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期制作四步走

时间:2024-05-04

董冬

照片原图

我常常思考在拍摄一张图片时,按下快门是不是完成了内心的表达。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尤其是在拍摄风光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听到摄影师说“在一张作品中怎样融入了情感”。那么问题来了,在摄影创作中哪个步骤才是真正揉入个人感受的阶段呢?我的答案是“后期制作中”。

2020年2月,我计划了一周的沿海采风拍摄行程,马蹄莲谷是南行的第一站。为了避开人群,我在天蒙蒙亮的清晨来到这里。今天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在晨风、鲜花、海浪声的围绕中,天地间一切都笼罩在蓝色光亮中。我在美国西海岸行走了很多年,完好的原始自然风貌始终是让我出发的源动力。我现在的拍摄大多都是依靠闪现的直觉和熟悉的场景相互重叠碰撞来实现影像。摄影的很多规则方法并不再至关重要,是否可以在创作中表达、对话,并把自己与自然连结在一起,成了思考的重要部分。能否成功实现真实和意境空间的转化,是创作出好作品的途径。

制作后

在风光拍摄中我会使用中灰渐变滤镜,尤其是在黑白影像的创作中。相比后期,我更喜欢在前期拍摄中处理掉构图和曝光的问题,这也是摄影设备操作的一大乐趣。我习惯于在拍摄时思考的详细,大致在按下快门前就已经形成了最终影像呈现的结果了,这样对后期的制作流程可以更好地把握。

调整一张好的图片并不容易。首先是对编辑软件的熟悉,再到图片整体氛围的思考。或是说我们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画面要表达什么,影调的明暗、色彩的冷暖等。有了大构思,才可以进行细节上的推敲。在作品的呈现上有着一种重要的逻辑,就是怎么引导观看者去阅读我们的影像,其中包括的观看方法的科学运用。我通常把影像后期的制作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画面的影调明暗调整,也就是整体氛围的营造。我使用了五个曲线调整图层完成了这部分,其中包含了天空、前景的反差明暗的協调等。

第二步,画面中元素关系的建立与梳理。这个部分使用了四个图层,分别对花、叶子、峡谷两侧进行了相互光影关系的调整。其中的重点在于越是明亮的景物越会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因此图片中我利用了这个视觉习惯来建立了景物关系。

第三步,画面中细节层面的把握,主体、背景、光的方向等。在这个步骤中,我重点针对了前景花叶的细节和质感的加强,再有对花朵的明暗顺序做了调整。

第四步,利用影调的明暗关系来引导观者观看图片。在上一个步骤完成时,图片的调整基本就完成了。因此现在的步骤是对画面做终极的整理,是从好到完美的一步。首先我添加了一个暗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收拢观看者的视觉到画面中的主体上。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打扫画面,把一些局部还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整体化的清理。

在完成了以上四个步骤后,我打印出了10寸的小样进行观看,经过一些时间后,一定会发现不足的地方,那么就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

好的作品不仅是记录,而是更清晰地表达信息。良好的后期可以促使观看者把目光更长时间停留在画面上,甚至在观看后依然可以沉浸于想象空间中,建立起作者与观者的精神链接。正所谓“画中成像,意在画外”,实现这一点,拍摄时的思考和后期逻辑、方法都要得当。

作品画面中的各种元素通过后期实现了相互结合,利用前景把观者的视线由近至远地带入画面,前景的景物甚至有触手可及的真实感,由此也会带出情感的抒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