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摄像头多了,你可以拍摄更多题材,但是多摄间的协同也变成了一个难题。
要说摄像头之间的“打架”,我们要先搞清楚手机上的多摄系统组成。当我们看到一些手机摄像头上标注16-135mm焦距时,应该清楚这与相机上类似镜头的光学结构是不同的。简单说,就是相机上的镜头焦距标识是“真实而连续”的,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可以变焦到任意焦距,可以是44mm,也可以是87mm,或是130mm都会是实打实的。
手机则不同,绝大多数手机的多摄体系中,每个摄像头都是定焦镜头,只提供了一个物理焦距。所以,手机上多摄体系的焦距实际上是等效16-26-50-135mm的(有些更少)。在这些焦距之间,只能通过手机的数码变焦和优化进行运算得到。也就是说,22mm要由16mm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裁切优化得到,44mm要由26mm镜头拍摄的画面裁切优化得到。
就像刚刚介绍的,正因为手机的多摄体系由多个定焦镜头组成,因此存在“接力”变焦的情况,当焦距从25mm变到26mm时,16mm超广角摄像头停止工作,26mm主摄像头开始工作。这种切换会导致画面视角发生变化,因为两颗摄像头之间会有一定距离。这种变化在26mm主摄和50mm人像摄像头之间更为明显。
除了这种“接力”造成的画面“跳跃感”,还有一种情况也会造成多摄“打架”,那就是当一个手机认为摄像头不能适合当前的拍摄时,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摄像头。
比如说,近摄时手机会自动从主摄切到超广角摄像头,而当光线较暗时使用人像模式,会让人像摄像头切换到主摄。通常来说这种切换会在瞬间完成,不会影响很大。但是,当对焦距离刚好卡在主摄的最近对焦距离与超广角的微距模式之间,或是弱光切换的亮度界限时,手机画面就会在两个摄像头取景画面之间跳来跳去。这就仿佛两个摄像头互相抢着工作,变成“镜头打架”了。
老实说,目前的手机由于体积对镜头光学设计的限制,无法摆脱多个定焦镜头组合的限制,也就很难解决“打架”问题。但世事无绝对,通过对切换摄像头时取景画面的过渡进行优化,可以弱化这种“打架”现象。
此外,手机厂商也可以在发生多摄“打架”时,提供一个选项显示,让操作者作出判断,该用哪个镜头来拍摄。就好像让人来进行“劝架和仲裁”那样。
一些手機在接近主摄最近对焦距离时,会自动切换到超广角摄像头的微距模式,此时画面景深和视角将会产生巨大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