是大同小异的——通过内置在耳机单元中的拾音麦克风,去检测周围环境的噪音声波并传输至内部数字电路进行解析,再通过运算发出反向声波以消除不需要的噪音,来实现安静的聆听环境,主要区别在于麦克风的数量。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有源降噪技术在降噪过程中电子电路会无法避免地产生“嘶嘶”声,而有的厂商会在内部应用电路降噪技术,去降低甚至消除电子电路的“嘶嘶”声。这一点在试听耳机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降噪效果有差异,实际体验更保险
光是降噪技术就分成了两个大类,那么在具体选购时,我们应该怎么考虑呢?可以看到,被动降噪耳机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降低噪音,降噪效果的好坏更多是在设计、用料等方面,不会产生额外的电路、麦克风等成本,所以这类产品的价格区间跨度从几十元到几千元。在实际选购时,消费者在确定预算后,可以多留意那些在产品宣传中强调了其隔音、降噪能力的耳机,并实际到卖场中去逐一体验。从外出使用的便携性和其本身特质所带来的降噪效果而言,更推荐大家在入耳式耳机中去选择。
主动降噪耳机虽然在所应用的技术原理上差不多,但实际降噪效果仍有差异——这跟产品所用技术、佩戴方式都有关系。前者主要是根据拾音麦克风数量,是否应用电路降噪技术等带来降噪效果的差异,后者则根据包耳式、压耳式以及入耳式的不同,效果自然也有区别。要找到降噪效果好的,依旧需要在选购的过程中,亲自到卖场中去试听一下。
电池续航时间很重要
对于选购主动降噪耳机的消费者,还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耳机的电池。首选自然是电池的容量能支持使用时间越长的越好。当然也得考虑到电池容量的增加对耳机重量的影响。采用AAA或AA电池的耳机更灵活,即便在外使用时电量耗尽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替换电池。内置锂电池的产品整体性会更好,但在充电不便的情况下,如果电量耗尽就只能当成普通耳机使用了。不过现在移动电源已经普及,选择通用性好的Micro USB接口的耳机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在电量耗尽的情况下主动降噪耳机都能继续作为普通耳机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在开启和关闭主动降噪功能时的音质表现差异是否明显。有些产品开启前后音质差异不大,但有些就会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也是需要消费者在选购时实际比较一下的地方。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