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家指导

时间:2024-05-04

编辑:钟平成、姚燚垚 翻译:王雷 美编:安宏宇

就让我们来解答困扰你许久的摄影问题吧!

总是遇到无法解决的摄影问题?满脑子的疑惑却无人可问?

以下2种方式皆可参与:

一、在微博发布问题@影像视觉杂志并添加标签#专家指导#;

二、将问题发至邮箱zhongsj@syzychina.com。

ANDREW JAMES

从事摄影写作、教学方面的工作长达25年,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

提高微距拍摄技巧

Q我购买了一支微距镜头拍摄小虫,但是很难找到拍摄对象并获得清晰锐利的图像。如何改进提高成功率呢?

—Tony Hall

ATony你好,拥有微距镜头就打开了全新世界的大门,但是由于一切物体都要在非常近的距离上对焦,还要确保技巧趋于完美,否则任何一点小错误都会分毫毕现。要找到昆虫、软体动物和蜘蛛无需远行,只要找找后院或当地的树林。环顾四周的植被,池塘附近或岩石下,很快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拍摄对象。我建议你先从一些移动速度不快的主体开始,这样你就有充足的时间尝试体会对焦、景深与构图。

即便是像蜗牛这样的小动物也是非常值得拍摄的目标。上面这张照片是一个潮湿的早晨,在我家后院拍摄的,当时这只蜗牛正在桌上爬行。使用微距镜头可轻松地展现出蜗牛身上令人惊叹的纹理。不过,微距摄影清晰的范围(景深)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决定焦点对在哪里。对于蜗牛,我将焦点放在它的头部前方,这样它的主触角就是清晰的,但是即便在f/8光圈也能看出它的另一个触角和外壳是模糊的。

当你转而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例如豆娘或蝴蝶时,可以选择无风的天气,设定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避免相机抖动,此外,避免在正午时分拍摄,此时拍摄对象正处于最为活跃的阶段。

最后,一定要考虑背景及其对主体产生的影响。干净、虚化的背景意味着主体可以得到很好的突出。

6种方法拍……

门与门廊

1 横平竖直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较长的焦距例如70mm,并且确保握持相机时保持绝对平正。这样有助于避免垂直线条出现汇聚变形,如果出现的话就需要通过后期编辑进行矫正。

2 设计画面

老旧的、饱经风霜的门在摄影方面具有更多意味——不过具有简约线条和形状的现代门也同样可以很出彩。选择简洁的构图,但是画面中要给门周围留出一些空间,使整体上获得比较好的平衡。

3 人物因素

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勇气并且找到一扇有趣的门,可以询问拥有这扇门的房主或店主是否愿意在门口摆个姿势,为画面添加额外的人的因素。还可以启动一项有趣的拍摄计划,记录生活在你的街区的人们站在他们自己家门口的样子。

4 寻找细节

虽然拍摄门的整体是必须的,但也可以拍一些门上有趣的细节。有些门上装着有趣的信箱、门环或锁。放大变焦对准门的这些不同的方面,之后可以把一系列照片组合成三联照这样的形式。

5 步入新世界

最直接的拍摄显然是从门外的正面开始——但是门当然是用来打开并通往某处的,所以可以寻求用门作为画框,拍摄通过它所能步入的世界。通向花园的门道总是特别适合这种拍摄手法。

6 夜间的门拍摄门通常是在白天,但是可以留意一下晚上的门,当它们被街灯或门内的光线打亮时也许看起来会更加有趣。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白平衡设置来中和或增强色调效果。

让直方图平整

Q我通常会在Photoshop中对图片进行“调平”以确保从黑到白具有完整的影调范围,但是似乎有些图片在直方图有断层的时候看起来效果更好。我是不是哪些地方做错了什么?

—Dave Wren

A拖拽阴影和高光滑块调整直方图是一种标准手法了,可以确保完整的影调范围并使图像具有良好的反差——但在有些情况下这样操作并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效果。

一种情况是当图像中没有真正的黑色或白色时,例如本来就朦胧、低反差的场景。这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目视小范围地进行调整,避免由于过度调整反差造成画质损失。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当出现纯黑或纯白,但只占画面中的一小部分时,其像素不会出现在直方图中。

对于任何编辑的图片来说,直方图都是用来指示高光与阴影水平的有效工具

在例图中,曝光级别直方图看上去出现了间隙,但是放大图像可以发现纯黑和纯白出现在人物的头发、衣服和相机处。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使用层次调色板中的黑色与白色滴管工具,并将最暗与最亮的区域设为黑色与白色点,这样画面的影调就能最大限度展开。

关于纹理的建议

Q在Lightroom最近的一次升级中,Adobe引入了一个纹理滑块。它有什么用处?

—Caroline Audley

ACaroline你好,我把玩了一下这个新滑块,感觉非常好用。我认为它的命名有一点让人困惑,因为听起来好像它的实际用途是增强纹理,就像遮罩一样,但实际不是这样。反之,它可以用一种比过去用到的其他控制方式,例如清晰度和锐化更为自然的方式,来增加或减少细节。

虽然可以在整个图像范围内使用纹理滑块,但我认为最好还是通过径向滤镜、渐变滤镜或调整画笔,针对某一特定区域使用。与在Lightroom或Adobe Camere Raw中进行的其他任何更改一样,在操作纹理滑块时相对精细一些仍然是非常值得的。如果过度调整,图像中细节的增加或减少看起来就会很不自然。

纹理滑块对于处理肖像非常方便,此时通常希望让皮肤更加光滑以获得更为讨喜的效果(参见数码暗房中的教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滑块向左拖动以减少细节,这也是我在这张肖像作品中所做的。我用调整画笔在皮肤区域进行涂刷,将纹理滑块设置为-40。这并未去除所有的皮肤纹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错误的),但对肤质进行了足够的柔化。

在老鹰的图像上,我将纹理滑块设置为+40用来改善鹰头与颈部羽毛的细节,但我并没有对背景的草丛部分增加纹理:我不希望增加背景的细节,否则会让背景看起来很杂乱,干扰对主体鸟儿的注意力。

关于光圈的回答

Q我是一位摄影菜鸟,最近听到一种理论说拍风光时只能使用f/11或f/16,为什么?

—Beau Slaney

A我并不同意拍摄风光就只能用f/11或f/16光圈这样的观点,但是通过调整光圈使全画面获得更好的锐利度是一个很好的原则。通过使用这些光圈值能够增加景深:简单来说就是图像中锐利程度可以接受的区域。而景深范围会在你对焦的位置向前与向后扩展。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风光时,往往需要前景区域与远端的背景区域都保持清晰:正是这样的细节让观众真正理解并享受你拍摄的场景。当然你的镜头也有比f/11和f/16更大的光圈值,也许f/22或更高——那么为什么不利用这些光圈值让画面更加清晰锐利呢?使用超过f/16的光圈值寻求锐利度是有风险的:讽刺的是,在极端光圈下由于衍射作用反而会导致锐度与画质的降低,这是摄影师希望避免的。

f/16通常提供了画质与最大化锐利度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是风光摄影的经典光圈值——也是我在拍摄下面这张海边风光时使用的光圈。这让我从前景沙滩的纹理一直到远景的山石都能保持清晰锐利。

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光圈值,取决于你的构图以及拍摄意图。我曾经使用f/2.8拍摄风光,故意限制锐利范围以获得创意效果。

Beau,作为一条法则,在经典风光摄影中,当你需要大范围的锐利时可以坚持使用f/8、f/11、f/16,但也不要惧怕多尝试其他拍摄手法。

照片拯救

这张构图漂亮的乡村场景还可以通过纹理和反差获得进一步提升

这幅乡村小径的场景具有许多优点,主要是出色的视觉引导线以及甬道上的纹理,石墙上的苔藓色泽可人。但是相机的曝光不够准确,因为树木后方的天空非常明亮,欺骗了相机测光系统。只需使用Lightroom(或Camera Raw)为照片创造更好的色调平衡,就可以轻松挽救这些看起来的不足之处。

首先从阴影区域拉回部分细节开始:我用基本面板的阴影滑块,将其提高至+551。我还通过将高光滑块调整为-30保留天空部分的细节2。为了控制甬道的反差,我用调整画笔在两侧较亮的石头上涂刷,根据需要减少笔刷的尺寸。接下来可以将白色滑块增加到+60提亮石头;由于Lightroom 8.3现在增加了纹理滑块,可以将其增加到+30让细节更加分明3。

整体来说画面看起来有点偏冷,尽管太阳就挂在远处的山上,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是简单地将白平衡切换为阴天,用以增加一点暖调4。

安装手柄

Q在相机上安装电池手柄有哪些主要优点?我该不该配一个呢?

—Tim Whiteman

A现在相机越来越小,增加电池手柄增大体积和重量的做法看起来有点反常。但是电池手柄确实有其优势,很显然它能够增加更换电池前的续航时间——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手柄可以改善竖拍肖像构图时握持相机的方式。

有了侧面第二个快门按钮和控制板,在肖像构图模式拍摄要容易得多——我就会经常用到竖构图。这项额外的花费是否值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多长时间是手持相机竖拍的。

RAW文件会损坏吗

Q我在后期处理中会损坏RAW文件吗?

—Colin Holt

A并不会:所有RAW图像的处理软件在设计上都意味着原文件不论如何进行后期编辑,都能保持完整,并且始终可以将其重置为原始状态。当你对文件进行编辑并希望作为能够打印或在线使用的图像,可以转换文件格式,典型的是用于打印的TIFF格式或用于在线传播的JPEG格式。

如果你的起始文件是JPEG而不是RAW文件,如果你想要的话仍然可以保留原始JPEG文件不变,但必须使用不同的文件名另存为一个文件。否则一旦保存文件,这些更改就会嵌入JPEG文件中。

SIGMA 105mm F1.4 DG HSM|Art

大光圈长焦镜头推荐

Q作为索尼微单相机用户,最近想考虑购买一支定焦镜头,请老师推荐一款虚化极佳且画质优秀的定焦镜头。

—Ken

A姚燚垚的回答:目前市面上E卡口的镜头群非常丰富,大光圈定焦镜头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如果想挑一款满足高像素解析力且虚化效果良好的镜头,那么我推荐这款SIGMA 105mm F1.4 DG HSM|Art镜头。

首先,这支镜头以“尽可能小的光学像差”、“令人难以置信的解析力”以及“惊人的对比度”为目标而设计开发。作为最长焦段的F1.4光圈Art系列镜头,这支新镜头融合了出众的解析力和优美的焦外虚化表现。

另外,为了将F1.4超大光圈与中长焦性能相结合,该镜头采用多达12组17片的镜片组成,这在定焦镜头设计上是不常见的。通过采用三枚FLD镜片,两枚SLD镜片以及一枚非球面镜片,该光学系统能最大程度降低轴向色差,提高解析力以及周边进光量。该镜头合焦区域的图像非常锐利,同时焦外区域则拥有柔美的虚化效果和自然的色彩表现,对于人像摄影来说无疑是一件利器。

最后,其拥有105mm的大型滤镜口径,使得这支镜头在能够获得相比同级别镜头更多的周边进光量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减少光晕现象的产生,呈现出柔美的焦外虚化效果,这无疑是人像摄影所需要的理想镜头。

虚化背景突出人像的拍摄方法

Q作为摄影新手,想请问老师如何能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照片?

—Angela

A姚燚垚的回答:对于很多摄影初学者来说,都想尝试拍摄出有着美丽虚化背景的人像照片。以下给大家介绍这种照片的拍摄方法,以及拍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制造虚化的镜头要素在于光圈的大小和焦距的长短。镜头焦距一定,则光圈越大,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值固定时,焦距越长,背景虚化越明显。所以,使用大光圈而且长焦距的远摄镜头,能比较轻松拍摄出明显的虚化效果。

其次,选择光线能够照到的较为明亮的部分作为背景,这样可以避免画面给人以沉重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常绿树的色彩较浓,即使被虚化了看起来颜色也不会太美丽。

另外,让被拍摄者站位的时候位置必须精心揣摩,选择合适的位置,使头部出现高光,看上去很闪亮。头发一旦显得有光泽,被拍摄者的表情也会给观者以特别的印象。

最后,在拍摄人像时,原则上应当使用逆光或者侧光,而不适合用会让脸部出现明显阴影的顺光。如果人物处在暗部,画面整体就会显得较暗,所以拍摄者需要有意识地加入高光。有效使用反光板可以让逆光造成的昏暗脸部变得明亮起来,让皮肤富有质感。

学会拍摄倒影照片

Q常规拍摄感觉总是一成不变,请问老师如何拍摄创意类照片?

—Rebecca

A姚燚垚的回答:给你推荐一种最为简单的创意类题材——拍摄倒影。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你轻松处理好倒影照片的拍摄。

倒影可以从玻璃、镜子、雨水、海边、湖水等介质当中产生,要拍摄倒影,水面越平静,反光面越突出。另外,当景物处于顺光或侧光时为最佳拍摄时机,反光面最为明显。出于对景深的考虑,建议选用小光圈比如F11或更小光圈,这样有助于强化倒影效果。

拍摄倒影是众多构图技巧中比较容易掌握的,有别于一般构图技巧,在拍摄倒影时平衡较为重要,因此可以把水平线放在相片正中间,好让景物和倒影能够相映成趣,互相衬托。当然,有时只拍摄倒影也会是一个好尝试。觉得“正常”的倒影很沉闷吗?不妨把相片上下反转,让倒影放在上面,效果可能更为有趣呢。

水面倒影通常比景物本身的光线暗,若要倒影更为突出清楚,我们可以使用渐变灰滤镜或黑卡技巧来平衡光差,特别是在晚上拍摄有灯光的倒影时这个技巧更为重要。

最后,利用好摄影器材的优势。建议使用带有翻折屏幕的相机,这样在低角度拍摄时可以让你的取景更加便捷。相信你下次拍摄时一定会更容易地拍出更漂亮的倒影照片。

超广角镜头怎么用?

Q目前使用尼康Z6相机,总觉得套机镜头不够广,最近考虑购买一支超广镜头,请老师推荐一款适合的。

—Leo

A姚燚垚的回答:尼康一直以出色的F卡口广角镜头在业内闻名,但考虑到体积和转接等使用因素,并不十分推荐。放眼目前尼康Z卡口镜头群,你的选择余地并不大,仅有尼克尔 Z 14-30mm F4 S这一支超广角镜头。虽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但这支镜头依然是一支值得推荐的好镜头。 该镜头采用4枚低色散镜片和4枚非球面镜片,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从最大光圈开始,从无限远到近距离,直至图像边缘都能提供清晰的影像。尽管是广角变焦,但是整个变焦范围内影像的失真少,而且从最大光圈开始还具有良好的点图像还原性。此外,采用纳米结晶涂层的光学设计等,在多种拍摄场景中静止图像和视频都能获得高画质。

为了在更多的拍摄场景中体现优异的光学素质,Z卡口镜头不仅具有清晰的分辨率,同时精益求精,不断追求使光学性能达到了新境界。相比起F卡口镜头,Z卡口的镜头拥有全新的镜片结构设计,实现了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轻量化的考量,与Z6相机搭配更加协调。

尼克尔 Z 14-30mm F4 S

尼康全画幅无反相机Z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