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鱼的人

时间:2024-05-04

在平凡又熟悉的环境中,作者范海波找到了“渔民”这个题材并于惊涛骇浪、颠簸晃动中抓取了渔民们惊险又单调的工作与生活瞬间。那些虛化、晃动的画面,有着超强的带入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随着作者一起踏上了那大海中漂泊的渔船。

——编者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东潘渔港,台风刚刚过去的一个下午,船老大刘家兄弟的两条350马力铁壳渔船便相继出海,开始进行休渔期后的捕捞生产。

在当地,这种渔船均采用双船拖网捕捞的形式作业——由一艘船将拖网放入水中,两船以一定间距并列拖曳网具,每拖曳5-6小时起网一次。起网时两船靠拢停止拖曳,由其中一艘船收绞网具。捕捞开始后,两船轮流下网、起网,昼夜不停。一次捕捞短则七八天,长则半月、二十天。

船老大介绍,现在海上捕捞效益越来越差,尽管三个月的黄海休渔期刚刚结束,但每次出海的捕捞产量较往年都有明显下降,如果没有燃油补贴,维持成本都是一个问题。

受经济压力的影响,现在每条渔船上的船员数量从过去的十几人减少到八九人,以往船员各司其职,互不参与。现在所有人在干完本职工作后,都要加入到下网、收网和收网后的鲜鱼分拣整理工作中。

此次出海一直风雨不停,产量相对较低,当第13次起网后,一网5000斤左右的各种鱼中,经济鱼类占了多数,这多多少少让船老大松了口气。最终,原计划七八天的捕捞缩短到六天,两条渔船提前返回东潘渔港,结束了这一轮的捕捞。此次捕捞的经济鱼类,大概能收入15万元,相对于支出,实际收入并不是很高。

六天六夜的航行中,暴风雨就占去了四整天——风不歇、雨不停、浪不住、船不平。机器24小时在轰鸣,扰得人无法安眠;船上的被褥虽然是新的,却也在经过了一个月的使用后变得充满海腥昧与潮气;陆地上鲜美的海鲜在远海的渔船上变成了裹腹之道,在家里人们会慢条斯理择弄着每一丝肉的海蟹,而在海上,船员们大多只吃大爪里的肉和蟹黄,“太肥了,吃不了”;连船上的苍蝇都很“腐败”,什么鲅鱼、带鱼、鲳鱼、大虾和螃蟹,闻都不闻。

渔民在海上的生产、生活单调枯燥而又紧张危险,一日三餐没有准点,在下网、收网、分拣、入仓结束后,他们就开始用餐,随后各自休息。渔船远离大陆,手机没有信号,所有的外界信息仅有每天定时播报的天气预报。船员们就餐时闲聊,就餐后有的看DVD,有的听音乐,呼吸着舱底污浊的空气,劣质烧酒和香烟成为这些渔民打发时间的东西,这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

出海前,船老大就给我打了“预防针”:海里发生生产事故譬如被钢缆绞断半截手指,属于轻伤,不会返航;如果落水,获救的可能性很低等等。所以出海前我考虑最多的既不是能拍到什么,也不是能得到什么,最根本的还是安全。如果当真遇到不测,还要将拍摄到的影像密封,确保有人能够发现。

六天的惊涛骇浪里,我一点儿也没晕船,反倒回到地面后感觉晕晕乎乎,我大概天生就带着渔民的血统吧。也正是因此,没有太多时间到处拍片的我,反倒可以把渔民这个题材好好拍一拍。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