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影调、色调添魅力

时间:2024-05-04

杨锦炎+陈瑞元

原图场景不错,构图方面比较乱,上、下方的荷塘元素可以去除。瞬间具有趣味性。光线为侧光,具有立体感。光的色彩略微偏暖,但感染力不足,尤其是水面色彩,显得沉闷。整个影调偏晦暗,也不太适合画面的情景。本期两位嘉宾基本是通过剪裁、影调、色调的控制最终制作出了好看的作品。

杨锦炎(福建)

图片前期构图过于松散,过多的元素干扰图片主题的表达。现场环境,光比较大,不能很好地表现影像的质感和层次。作者虽然有意识地选择大光圈虚化背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但是由于对焦点的不实导致影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我后期制作的思路是首先恢复图片的影调层次,然后通过裁剪使画面形成稳重的对称式构图,使整个画面更为宁静,再通过渲染环境的冷色调和高光的暖色调,使画面整体形成冷暖对比调,丰富摄影语言。

小憩

技巧亮点提示:

1.阴影/高光调整工具,可以快速恢复图片阴影和高光部分的细节,常运用于调整高反差曝光的图片。

2.照片滤镜调整层工具,“冷却滤镜(82)”可以为图片着色,模拟高色温的视觉效果。

陈瑞元(上海)

原图画面构图一般,色彩平淡,主题不突出。后期调整制作的思路是,通过二次构图裁剪,成外方内圆的构图。同时采用后期柔焦成像方法,再通过提亮画面、强化色彩平衡,使图像色调明快,充满画意。

技巧亮点提示:

1.二次构图裁剪成方构图,并通过画面高斯模糊,整体自由变换拉伸,使画面产生柔焦画意成像效应。

2.通过“曲线”调整图层和“色彩平衡”调整图层,提亮画面,平衡色彩,使翠鸟及花蕾成为画面兴趣点。

打开PS调整界面执行图像-调整-阴影/高光命令,在“阴影”位置,数量调整51%、色调调整71%、半径调整183(数量表示所要调整阴影的亮度,数量越大阴影被调整的越亮,色调表示所调整阴影的范围,色调数值越大所调整的阴影的区域就越宽,半径在这里起到羽化作用),颜色调整+36,中间调调整+17。

执行照片滤镜调整层命令,在滤镜栏中选择“冷却滤镜(82)”滤镜浓度调整到31%。冷却滤镜(82)可能模拟较为真实的冷色调效果,经常用它渲染阴天、夜景、雪天等环境的图片气氛。再裁切图片的构图。这一步骤的调整目的是为图片着上冷色调,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干净、简洁。

执行曲线调整层命令,通过曲线调整层蒙版中“颜色范围”选择图片高光部分区域,然后从曲线调整层蒙版回到曲线调整,选择蓝色通道从最高光定点降蓝色通道曲线(加黄),然后选择红色通道从中间影调定点提红色曲线 (加红),这一步骤的调整目的是为图片高光区域渲染暖色调。

再次执行曲线调整层命令,(通过观察照片“直方图(明度)”发现暗部细节分布不够)通过高光定点不让高光产生变化,在暗部定点下拉曲线,加强暗部影调,这一步骤调整的目的是加强图片的影调,使图片的通透度和立体感更强。

执行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命令,全图饱和度调整+20,然后通过抓手工具选择图片高光部分位置,该工具会自动识别出高光区域为黄色(有时候由于环境复杂会干扰我们对颜色的判断,通过抓手工具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和调整色彩),黄色调整+20,通过这一步骤的调整使的图片的颜色更加丰富,拼合图像。

在菜单栏中选择图像/模式,把RGB模式改为LAB模式,在LAB模式下选择通道,明度通道。执行USM锐化,数量242、半径0.6(对于用JPEG拍摄的图片通过这种方式锐化可以最大地避免因锐化产生的锐化痕迹),然后再把LAB模式改为RGB模式。用污点修复画笔修复污点,保存图片制作完成。

荷塘翠鸟图

在PS界面打开原图,用“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键同时选取画面翠鸟及荷花花蕾,使画面成正圆形构图。然后,执行“选择/反选”命令,建立选区。再新建“色阶”调整图层,并将色阶的“输出色阶”黑色滑块往右拉到底,使选区为白色。

按“Shift+Ctrl+Alt+E”键,盖印图层。再新建“曲线”调整图层,稍稍提亮画面,然后,拼合图像。

复制“背景”图层,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命令,半径22像素左右,按“确定”。并降低该图层的不透明度到30%,以方便观察后续柔焦制作效果。

执行“编辑/自由变换”命令,按住“Shift”键同时把右下角稍稍往下拉一点。再用“橡皮擦工具”(不透明约20%左右)把画面的翠鸟及荷花蕾仔细涂抹一下,然后再将该图层的不透明度恢复到50%左右,这样完成了柔焦效果制作。

新建“曲线”调整图层,稍稍提亮画面。再新建一个“色彩平衡”调整图层,选择“中间调”、“高光”、“阴影”,分别设置为红色+2,绿色+1,蓝色-6。

拼合图像。新建“可选颜色”调整图层,选择“红色”设置为青色-41%,洋红+44%,黄色-84%,使花蕾稍稍艳一点。再用“套索工具”选中翠鸟及花蕾,羽化值约30,执行“滤镜/锐化/USM锐化”命令(数量44%,半径1.1像素)。最后,用“裁剪工具”裁剪成方构图,这样完成了一幅画意图像制作。如有兴趣的读者,可继续在画面上添加制作题词、盖章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